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9日 · 網絡熱話 歌手 演員 香港 人民幣 周冬雨 吳亦凡 迪麗熱巴 劉亦菲 Angelababy. 內地近日大動作整頓娛樂圈,嚴打逃稅漏稅的流量明星,吳亦凡、鄭爽、趙薇等人都相繼被封殺。 這些藝人賺天價酬勞,收入以億計算,最近網上更流傳港台明星將成下一個整頓目標。

  2. 2020年4月11日 · 尊出生於汶萊,其祖父福為躲避戰亂移民汶萊,後來從事五金生意,而其父景添則在汶萊經營地產公司,是當地的地產大亨,業務範圍覆蓋中國內地與汶萊。 林盛斌(Bob)沒有豐厚家底,靠着多勞多得,成為娛樂圈中的「隱形富豪」。 Bob原為電台推銷員,後來獲賞識轉做DJ,加入TVB後人氣更上升不少。 10多年前,Bob開始接洽各大公司晚宴及婚宴司儀工作,憑風趣幽默的風格廣為人知。 之後Bob頻頻接廣告、司儀,再開舖、開公司做老闆。 現一家六口在一間數千尺的三層獨立屋居住。 責任編輯︰陳啟昌. 欄名 : 名人理財. 更多. 娛樂機構 娛樂人物職業 娛樂行業 富豪 林峯 麥紹棠 尊 麥浚龍 李嘉誠 林盛斌. 上篇盤點了娛樂圈中部分隱形富婆,今次講吓隱形富豪,睇吓你又估唔估到。

  3. 2021年12月10日 · 中法混血YouTuber兼Instagramer J Lou(林欣)就憑着標緻的外表和搞笑形象,成功殺出一條血路,至今最多人瀏覽的影片是J Lou給媽媽看自己的性感照片,觀看人次超過600萬。 自大學時開始拍片的J Lou,未畢業已有能力搬離父母,畢業後更選擇全職做YouTuber,以拍片為職業,不感令人問:究竟做YouTuber是否真的好好搵? 【辛苦工作儲100萬元 沚默買珠海物業 年回報2厘: 按此 】 J Lou笑言媽媽是個傳統的母親,當初開始拍YouTube時,雖然媽媽沒有反對,但也沒有支持。 由於父母都是生意人,感受過事業不穩定的時候,因此不希望J Lou有一樣的人生。 「在我成長期(媽媽)不斷提醒我長大後要做醫生或律師,要找一些穩定的工作做。

    • 重新擁抱期待已久的購物體驗。隨著全球在應對疫情帶來的持續影響,消費者正尋求改善身心健康的方法。其中香港人越來越傾向以「零售療法」來關愛自己。因為不少消費者在疫情期間被迫改為網上購物,因此無論是購買新衣服還是獲得珠寶首飾,其消費模式均表明消費者正準備在網店及門市消費,以時尚的一面踏出家門。
    • 消費者渴望在防疫措施放寬後展現最佳狀態。自防疫措施放寬以來,化妝品和美容服務的消費同樣顯著增加,反映出香港人為迎接社交活動而熱衷打扮。從2022年5月至年底,美容相關消費每月平均水平比2019年同期高出近兩倍。
    • 飲食習慣轉變。香港人的飲食習慣在後疫情時代持續轉變,雖然外出用餐仍然是香港社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在疫情期間收緊防疫措施的環境下培養了香港消費者自己下廚。
    • 寵物獲得更多關愛。在疫情期間,旅遊限制以及混合和遠程辦公模式使香港人能花更多時間陪伴寵物,寵物相關產業的支出因此增加,而這一趨勢亦同樣反映在其他地區。
  4. 2021年12月3日 · 從蝕錢中領悟投資真諦. 吳沚默並非一開始對投資有興趣以往更甚少理財只會做定期直至後來定存年息跌至1厘就連通脹也趕不上最後下定決心要學投資。 在大學時期,吳沚默初踏股票市場,惟當時欠缺投資知識,只是聽信他人投資貼士買股票,最後損手離場。 她強調:「千萬不要相信朋友的投資貼士,他們不是有意騙你,他們自己也是被騙。 」她認為投資難免要「交學費」,幸好當時本金少、損失有限,她指「每個人必須在股市中蝕錢才可以成長」。 點擊圖片放大. +5. 不再與股票鬥長命 實行斷捨離. 雖然吳沚默投身股海的時間不長,但是已經從中摸索到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她現時會將6成投資資金作長綫投資、4成為短炒:「長揸的部分就不會太着緊升跌。

  5. 2019年7月5日 · 由公視CATCHPLAY與HBO Asia共同推出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以受害者家屬及加害者家屬角度看待隨機殺人事件。 【延伸閱讀】 【上流寄生族】電影裏的隱喻 窮人無法打破窮宿命嗎? 當電視刻描述一些殺人事件時,大多都由犯罪者及受害者家屬方面着手,甚少看到由加害者家屬角度切入故事。 在劇中,因為李曉明在戲院犯下隨機殺人案,令其家人受到媒體的追訪,被逼隱居。 避免受哥哥的牽連,其父母更為妹妹(李曉文)改名,希望她可以過正常生活,但可惜即使改名後,對李曉文的生活沒有多大的幫助,終究是無法和以前一樣生活。 當我們作為旁觀者評論殺人案件,我們除了罵犯罪者之外,有時甚至會指責並家人是如何教育他們的。 但是,我們很多時候都忽略了,我們並不會清楚每一個人的想法。

  6. 2019年8月30日 · 早前7月21日元朗白衣打人事件網上充斥著黑衣人被白衣人打得頭破血流的照片。 「黃絲」看見後感到十分傷痛,而很多「藍絲」卻哈哈大笑,說黑衣人「抵死」。 奇怪的是大家同是香港人,為何會對同一個暴力畫面有截然不同的反應呢? 這個分別可能顯示了「同理心」的局限。 社運文宣善用「同理心」爭支持. 「同理心」這個詞大家都聽過,普遍介定為人類天生代入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同理心」,只是對象不同。 「同理心」的應用非常廣泛,近期社會運動的文宣中也不斷找到利用「同理心」引起大眾關注的例子,例如:示威運動後各媒體專頁都喜好發布簡單一幅圖片或數秒段片,以圖像展示警察圍毆示威者的暴力血腥情況,或示威者打警察的畫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