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當時大步墟因為地理位置優越,是 九龍城 和 深圳墟 之間的交通要道,再加上擁有面臨大步海(現稱 吐露港 )這漁港,所以成為一個優良的經商地。 大埔成為區內水上交通樞紐有客船來往多個地點甚至遠至 潮州 及 汕頭 。 因此鄰近地區的居民亦想在大步墟開設商舖但屢遭鄧氏反對。 1892年(清 光緒 十八年),新安知縣裁定大步墟為鄧氏 稅地 ,他族不能在墟內建舖,糾紛才暫時結束。 記載上述鄧氏與 泰亨文氏 為爭奪大埔墟(舊墟)的墟市權力,歷史現存有〈大埔示諭〉石碑:「欽加同知銜,署理新安縣事,候補縣正堂加十級紀錄十次,鄧,為出不曉諭事,現據職監鄧履中等呈稱﹐伊祖于萬歷年間,在大埔建立孝子鄧師孟祠。

  2. 新界. 主要交通總站. 大埔墟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主要街道. 廣福道 、 運頭街 、 鄉事會街 、 寶鄉街. 快速公路. 吐露港公路. 港鐵車站. 大埔墟站. 大埔墟 ( Tai Po Market ),位於 新界 大埔區 ,泛指林村河以南、 南運路 以西地域,是香港歷史悠久的墟市之一。 目次. 1概況. 2道路網絡. 3圖集. 4註釋及參考資料. 5相關條目. 6外部連結. 概況. 元末明初,鄧族從 粉嶺 龍躍頭 遷到 大埔頭 ,並成為當地最強盛族群。 鄧氏族人在清朝康熙十一年(1672年)開設「大步墟」(即今 大埔舊墟 ),使之成為清初香港三墟場之一。 由於貿易紛爭,嘉慶年間,泰亨鄉文氏打算在墟場附近另設商舖,遭到鄧族阻攔。

    •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位於大埔的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是本地重要的自然保育和教育中心,農場幅員廣闊,既有綠林景緻, 又有山谷清泉匯流,是輕鬆行山郊遊的好地方。
    • 鐵路博物館。想感受老香港的懷舊氣氛, 就不要錯過位於大埔墟市中心的香港鐵路博物館。博物館前身為舊大埔墟火車站,原建於1913年,以中國的傳統建築風格設計,像中國傳統的雕刻和金字頂建築特色,份外有特色和風味,適合拍照打卡。
    • 蝶豆花園。呆呆萌萌的草泥馬,一身毛絨絨的像毛公仔可愛,讓人忍不住想抱抱。別以為想見草泥馬就一定要到外國,大埔的有機農莊蝶豆花園,就特別由澳洲引入數隻不同顏色的羊駝,參觀者可以在園內購買糧食,親身試試餵飼羊駝。
    • 三門仔。如果你住在城市中心,平日見盡熙來攘往的都市生活,來到三門仔將會感到別有一番風味。三門仔距離大埔市中心只需半小時車程,但這條魚村有別於大埔市中心的高樓大廈,只有一棟棟矮小的房子和棚屋,仍然保持昔日的風貌。
  3. 其他人也問了

  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此條目介紹的是香港大埔的墟市。 關於大埔區議會轄下選區,請見「 大埔墟 (選區) 」。 大埔墟的 廣福道. 香港鐵路博物館 ,昔日的大埔墟站. 大埔墟 (英語: Tai Po Market )是 香港歷史 悠久的 墟市 ; 大埔 (英語: Tai Po Old Market ),則是香港現已消失的墟市,兩者都是位於 新界 大埔 。 現時大埔(位於 林村河 以北, 汀角路 以西, 大埔舊墟天后宮 附近一帶地方)已完全成為住宅區,墟市已經消失。 大埔墟(位於林村河以南, 廣福道 兩旁)則仍然墟市 富善街 (原稱 太和市 ,以 文武二帝廟 為中心)。 由於大埔舊墟墟市消失,卻仍留其名,因此一般人會將大埔大埔墟混為一談,實際是兩個不同的地方。

    • 香港鐵路博物館 Hong Kong Railway Museum。香港鐵路博物館的前身為舊大埔墟火車站,以往九廣鐵路的重要車站之一。鐵路博物館有着獨特的金字頂中式建築,於1913年落成,由於電氣化火車引進,在1983年停用,並於198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改建成現今的戶外博物館。
    • 廣福橋 Kwong Fuk Bridge。從大埔墟站前往鐵路博物館會經過的廣福橋,橫跨大埔林村河,興建的初衷是為了方便兩岸鄉民商旅,曾容許車輛經過,現今是一條行人天橋,旁邊有自行車道。
    • 綠匯學苑 Green Hub。前身是1899年落成的舊大埔警署, 2021年7月16日列為法定古蹟。嘉道理農場建議的活化方案獲選後,2015年「綠匯學苑」這個推廣永續生活的學習園地開幕,比起同樣由警署活化的中環大館,這裏比較恬靜,連結大自然生態。
    • 舊北區理民府 Old District Office North。建於1907年,是英國租借新界後最早的民政大樓,專責處理新界北部的行政、土地註冊事宜,內裏有裁判司法庭。
  5.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埔公路 (英語: Tai Po Road ),暱稱 舊路 ,1902年落成 [1] ,是 新界 地區第一條落成的 公路 ,全長近22公里,現時共分為9段。 大埔公路南起 九龍 西部的 深水埗 ,繞經 新界東 主要地區( 沙田 、 大埔 ),現時止於大埔 林村 。 過去大埔公路作為新界地區舊環迴公路的東線,終點曾經北至 粉嶺 ,連接西線 青山公路 組成來往新界全境的交通要道。 歷史及概要 [ 編輯] 1899年 英國 依《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接管 深圳河 以南、後被統稱為「新界」的土地,成為 英屬香港 的一部分。

  6. 簡介. 大埔公路. 1672年(清朝 康熙 十一年),鄧氏族人向新安知縣申請在林村河以北一帶的地方建墟,取名 大步 ,即今 大埔 。 當時大步墟因為地處優越,是 九龍城 和深圳墟之間的交通要道,再加上擁有面臨大步海(現稱 吐露港 )這漁港,所以成為一個優良的經商地。 大埔成為區內水上交通樞紐,有客船來往多個地點,甚至遠至 潮州 及 汕頭 。 大埔墟. 因此,鄰近地區的居民亦想在大步墟開設商鋪,但每次都被鄧族反對。 1892年(清朝光緒十八年),新安知縣裁定大步墟為鄧氏税地,他族不能在墟內建鋪,糾紛才暫時結束。 地理位置. 大埔墟. 太和市. 大埔墟的廣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