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基金跟債券哪個好? 相關

    廣告
  2. 全新基金客戶於推廣期內成功認購基金,可享「指定累積認購金額」0%認購費優惠! 全新股票掛鈎投資客戶迎新額外利率獎賞高達港幣3,000元! 投資涉及風險,優惠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0日 · 基金的投資領域常見有股票、債券、房地產等,由此衍生的是不同的風險及回報。 基金的好處在於節省時間,但風險卻與專業團隊及基金相關的標的物產生關聯。

  2. 2024年4月17日 · 一文睇清收費、風險及定期存款的分別. 貨幣基金由低風險的配置組成,但其實也潛在一定風險。. Bowtie 資訊團隊透過本文分享貨幣基金的特性、收費、風險讓大家參考。. 作者 Bowtie 團隊. 日期 2024-04-17. 更新 2024-04-23. 目錄. 貨幣基金是甚麼?. 購買貨幣 ...

  3. 2020年4月3日 · 債券ETF和債券基金兩者同樣是基金,並由專業人士負責管理及買賣一籃子債券,藉以分散風險。 此外,投資債券ETF的入場門檻亦較低(數百至數千港元)。

  4. 其他人也問了

    • 越早建立越好(複息的威力)
    • 分散投資
    • 適時調整資產配置
    • 保持每月淨現金流
    • 做好財務風險管理

    曾聽說過複息是世界第八奇跡,更令我驚訝的是,這句話或許出自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對數學如此精通的他,會說出這一句話,是因為複息確實能改變人的命運。 假如每月儲蓄$1000,如是這30年,本金只是$36萬,而這大概是大多打工仔都有能力做到的事。但只要這30年,能保持5%的年回報,30年後便能獲得約$83.2萬。如果投資回報更為理想,能達到9%的水平,同樣$36萬的本金,更會滾大至約$184萬,足足升值了5倍有多! 但假如延誤了儲蓄和投資的習慣,在退休前10年,才每月加額儲蓄$6,000。現在即使本金翻倍至$72萬,以及能達到9%的高水平年回報,10年後也只增值至約$116.9萬,總回報大大縮水了。這個簡單例子,足以說明複息的威力,比起本金大小更為重要。

    要讓資產持久地增值,或是保持合理的被動收入,首要條件是該投資項目,能經歷時代的考驗,資產價值不會隨時間流逝而萎縮。可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即使再強的企業,也未必能夠在時代巨輪下屹立不倒。要避免單一投資帶來的風險,最簡單的對策就是分散投資,即是把資金分散至不同的資產及投資項目,這樣即使遇上一間企業倒閉或一隻股票停牌的風險,也能保住其餘大部分的本金。 在我以前理財的客戶當中,就有一位退休長輩,非常相信自己的眼光,把大部分的退休積蓄,投資至一隻個股中。他甚至在股市跌市時,提取了交給我管理的基金計劃的價值,趁低吸納那隻個股。不幸的是,該個股後來繼續大跌,甚至一直停牌。最後這位長輩,不得不在六十多歲的高齡,重投職場賺取生活費。

    投資世界受到經濟週期影響,而不同國家、行業及資產類別,也會有跑贏和跑輸大市的時間。假如能夠在數十年的投資生涯當中,慢慢領略到當中規律,適時調整資產配置,便有機會減低資產大跌的機會,長遠來說能大大提升總回報。

    很多人在投資時,只注重投資方面的細節,而忽略了自身的理財狀況。投資增值或取得利息回報,往往需要投入以月甚至年計的時間;可是假如自身理財出現問題,在入不敷支的情況下,或會導致資產未能創造出可觀回報之前,便得強制賤賣以應付生活費的缺口。 在我自身的投資和理財經驗,保持每月淨現金流,不單是健康理財的習慣,還是為個人投資創造良好條件的重要法則。

    投資就像足球場上的進攻球員,而保險就像防守球員。再強的進攻,也必須要配上合理的防守,才有機會在持久戰中勝出。只要用5-10%收入做好風險管理,就能避免我們的投資在大獲全勝之際,會被意外和疾病這些奇兵突襲,而被迫贖回所有投資,陷入一鋪清袋的無奈局面。

  5. 2024年4月30日 · 比較基金平台6大要點. 通常提到「買基金」,如無特別說明,多數指買「互惠基金」(mutual fund,又稱共同基金或單位信託)。. 互惠基金通常被視為中長線投資工具,集合眾多投資者的資金,交由基金公司的專業基金經理管理,再分散投資到不同資產 ...

  6. 2022年3月8日 · 基金選擇較多,可以選擇不同地區或行業,亦可以選擇不同類別的資產,如股票、債券甚至對沖基金等 股數及基金單位 會出現碎股問題。

  7. 2023年9月6日 · 投資與投機同樣將資金投入市場,透過買賣不同資產類別(例如股票、債券、ETF 或加密貨幣)來賺取利潤。 不過,兩者的交易性質卻不同,分別在於投機者的創富方式是:透過交易日內的價格波動,積極買賣資產以從中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