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 十四五』 規劃作為指導今後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明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和核心任務,包括建立可持續的增長模式、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優化區域經濟佈局以及堅持創新驅動等總體上來說,本次五年規劃體現出“ 低” 目標下的“ 標準,是中國經濟增長邁向追求發展質量的具體體現。 一、不提五年經濟增速目標,關注就業和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本次規劃綱要沒有确定五年經濟增長目標, 但提出『 十四五』期間會“ 各年度視情提出經濟增長預期目標” ,強調未來要使“增長潛力充分發揮”。 而宏觀政策上,規劃則提出要繼續為市場主體紓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轉彎,但也要根據形勢變化適時調整完善。

  2. 中銀香港聚焦本地社會需求制定了相關慈善政策與策略與社區夥伴攜手重點關注扶貧助弱與青少年發展等範疇並支持體育運動創新科技與文化藝術等活動。 我們設有完善的慈善捐款管理與審批機制,就項目准入、成效評估、反洗錢與防貪污、財務審計等方面作出嚴格規範,並按相關法例與指引持續重檢與優化。 有關我們關懷社區活動詳情,請參閱最新的可持續發展報告。 扶貧助弱. 我們以履行社會責任為己任,致力於扶貧濟困,關懷弱勢社群,支持不同類型的公益項目,協助有需要人士。 基層支援. 長者安老. 醫療援助. 精神健康. 多元共融. 改善居所. 女性賦權. 青少年發展. 中銀香港一直關注兒童及青少年的成長,冀能協助培育全面發展的未來棟樑,並致力提供平台和階梯予青年發揮潛能,有利青年成就人生夢想。 公民德育. 拓闊視野

  3. 2021年 3 月31 日. 經濟研究員 蔣天驕. 『 十四五』規劃與香港之二. “十四五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與香港機遇. 2021 年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下稱“《綱要》”)正式發佈。《綱要明確指出,堅持創新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其中,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攻堅核心技術、加強基礎研究投入、以及完善創新基礎建設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在完善舉國創新體系的過程中,香港可以從多方面配合國家戰略,並從中挖掘自身發展新機遇。 一、“十四五”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內涵. 科技創新是長期經濟增長的根本驅動力。

  4. 首先,把創新提升到了國家級戰略層面。 《建議》強調國家作為統籌者的角色,制定科技強國行動綱要,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型舉國體制,打好核心技術攻堅戰。 統籌可以包含三個方面:(1)核心、前沿的科學技術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及研發週期,需要前瞻性的眼光及思維,在這一點上國家統籌的優勢就得以顯現。 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2)支持從戰略角度佈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區域性創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5. 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核心理念,《2021年至2025年可持續發展規劃是可持續發展的全面發展藍圖為我們成為綠色及可持續銀行奠下穩固的基礎可持續發展目標及戰略. 目標基礎與發展並重邁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新階段. 可持續發展規劃中明確了多個定量和定性的發展目標和實施路徑涵蓋服務企業個人客戶與金融市場強化環境包括氣候風險)、社會風險管理推動低碳銀行建設提高資訊披露質量及透明度深化企業文化建設與培育人才等方面

  6. 中銀香港舉辦「香港綠色周」之「合作創新 – 推動中國可持續金融發展」主題論壇

  7. 我們肩負企業公民責任致力實現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我們十多年前已起步推動ESG發展,循序漸進地去探索、研究和創新,不斷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追求卓越的成效,冀能為持份者創造長遠價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