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试采现场指挥部首席科学家、 中国地质调查局 “李四光学者卢海龙说每立方米的可燃冰天然气燃烧产生的能量是等量常规天然气的1.43倍明显高于煤炭石油燃烧污染却又比煤石油小更加的清洁环保。 可燃冰资源储量丰富,其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海域,甲烷含量是天然气资源量的60倍,估算其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 全国可燃冰资源储存量相当于1000亿吨石油,其中有800亿吨在南海。 勘探显示,神狐海域有11个矿体、面积128平方公里,资源储存量相当于1.5亿吨石油储量。 粗略估算,可燃冰可供我国使用一百年以上。 我国石油的 对外依存度 超过60%,可燃冰对我国能源安全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中国方案”具有多重深远影响. 播报. 编辑.

  2. 一是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广类型多资源量大可用于民用和工业燃料化工和发电等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后备资源其开发利用将为国家能源资源保障提供新的方向降低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将会提升我国能源资源 ...

  3. 可燃冰是其俗称其外观结构看起来像冰且遇火即可燃烧因此这种天然气水合物又被称为固体瓦斯气冰”。 天然气水合物一般赋存于不超过2000米水深的海底表层0~200多米沉积层中。 可燃冰是固体,如未实施保压取样,其原有的低温高压环境改变后,会迅速挥发。 [40] 中文名. 天然气水合物 [7] 外文名. Natural Gas Hydrate [7] Gas Hydrate [7] 用 途. 高潜力能源 [10] 分 类. 有机化合物. 别 名. 可燃冰 [7] 产生环境. 高压低温 [10] 发 现. 1810年首次在实验室发现 [18] 所属学科. 地质学 [9] 目录. 1 形成原因. 海洋生成. 大陆生成. 2 分布范围. 3 简介. 4 历史沿革. 5 理化性质.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原创. 阅读 3413赞 30. 几年过去了,曾经被嘲笑骗补贴的新能源发展成了“宁王”、“迪王”。 可燃冰却不见踪迹,只是偶尔会被冠以“中国储量第一”、“够用1000年”的标题,出现在犄角旮旯的推文中。 可燃冰为什么搞不出大新闻了? 它真的那么有前景吗? 2015年前后,在石油价格节节攀升,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看名字就很有噱头的 可燃冰 一度成为地球村全村人的希望。 不但中、美、日等大国纷纷进行实验性开发,还被编入考题,写进新闻,一时间风光无两。 可燃冰 新晋网红? 甚至数学不好的主流媒体编辑,还闹出过“100L可燃冰,可让汽车跑5万公里”的大乌龙,经过广泛传播,进一步加深了可燃冰的神话色彩。 100L可燃冰换算一下还不够100L常规液态天然气. 别说5万公里,300公里也难跑到 .

  6. 0. 笼形包合物. 播报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状的结晶物质. 本词条由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笼形包合物,又称 天然气水合物 、可燃冰,是分布于 深海沉积物 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状的结晶物质。 中文名. 笼形包合物. 外文名. gaa hydrate. 别称1. 天然气水合物. 别称2. 可燃冰. 目录. 1 简介. 2 历史沿革. 3 理化性质. 4 组成结构. 5 分布范围. 6 开采方法. 传统开采. 新型开采. 简介. 播报. 编辑.

  7.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一种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的情况下结合在一起的化合物因形似冰块却能燃烧而得名是一种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分布广泛而且储量巨大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气能量密度高资源潜力巨大估算其资源量约为20万亿吨油当量是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的50倍煤炭及石油和天然气总含碳量的两倍。 科学家们甚至认为它是能够满足人类使用1000年的新能源,是今后替代石油、煤等传统能源的首选。 勘探显示,光是南海的神狐海域就有11个矿体、面积128平方公里,资源储存量1500亿立方米,相当于1.5亿吨石油储量。 神狐海域可燃冰储量还只是中国可燃冰蕴藏量的“冰山一角”。

  8. 可燃冰是是一种新型高效能源其成分与人们平时所使用的天然气成分相近但更为纯净开采时只需将固体的可燃冰升温减压就可释放出大量的 甲烷 气体。 形成可燃冰的主要气体为甲烷,对甲烷分子含量超过99%的天然气水合物通常称为 甲烷水合物 。 可燃冰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 中国2009年成功钻获的天可燃冰实物样品位于 祁连山 南缘永久 冻土 层之下,埋深较浅,一般位于井深130—396米,地质上属于中侏罗统江仓组和木里组;主要呈薄层状、团块状赋存于泥质粉砂岩、细砂岩、泥岩的裂隙面上和夹层中。 它的组分主要是甲烷气体,还含少量 乙烷 、丙烷等。 其成矿机理大致是:煤层气向上溢散,而上面有冻土层的覆盖,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二者形成“可燃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