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嫚嫚營養師解釋主要有3大原因第一熱量易攝取過多當你很快吃飯時吃下的食物會比慢食者多1.5倍進而造成總熱量攝取過多。 第二、飽足感低,快食者很常會覺得明明才剛吃過飯,怎麼還是有飢餓感? 那是因為食物進入消化道引起大腦產生飽足感,至少需要20分鐘,吃太快的狀況下,就不容易有飽足感,所以在飯後就會想再去找其他食物吃。 第三、胰島素阻抗,吃太快容易造成血糖大幅波動,長期下來會提高胰島素阻抗,過多的胰島素就會增加脂肪累積。 如何放慢吃放速度? 慢食方法 1 小口小口吃. source: pexels. 建議使用筷子來夾菜,每次都夾一小口小口,盡量放慢吃飯的速度,避免使用湯匙大口吃。 慢食方法 2 咀嚼20下. source: pexels. 妞妞們吃飯會特別數自己咀嚼的次數嗎?

  2. 根據研究指出快食者相比慢食者來說罹患中廣型肥胖代謝症候群的風險皆會增加54%糖尿病的罹病風險也會增加2.52倍此外在日本的調查也發現吃飯速度快也是造成學齡兒童過重或肥胖的原因之一。 延伸閱讀: 節食減肥就怕復胖! 網激推「6類瘦身食物排行」還能預防吸收油脂. 吃太快的人要注意了! 為什麼吃飯太快會容易變胖呢? 嫚嫚表示,主要是因為熱量攝取過多、飽足感低、胰島素阻抗這3個原因: 熱量攝取過多: 快食者容易吃下比慢食者多1.5倍的食物,造成總熱量攝取過多。 飽足感低: 食物進入消化道引起大腦產生飽足感,至少需要20分鐘! 吃太快則不容易有飽足感,經常在飯後會再去找食物吃。

  3. 謝安民醫師指出進食過快最大的壞處就是往往會不知不覺吃過頭常常攝取超量卡路里容易肥胖。 研究發現,由胃傳到腦部的飽足感,是避免攝入過量卡路里的關鍵。 然而,胃大約需要20分鐘才能提醒大腦有飽足感。 吃得太快,腦部可能還未收到足夠的飽足訊號,就已經吃下遠比預期分量多的食物。 另外,吃得快不只容易過食,還會觸發導致胰島素拮抗的特定細胞因子(cytokines),例如白細胞素-1 beta(interlinkin 1-beta)和白細胞介素-6的分泌,這些發炎因子會促進胰島素阻抗,有助發胖,甚至導致第二型(成年發病型)糖尿病。 除了容易變胖、胰島素拮抗和糖尿病外等問題,也會造成消化道的問題。

  4. 其他人也問了

  5. 陳嫚羚營養師在臉書營養嫚嫚說-嫚嫚 營養師發文表明吃飯速度太快確實容易造成肥胖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總熱量攝取過多飽足感低導致過度進食以及吃太快導致血糖浮動過大影響胰島素過量造成脂肪累積。 作為常見的「都市病」,不少人都深受胃食道逆流所苦,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吃太快也是造成胃食道逆流的主要元兇之一;其餘可能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包含了易胖、消化不良,其中糖尿病風險增加2.52倍之外,中廣型肥胖與代謝症候群罹患風險更是增加了54%之多。 而陳嫚羚營養師也提醒,增加咀嚼次數就能放慢吃飯速度,使用筷子小口吃、跟朋友一起吃飯、挑選未精緻食物(質地較粗硬)都能有效達成類似效果,減緩進食速度才能有效減輕胃部及身體的負擔。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6. 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你是否也因為忙於工作,午餐時間隨便買個便當或麵包就吃、還要擔心下午工作做不完,逼自己10分鐘內要解決一餐? 休息時間不夠導致吃飯狼吞虎嚥,在餐飲服務業、輪班行業相當常見,除了可能造成胃食道逆流,還可能導致肥胖、胃凸,「像懷胎六個月一樣! 」該怎麼做才能改善? 平日飲食應注意細嚼慢嚥,最好延長食物在口中的時間,將食物咀嚼約30次再吞嚥。 (圖/潮健康) 三餐吃飯秒完食 身材恐怕難維持. 員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醫師吳文傑受訪表示,吃飯狼吞虎嚥對身體有諸多影響,可以總結為「脹氣胃凸猛嗝氣」、「食道逆流火燒心」、「體重上升大肚腩」三大方面,而且確實是某些身材「走鐘」的原因之一。

  7. 營養師高敏敏表示吃太快容易變胖通常有以下幾種原因: 原因一 易攝取過多熱量. 易吃下1.5倍的食物,造成身體負擔,除此之外也可能導致下一餐吃更多。 原因二 很難產生飽足感. 產生飽足感至少要20min,當吃太快時,容易因為沒感覺到飽導致吃更多,或是在餐後吃垃圾食物,如果不吃正餐卻吃一堆零食⋯到下一餐又不太餓,就會陷入惡性循環。 所以除了慢慢吃,也建議多吃蔬菜,營養還能延長飽足感。 原因三 胰島素阻抗. 血糖波動大,日積月累下來就可能使胰島素阻抗,漸漸造成脂肪堆積。 也許會有人說「我就是吃東西很快啊,改不了吧」,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放慢進食速度呢?

  8. 吃飯吃太快 4 大危害. 1.變成易胖體質人群. 一篇綜合分析了23篇文獻數據的研究表明吃飯速度快的人群比吃飯慢的人患肥胖症的風險增加2. 15倍。. 而在兒童中的研究發現吃飯太快不僅更容易發胖還會影響未來的健康狀況。. 一個日本節目做了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