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唐滌生 (1917年6月18日—1959年9月15日),原名 唐康年 , 香港 粵劇 劇作家,籍貫是 廣東 香山 (今 珠海市 唐家湾 ),在吉林省寧安縣出生。 他能糅合 文學 與 電影 藝術,為粵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 生平. 據唐氏遺孀 鄭孟霞 說,唐滌生於1917年6月18日出生於今東北黑龍江省;但據學者推斷,唐滌生大概是在上海出生,直至1935年才回到廣東中山上學。 [2] 他年少時在 中山縣 翠亨村紀念中學唸書,他曾被選為學生會主席,主持學生運動、推動反對專制治校的「護校運動」和號召學生及鄉民支持抗日。 1937年初,他到上海,先後入讀 白鶴美術專科學校 及 滬江大學 (該校人員董事會之後南遷至香港,成為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部份)。

  2. 唐滌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序言. 唐滌生. 香港繁體. 工具. 唐滌生 (1917年6月18日—1959年9月15日),原名 唐康年 , 香港 粵劇 劇作家,籍貫是 廣東 香山 (今 珠海市 唐家灣 ),在吉林省寧安縣出生。 他能糅合 文學 與 電影 藝術,為粵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 生平 [ 編輯] 據唐氏遺孀 鄭孟霞 說,唐滌生於1917年6月18日出生於今東北黑龍江省;但據學者推斷,唐滌生大概是在上海出生,直至1935年才回到廣東中山上學。 [2] 他年少時在 中山縣 翠亨村紀念中學唸書,他曾被選為學生會主席,主持學生運動、推動反對專制治校的「護校運動」和號召學生及鄉民支持抗日。

    劇目
    首演日期
    劇團
    主演
    1946年3月
    前進
    羅品超 、 衛少芳 、 區楚翹 、 ...
    四千金
    1946年4月
    前進
    羅品超、 衛少芳 、 區楚翹 、 ...
    戰場風月
    1946年5月
    前進
    羅品超 、 衛少芳 、 關海山 、 ...
    1946年7月
    雙雄
    陳錦棠 、 新馬師曾 、 李海泉 、 ...
  3. 唐滌生1917年6月18日1959年9月15日),原名唐康年香港 粵劇劇作家,籍貫是廣東 香山(今珠海市 唐家湾),在吉林省寧安縣出生。 他能糅合 文學 與 電影 藝術,為粵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

    劇目
    首演日期
    劇團
    主演
    1946年3月
    前進
    羅品超 、 衛少芳 、 區楚翹 、 ...
    四千金
    1946年4月
    前進
    羅品超、 衛少芳 、 區楚翹 、 ...
    戰場風月
    1946年5月
    前進
    羅品超 、 衛少芳 、 關海山 、 ...
    1946年7月
    雙雄
    陳錦棠 、 新馬師曾 、 李海泉 、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唐滌生 ( 1917年 6月18號 — 1959年 9月15號 ),原名 唐康年 , 廣東 香山縣 (而家 珠海 唐家灣 )人, 粵劇 編劇。 作品有 黃千歲 嘅《洛神》、 何非凡 嘅《血羅衫》、 任劍輝 嘅《白楊紅淚》、 陳錦棠 嘅《紅菱巧破無頭案》、 薛覺先 嘅《漢武帝夢會衞夫人》等,佢太太係 鄭孟霞 ,亦係前香港騎師 鄭棣池 嘅姐夫。 《賴婚》 《洛神》 《程大嫂》 《董小苑》 《西廂記》 《琵琶記》 《販馬記》 《六月雪》 《白兔會》 《香羅塚》 《紫釵記》 《帝女花》 《珍珠塔》 《血羅衫》 《白楊紅淚》 《文姬歸漢》 《九天玄女》 《畫裏天仙》 《花月東牆記》 《雙仙拜月亭》 《百花亭贈劍》 《江城解語花》 《牡丹亭驚夢》 《蝶影紅梨記》 《再世紅梅記》 《紅菱巧破無頭案》

  6. 本 名. 唐滌生. 民 族. 漢族.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黑龍江 [1] . 出生日期. 1917年6月18日. 逝世日期. 1959年9月15日. 畢業院校. 中山紀念中學. 代表作品. 《牡丹亭驚夢》《 蝶影紅梨記 》《 帝女花 》 職 業. 香港 著名粵劇 劇作家. 主要成就. 第九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金針獎 [3] . 別 名.

  7. 著名劇作家 唐滌生. 唐滌生 (1917年6月18日-1959年9月15日),原名 唐康年 , 廣東中山 (今 珠海市唐家湾 )人,出生於 黑龍江 , 香港 著名 粵劇 劇作家。 他能糅合文學與電影藝術,為粵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 目次. 1生平. 2海量作品. 3作品列表. 4参考文献. 5参见. 生平. 他年少時在中山縣翠亨村紀念中學唸書。 畢業後,進入了 上海美術專科學校 ,後來又曾在 滬江大學 修讀中文。 [1] 1937年 夏天,日軍侵華被逼輟學,南下 廣州 。 1938年 流徙 香港 ,加入名伶 薛覺先 (亦為他的堂姐唐雪鄉( 唐雪卿 )的夫婿)領導的「 覺先聲劇團 」負責抄曲,稍後轉為 編劇 。

  8. 2017年8月7日 · 牡丹亭驚夢是唐滌生改編自古典劇目的作品之一。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唐滌生在二十年的創作生涯中寫下了四百四十八個粵劇作品唐劇自面世以來經歷超過半個世紀在紀念唐氏誕辰一百周年的今天仍然歷演不衰回響不絕當中帝女花》、《紫釵記不少名句名曲觸動無數心靈既為香港粵劇創造了唐滌生現象」,也把唐劇打造成令港人足以自豪的文化品牌。 而唐氏的踏足粵劇圈、開展創作生涯、實踐粵劇改革,以至「唐劇」在近年的不斷重演和成為研究對象,亦恰恰見證了近世粵劇的興衰和啟示了香港粵劇的未來。 關於唐滌生早年的資料不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