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3日 · 2020-12-03. 這次分享一道解方程組的題目,當中涉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和與積。 課內大概是高中水平,奧數裏則是初中程度。 簡單回顧一下關於兩根的和與積的知識。 對於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兩根之和為- [b] [a] ,兩根之積為 [c] [a] 。 倒過來說,例如有兩數之和為4,兩數之積為3,則亦有一元二次方程x2 - 4x + 3 = 0,可解得此兩數。 解題的過程中,重點是發現到未知數除了是x和y本身以外,還可以把未知數看成是x + y和xy兩個。 看未知數的角度改變了,題目也就容易解了。 方向主要是把方程組消去x + y,然後只剩下關於xy的一元二次方程。

  2. 2018年9月5日 · 2018-09-05. 中文句子結構中,各種成分的排列次序都有規律。 通常都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後修飾語如定語狀語在前中心語在後賓語和補語總是在述語後邊。 按這種慣用的次序排列句子的,叫作「正裝句」。 但有時為了加強語氣,或是說話倉促而需補充時,便會把謂語放在主語前;或把中心語置於定語狀語之先;或是賓語和補語在述語前面,這便是倒裝句。 倒裝句,又稱倒置、倒句,是語言修辭法的一種。 不論當代口語、四字成語、古文都常見倒裝句法。 在口語中,前置部分通常是說話者急於說出或是脫口而出的,故後一部分帶有補充味道。 以下先從白話中舉幾個倒裝句的例子︰. 主語後置︰真是討厭,這男人! 做完了沒有,你的功課? 賓語前置︰他過世了,聽說。 不會再發生這種事了,估計。 修飾語後置︰原來11點了,已經。

  3. 2020年4月8日 · 2020-04-09. -- 「一國兩制」漫談 (4) 蕭平. 「一國兩制」是一個完整的概念。 從字面看,前面是「一國」,後面是「兩制」,道出了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體現了兩者不可分割。 要準確定義「一國兩制」就必須講兩句話、兩個方面,把兩者的關係講清楚。 割裂「兩制」與「一國」,甚至以「兩制」之名對抗「一國」,這是回歸後香港出現種種背離「一國兩制」亂象的總病根。 九七前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對「一國兩制」的宣介不夠完整。 那時過多強調「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強調中央不干預特區內部事務,強調香港遇到問題的時候祖國內地是堅強後盾,甚至還講「兩制」是「井水不犯河水」。 這些講法並不全錯,但不全面,久而久之容易導致重一制輕另一制,似乎香港只享有權利,而中央和內地全是義務。

  4. 2018年10月12日 · 當兩個單句組成複句後,就會失去獨立意義,成為分句,而分句之間的關係,依賴關聯詞把它聯起來,成為既有意義又合語法的複句。 複句以其分句之間的關係,分為八類:並列,例如:「既 ......又......」;承接,例如:「首先......然後......」;選擇,例如:「或者......或者......」;遞進,例如:「不但......還......」;因果,例如:「因為......所以......」;轉折,例如:「雖 然......但是......」;假設,例如:「如果......就......」;條件,例如:「除非......否則 ......」等。 用錯變邏輯問題. 誠如上述,關聯詞在複句中起着關鍵作用,使用時務必小心,並注意分句之間的關係,否則造成邏輯或語法的錯誤。

  5. 2012年5月21日 · 阿杜恭喜老友錢小豪愛妻能由DJ踏上和解員之道, 以後起碼他們小夫妻間和諧愉快,萬事可以大和解,免了勞氣啦。

  6. 2013年11月20日 · 「雙關」是一種修辭手法,它的結構是藉由詞的複義或近音,令語句產生多重理解。 借重複之義,稱「詞義雙關」,如: 老師:「你把暑期作業做好了沒? 學生: 「長假期嘛,我喜歡玩完再做。 老師:「那你應該很快玩完。 因「玩完」在粵語有「完蛋」之意,老師的回應既可詮釋作「應要快點玩夠」,也可解作「只顧玩樂,很快完蛋」,語帶諷刺,頗富機鋒,着實幽了學生一默。 那麼,甚麼植物懂得溜冰? 是「花」,因為「花式(識)溜冰」;阿文和阿珊被捕,阿文獲准保釋,警方卻扣留阿珊,原因是「喜瑪拉雅山(起碼拉阿珊)」……這些IQ題,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其答案大多涉及「食字」(諧音),便屬於「字音雙關」的範疇。 限於篇幅,這次先詳談「字音雙關」。

  7. 2012年2月21日 · 一、立法原意的產生時間。 由於西方國家立法的滯後性,因此,作為狹義立法原意的歷史解釋,通常只在制定法律時產生。 但香港基本法的制定卻至少有兩點不同:(一)基本法要起「安民告示」的作用,雖然生效於1997年7月1日,但卻提前在1990年4月4日制定。 對於延後生效的法律,其歷史解釋的期限是在生效之日前,而非截止在制定之時。 (二)制定基本法的法律依據是憲法,政策依據卻是中英聯合聲明載明的國家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而基本法又承諾其規定不得與該方針政策相抵觸。 因此,雖然在起草基本法時早已發現聯合聲明所載明的內容過於簡略,有必要擴充(可向當年參加起草者證實),但由於不能偏離,只能基本照抄,留待制定實施細則時完善。 這也是在後過渡期,中英聯合聲明聯絡小組進行磋商,籌委會又提出實施意見的緣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