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入行論》中精進的修法有三種特點: ① 易理解,即詞句容易理解; ② 便於修,指所說法義容易憶念受持; ③ 最圓滿,即修習的方法最為完善。 本論主要按寂天菩薩的教授宣說引生精進的方便,此外雖也引用了其他論典,但都是作為前者的補充。 此中分四: ① 捨離障礙精進違緣; ② 修積順緣護助資糧; ③ 依上二緣發勤精進; ④ 由此身心堪能之理。 這四支的次第是決定的,即先修前兩支——捨離障緣、修積順緣,依此而正發精進是第三支,由修精進而身心堪能是第四支。 日常發師開示. 一開始,要先把障礙拿掉,然後積順緣,做到這兩點之後,再根據這個去策發精進,有這樣的精進,就能夠成就我們要的一切事情。 現在依次說明:第一、先捨離障礙,也就是去除違緣。

  2. 2021年3月8日 · 一、法師聽聞不廣,最多只是偶爾講錯,但實修者聽聞若不夠量,修時極易誤入歧途,後果不堪設想。 古人說:“寧可千生不悟,不可一朝錯路。 二、實修者缺少聽聞,智慧不成熟,則修道時很難有進展。 如是修者慧及慧因多聞,不容或少,應獲廣大定解。 如是,修法者不可缺少智慧和智慧的因--多聞,不容些許缺少,關於這一點應要獲得廣大定解。 然此定解,於未知修時必須觀察修者極難生起。 然而這個定解,對於不知實修時必須觀察修的人來說,很難生起。 亥四、破斥“欲利聖教才需多聞,自己實修則不需”之邪見. 雖自許為受持三藏之法師,亦多認為修之前導或僅為佐證,非實教授。 即便是那些自認為是受持三藏的法師,多數也認為聞思只是實修的前導,或者只是為實修提供證據,並非真實的教授(竅訣、竅要)。

  3. 1.“不現見過患”:“不現見”是指深細、廣遠的因果,以凡夫的根識無法現量觀見,只有依靠聖言才能了知。 2.“現法過患”,指現世可以觀察到、體會到的,易為人知的過患。 酉一、不現見過患分三: ① 真實義 ② 以瞋恚摧壞善根之義 ③ 攝義. 戍一、真實義. 瞋恚過患中,不現見之過患者,《入行論》云:“千劫所施集,供養善逝等,此一切善行,一恚能摧壞。 ”此是如其聖勇所說錄於《入行》。 瞋恚過患中無法現量見到的過患,《入行論》中說:一千劫中由佈施所修集的供佛等(包括持戒的殊勝善根)一切善行,僅以一念瞋恚就能摧壞。 這是按照馬鳴菩薩所說而記錄在《入行論》中的。 《曼殊室利遊戲經》說,摧壞百劫所積眾善。 《入中論》亦說,由起剎那忿恚意樂,能摧百劫修習施戒波羅蜜多所集諸善。

  4. 2021年2月18日 · “斷惡故無苦,善巧故無憂”:大悲意樂清淨的菩薩佈施身體時,由於已斷除三門惡業的緣故,身無痛苦;由於施身的時機極為善巧的緣故,內心也沒有憂惱。 進一步解釋身心無苦憂的原因——“謂由邪分別,罪惡害身心,福令身安樂,智故心亦安”:由於耽著我和我所的邪分別而損害心,由於殺盜淫等罪業而損害身。 菩薩行持波羅蜜多,以廣大的福德力(遠離了罪業),唯一令身安樂;又以智慧通達取捨之處和空性(遠離了邪分別),內心如常啼菩薩一樣安樂。 總之,邪分別和罪業是讓身心受苦的主因,而菩薩悲智雙運,遠離了邪分別和罪業,所以身心恒時安樂。 “利他處生死,悲者何所厭? ”:因此,菩薩以大悲心為了利他而多劫安住於輪回中,並無可厭離之處(因為無苦唯樂,沒有令生厭離的因)。 又云:“故遍除疲厭,騎菩提心馬,從樂而趣樂,有智誰退屈?

  5. 2021年2月17日 · 這樣的苦應當安忍,理由是:即便我們不修行、放任而住,在流轉生死的過程中,也曾無數次遭受砍斫、割裂、刺痛、灼燒等大苦,卻沒有為自己成辦任何利益。 如今,為了求證菩提的難行之苦還不如前苦的一分,卻能成辦自己和一切眾生的大利益。 通過以上校量可知,修行人應當安忍求道的辛苦。 如云:“若謂捨手等,是我所怖畏,是未察輕重,愚故自恐怖。 如果說:修大乘道必須施捨手足、頭目等,這樣的難行令我怖畏。 答:這是由於沒有觀察苦的輕重差別、對於利害取捨愚癡,才會讓你感到恐怖。 “無量俱胝劫,曾多受割截,刺燒及解裂,然未證菩提。 試想:無始以來轉生惡趣時,在無量劫中,曾多次遭受刀割、砍截、劍刺、火燒、肢解分裂等大苦,將來仍需無數次感受此等大苦;然而這樣毫無意義地受苦,並沒有成為成就菩提的因。

  6. 2021年2月9日 · 而我們現在與生俱來的是什麼啊?. 煩惱、生、老、病、死,這個也不是,那個也不好等等。. 【四五取捨境者,謂諸妙行諸惡行因及此所招愛非愛果,此分為二。. 第四就是應取的(我們應該努力的)妙行,以及由於這個妙行之因而感得的可愛之果;應該捨的 ...

  7. 2015年11月30日 · 責任與承擔:活佛師尊說故事. 一、責任來自於自覺與發心。. 愿力,非指派,亦非賦予,實乃仁心之發動。. 二、承擔乃責任之踐履。. 有承擔,乃能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有承擔,縱或吃盡苦頭,亦甘之如飴,不覺委屈。. 三、如何展現白陽弟子之責任與承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