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20日 · 行山路線環翠道 -> 哥連臣角道 -> 砵甸乍山觀景台 -> 砵甸乍山 -> 砵甸乍郊遊徑 -> 馬塘坳 -> 大浪灣 -> 石澳 讀文匯報PDF版面

  2. 2021年5月17日 · 2021-05-17. 郊野公園告示板上的QR code可連結至天文台的香港遠足路徑天氣服務網頁。 影片截圖. 天氣資訊QR code是2020年開始天文台和漁農自然護理署合作方便遠足人士的服務行山時掃描郊野公園告示板上的QR code就會去到天文台的香港遠足路徑天氣服務網頁可以知道附近路線的最新天氣資訊包括未來兩小時的降雨預報以及未來一小時的閃電預報。 像萬宜水庫東壩就有兩條行山路線可以選擇,可以按照原定計劃走粉紅色路線,去西灣山和鹹田灣方向,但預報顯示未來兩小時會下雨,而一小時內更可能有閃電,相反如果沿麥理浩徑第一段向北潭涌方向走的話,天氣會比較穩定,所以在這個情況下,行山人士向北潭涌方向走比較好。

  3. 2016年11月28日 · 有資深行山者稱行山者可從不同路線登蚺蛇尖攻頂」,其中一條路線由北潭坳出發經赤徑大浪坳上蚺蛇尖是熱門的行山路線。 另一路線則由蛋家灣方面進入,但兩者均極為陡峭,然而「攻頂」成功後,西貢連綿山峰氣勢磅礡美景便盡收眼底,非筆墨可形容。 故遠足者均視蚺蛇尖為一個挑戰目標。 不過,上落蚺蛇尖皆有懸崖,頗具危險性,部分路段更需手足並用爬行,體能需求量大。 斜路爛路多 勿行太急. 行山專家鍾建民指出,蚺蛇尖較多斜路及爛路,有一定難度,但屬熱門行山路線,每日挑戰蚺蛇尖的行山客不下百人。 他提醒行山者,蚺蛇尖起步初段已有斜路,只適宜慢慢行,「行山前最好先熱身10分鐘,起步初段唔好行得太急,恐防身體負荷唔到。 天文台資料顯示,昨日西頁區氣溫約攝氏15度至16度。

  4. 2021年4月9日 · 1.出發前要事先計劃行程留意天氣預報和交通情況告訴親友將去的地方要同朋友一齊有個照應不要獨自行動2.穿着棉質透氣的衣服帶手提電話叉電器蚊怕貼或噴霧充足的飲用水食物地圖如果行山最好穿防滑的行山鞋以防走山路的時候泥沙令人容易滑倒3.出發之前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你有頭暈身熱身體不適要量力而行大不了再約過好過勉強自己在山上找不到急救設施發生意外就麻煩了。 4.登山走斜坡或石級很費力氣,如果發現自己呼吸急促、心悸,要請周圍的朋友幫忙,如發現不妥,必要時要報警,千萬不要夾硬勉強自己。 膝頭在上下石級時容易令膝關節軟骨造成勞損而引致痛楚,身體過重或者背負很多重物去行山,例如攝影機等更加要留意頸椎、腰椎、膝蓋的負荷,要減輕重量,事前做準備運動,留意山的斜度。

  5. 2021年2月23日 · 22歲到比利時半工讀工餘時間登上附近一座座高峰例如法國的白朗峰找出了30多條登山路線同時實地學習攀山技巧考取專業教練牌,「當時我每去一個地方都會寄一張郵柬給母親向她簡單報告行蹤......途中的驚險場面當然避而不談一笑),例如那次在法國爬山一塊石頭如子彈般飛下擦身而過又例如那次在四川早上5時左右北面雪崩湧下因太遠以為是風聲結果整個營地被埋了幸好營幕紮在冰河盡處再前數米可能已損失生命......我們撕開帳篷鑽出來再尋找所有的物件逃過一劫......在北極曾經見過北極熊巨大的腳印幸運的沒有遇上不幸的就是沒有遇上......每一次都是學習的機會人和事都是不同現在科技進步不少,可以收到電訊,服裝和物料全部都更輕便,再加上有雪巴人的協助,登山舒服很多了。

  6. 2020年9月27日 · 2020-09-27.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香港新冠肺炎疫情緩和不少巿民假日也紛紛外出遊玩郊遊人士亦持續增多但有部分行山者隨處丟棄垃圾甚至口罩為加強宣傳山海無痕的郊遊文化環境保護署展開環保行山禮儀運動」,向巿民宣傳適當棄置口罩和自己帶走垃圾等信息環境局發言人昨日指出有見於近期疫情漸趨緩和政府較早前亦已於郊野公園等戶外公眾地方放寬佩戴口罩的要求加上逢秋季來臨預期將有更多市民到郊區行山。 為盡量減低因遊人增加而對郊野環境帶來的影響,環保署與本地非牟利團體攜手展開『環保行山禮儀運動』,提高市民對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 環保署與4個本地非牟利團體攜手展開這項宣傳運動,為期約3個月,同時藉此配合環境局的「綠色就業計劃」,透過團體增設一些有時限就業職位。

  7. 2014年12月3日 · 有見及此旅發局今年加強推廣香港綠色旅遊並在香港郊野全接觸的行山指南中增加三條離島區的行山路線包括東平洲塔門和蒲台島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