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26日 · 疫苗接種率偏低固然是院舍爆疫的主要原因但院友人均只有80平方呎的居住空間同樣不容忽視特區政府有必要在疫情平穩之後加緊上月中旬建議修例提升安老院及殘疾人士院舍質素的工作事實上早在2020年9月第三波疫情期間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已經警告必須提升安老院舍人均居住面積提高換氣比率可惜當局未有作出切實改善及後港府推出疫苗接種計劃但即使容許長者優先接種實際上並沒有制定有效鼓勵接種的措施結果當第五波疫情來襲接種率只約兩成的院友長期困於人員密集的院舍一有人染疫就引起大爆發。 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港有約5.96萬名長者居於793間持牌安老院舍當中,但院舍服務質素向來為人詬病,生活空間尤其狹迫。 (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2. 2018年1月13日 · 除了監管不足外公私營安老院舍資源分配不均也是公私營院舍質素懸殊的原因私營院舍的費用可以用綜援來支付故變相亦是由政府負責服務使用者負擔一般不超過住宿費的兩成但其質素卻沒有保障私營院舍得到政府的支助額約為綜援金5,570元至7,985元不等相比起津助護理安老院的每個宿位約15,000元的成本可謂天壤之別。 私營院舍同時要自負盈虧,難免會希望以最少的資源提供最多的宿位,故在院舍居住條件方面,大部分沒有津貼院舍的好。 審計署2014年曾分析指,在人手比例方面,津貼及私營護理安老院每一百名院友相對員工比例分別為40.2及16.3人,而人均面積分別17.5及7.5平方米,不論員工因工時長、壓力大、工作環境惡劣等問題而對長者態度欠佳的情況,單是硬件上亦可看出津貼院舍的質素相對較高。

  3. 2019年1月20日 · 私營院舍市場可謂百貨應百客當部分私院的主要客源為輪不到津院宿位的基層長者時便未必能滿足院友最低要求以外的需要但安老並非一盤簡單買賣服務質素豈可單純將貨就價」? 當部份入住私營院舍的院友是領取綜援的長者時服務質素便無可避免與經濟能力掛鉤違反院舍安老服務以人為本的本意。 (資料圖片/吳鍾坤攝) 私院質素管理成界外區域. 本港的安老院舍照顧服務模式主要分為資助及非資助兩種。 資助安老院包括由政府資助、非政府機構營運的「津助安老院」,「合約安老院」則由政府興建、非政府/私營機構競投營運;以及參與了政府「改善買位計劃」的私營院舍。 沒有資助的安老院除了由非牟利機構營運的「自負盈虧院舍」外,主要便是沒有參與買位的私院。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9年1月21日 · 院舍質素一向是本港安老問題的癥結之一坊間甚至對劣質安老院冠以謀人寺稱號但現時本港長者入住安老院舍的比率達8%遠高於其他國家和地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曾形容本港安老院舍供應愈追愈落後」。 歸根究柢質素良莠不齊只是安老院舍照顧問題的」,背後的」,卻關乎資助宿位供應不足監管條例寬鬆安老規劃曾經停滯社區照顧政策發展緩慢等種種問題。 本期深度報道有關安老院舍專題:「安老Q嘜」系列. 【安老Q嘜】安老院自願認證計劃將推行 私營院舍質素就能改善? 【安老Q嘜】業界參與評審欠誘因 蚊型私院是「扶不起的阿斗」? 回歸公私營的定位,公營服務提供最基本保障,私營服務則根據市場需求,提供質素高於基本範疇的服務,理想中公私營角色應該是互相補足。

  6. 2016年5月29日 · 因此改變私營院舍質素的方法是解決人手短缺問題包括如何吸引更多人手和培訓雖然政府在安老服務業引入資歷架構和員工過往資歷認可其他行業實施制度後都帶來薪酬和工作條件改善但安老行業無論津助和私營院舍員工都沒有改變這狀況令人十分失望正如工會在 2007 年與社署署長會議中討論檢討安老院舍實務守則但社署開口第一句錢從何來? 」可見政府心態不重視人手問題,只有靠輸入外勞,保充人手來解決問題,這也是難於改變安老院素質狀況! 面對人口老化,政府仍然不改變私營化管治觀念,對私營安老院舍採取放任態度,亦不跟從社會民意,全面檢討安老院舍實務守則,很難想像私營院舍質素會有何改變。 台灣都已着手改善法例 香港為何一直被動?

  7. 2022年5月3日 ·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形容安老院舍質素問題是資源不足現行條例要求低以及以最基本標準監管下的惡性循環」,建議當局更多向私營院舍買位」,以讓院舍增聘員工改善環境同時加強監管本港現時有700多間受安老院條例規管的院舍按營運模式可分為四大類政府津助安老院合約院舍非牟利自負盈虧安老院以及佔比多達75%的私營安老院。 隨著人口老化,近年安老院舍宿位需求增加,現時本港有約6萬名長者入住安老院舍,當中資助及非資助宿位比例約為4比6 ,而非資助宿位中,近八成由私營安老院營運。 資助宿位僧多粥少 平均輪候三年多. 按照顧程度不同,一個資助宿位平均每月資助額介乎約1.8萬至2.6萬元,長者只需支付約2,000元月費,資助可保證設備、人手達到一定水平。

  8. 2022年3月29日 · 有安老業界代表建議政府修改規例容許院舍加高在院舍房間的隔板以減低病毒藉飛沫傳播的機會。 這意見有可取之處,但同時會降低院友獲得鮮風的機會,政府要平衡利弊。 第五波疫情下,不少安老院出現確診個案。 (羅國輝攝) 早稱注意通風 何以無阻爆疫. 除了通風問題之外,院舍環境擠迫、人手緊絀,還有其與醫院缺乏協調均非新事,新冠疫情只不過令長者照顧問題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相比檢視防疫指引個別條文,政府更要為院舍院友接種疫苗,張羅防護裝備,增加院舍人手,避免院友再於院舍、醫院和檢疫設施來來回回。 萬一院友染疫,可以按病情召喚醫生或送往醫院,總之診治時間要快。 近日政府宣布改善轉介流程,新冠輕症或病情穩定的院舍院友可到暫託中心,毋須先到醫院,另計劃撥部分暫託中心作檢疫,行動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