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香港繁體. 工具. 劉國勳, MH , JP (英語: Edward Lau Kwok-fan ,1981年6月28日 — ), 民建聯 成員,現任 香港立法會 議員( 新界北 ),前 香港 北區區議會 欣盛 選區議員。 簡介 [ 編輯] 劉於 粉嶺 祥華邨 成長 [2]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碩士,於2002年加入 民建聯 ,曾任 北區區議員 、 民建聯 北區支部主席。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他在欣盛選區以4,159高票擊敗取得1,239票的前 民主黨 區議員 劉德昌 ,成功當選,所得的票數在全香港排名第二,成新界區票王。 他亦參加了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排於 劉江華 名單第六名。

  3. 在2021年5月劉國勳曾在立法會大會上提出題為口岸經濟帶動新界北發展的議員議案獲立法會通過同年劉率先提出 北部都會區 概念發表新界北建設香港新中心倡議書》,建議用十年時間建設港深合作經濟帶」,讓新界北成為香港新中心 ...

  4. 2023年8月16日 · 新都會推手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 更新時間:14:39 2023-08-16. 上世紀八十年代年僅五歲的劉國勳隨家人成功上樓」,遷入北區最早期公共屋邨之一的祥華邨自此他求學成長到從政一直遊走於新發展區與傳統鄉村間見證着不遠處的深圳市由本來比北區的鄉郊更鄉郊發展到高樓林立科技飛躍。 反觀深圳河的這邊,基建停滯,前進步伐緩慢。 他說,是因循窒礙了我們向前。 擔任北區區議員多年,劉國勳在這緩緩推進的發展過程中,留下不少足跡。 今天成為立法會議員,他依然朝同一方向走,希望有一天,北區能成為香港,甚至是大灣區的重心。 二 一六年劉國勳接替葉國謙成為立法會議員,在另一層面繼續推動土地發展。 「我支持發展,因為本身就是受益者,生活環境改善了,亦感受到發展對社會的幫助。

  5. 2021年10月7日 ·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 《北區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出雙城三圈的概念當中包括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 (報告書圖片) 公私營房屋7:3或6:4比會較理想. 「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劃連同區內現有的39萬個住宅單位預計屆時整個發展區可提供90.5萬至92.6萬伙單位容納約250萬人居住都會區的公私營房屋比例上,劉國勳認為,以「六四」或「七三」比形式分配,會較理想。 特首林鄭月娥施政報告2021懶人包 . + 3. 都會區計劃中提倡收回700公頃私人濕地和魚塘,劉國勳指,過去一直強調需要平衡發展及保育,但現時「(政策)係字面上面做咗保育,但實際冇投入資源」。

  6. 2021年10月25日 · 劉國勳指選委立法會議員和政府官員要共同推動政府修改包括城市規劃道路工程建築物及賠償等各方面的條例令到從規劃到建築的速度都得以加快同時減少不必要的公眾諮詢真正恢復行政主導」。 另外他呼籲政府成立專責部門如新界北部或北部都會區辦事處並主動搬遷一些政府部門至新界北從而使規劃審批決策及執行各個流程得以加速。 責任編輯: 秦湮.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今屆政府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當中提出開拓更多可供居住和產業發展的土地,建設新界北部成為「北部都會區」,面積達300平方公里,包括元朗區和北區兩個地方行政區。 整個都會區發展完成後,將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並提供65萬個職位,包括15萬個創科產業相關職位,一併解決香港住房、經濟發展問題,令人非常期待。

  7. 2024年1月8日 · 去年6月成立的北都辦負責統籌倡導及推動北都發展劉國勳提議政府提升北都辦的編制與職能應加入和產業發展創新科技經濟發展及文化旅遊等相關人員以豐富及提升執行機構的統籌倡導及推動能力對於過去政府將個別住宅項目或商業項目單獨招標劉國勳建議引入片區統籌模式發展及招標將一個片區包括住宅商業及政府公共設施打包式整體招標和企業發展。 劉國勳:政府要改變固有思維. 劉國勳續提到,政府部門須改變過往新界北是邊界的思維,調整或引入更多城市發展的彈性。 他提到,在北部行動綱領中,十年計劃內的商業或產業的項目不多,可參考過渡性房屋,設過渡性產業園或商貿區,在都會區內將發展地帶,加快審批或豁免申請進行過渡性項目。

  8. 2021年10月25日 ·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今屆政府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當中提出開拓更多可供居住和產業發展的土地建設新界北部成為北部都會區」,面積達300平方公里包括元朗區和北區兩個地方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