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27日 · 整個流程只需約30分鐘不過進行腸鏡前需依循醫生指示進行特定飲食及或需停服一些藥物等鏡後約1小時已可以嘗試進食照腸鏡風險高嗎簡單而言照腸鏡雖然是一項非常普遍且風險不高的身體檢查項目但仍有約千份之一的機會引致併發症如穿腸出血急性腸閉塞等麻醉時亦有機會對藥物出現過敏反應。 年紀大、孕婦或心肺功能太弱的人士照腸鏡前,應先諮詢專業醫生的意見。 雖說預防勝於治療,但疾病防不勝防,應該趁健康時為自己及家人準備好醫療保障。 坊間有保險公司推出指定醫保,首年月費隨時平過聽歌睇戲App月費,手術住院費用全數保障**,首年保費低至5折,想了解更多及投保,可登入以下網址。 進一步了解大腸鏡: https://tinyurl.com/4dvxefek.

  2. 2017年6月21日 · 由於大腸鏡能同時檢查腸道及切除瘜肉所以被公認為目前最有效預防大腸癌的方法之一不少人以為大腸鏡只能在醫院進行其實坊間已有符合規格而且具備一定規模的日間醫療中心提供大腸鏡服務日間醫療中心就像將一間醫院的不同部門例如手術室及內窺鏡室分拆出來為公眾提供折衷醫療方案好處是排期比公立醫院快所需費用亦較私家醫院低。 以佔地一萬七千呎的香港專科為例,各項大腸鏡的臨床表現(如穿腸率、腺瘤瘜肉發現率等)均高於歐美指引,反映日間醫療中心的相關服務能達國際水平。 而在醫療開支上,及早進行大腸鏡清除瘜肉以預防腸癌,比治療腸癌低得多,長遠而言能減低社會的醫療負擔。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17年6月24日 · 由於大腸鏡能同時檢查腸道及切除瘜肉所以被公認為目前最有效預防大腸癌的方法之一不少人以為大腸鏡只能在醫院進行其實坊間已有符合規格而且具備一定規模的日間醫療中心提供大腸鏡服務日間醫療中心就像將一間醫院的不同部門例如手術室及內窺鏡室分拆出來為公眾提供折衷醫療方案好處是排期比公立醫院快所需費用亦較私家醫院低。 以佔地一萬七千呎的香港專科為例,各項大腸鏡的臨床表現(如穿腸率、腺瘤瘜肉發現率等)均高於歐美指引,反映日間醫療中心的相關服務能達國際水平。 而在醫療開支上,及早進行大腸鏡清除瘜肉以預防腸癌,比治療腸癌低得多,長遠而言能減低社會的醫療負擔。 香港專科查詢電話: 3405 8288.

  5. 2018年7月5日 · 有老人專科醫生指病人在停藥後要排期一個月進行大腸鏡是不恰當一般都是五至七天若患者有癌細胞病情可能在短短數星期擴散惡化嚴重可至無得醫」。 七十五歲的京崔靈患有心房顫動丶糖尿病丶高血壓丶高血脂,曾在二 八年小腦中風,需長期服俗稱薄血丸的華法林預防再中風。 去年九月廿八日,她在廣華醫院覆診時發現嚴重貧血,臨床診斷懷疑與腸胃出血引起,被要求即時停服具出血副作用的薄血丸,轉服阿士匹靈,然後排期一個月後檢查胃鏡及大腸鏡。 家屬恐停藥「空窗期」過長易中風,急忙於十月六日將老婦安排往私家醫院做檢查,報告顯示腸丶胃沒有滲血,最終切除良性瘜肉。

  6. 2017年7月25日 · 操刀醫生事後向病人家屬解釋聲稱腸鏡切息肉弄穿腸機率是每百宗有一宗不算罕見但病人家屬上網查找資料發現私營醫療機構臨床數據顯示併發機率僅為一萬宗有一宗。 張先生對此「飛來橫禍」忿忿不平,質疑負責的伊院醫生手勢粗疏導致。 到底切除息肉的穿腸風險有幾高? 據官方的數字,衞生署推行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三千多宗息肉切除個案中,只錄得一宗穿腸。 據張先生提供的醫生姓名顯示,他是富經驗的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不過,伊院拒回應該院的腸鏡息肉切除術弄穿腸的機率,因而無法比較。 任職五金行業的張先生患潰瘍性結腸炎,需定期到伊院照腸鏡。 六月十三日例行腸鏡檢查時,醫生發現他的腸內有六粒良性息肉,順便切除。

  7. 2016年5月23日 · 梁小姐心痛地說爸爸等照腸鏡期間因腹水導致肚脹,「好似十月懷胎」,手臂面頰瘦得皮包骨只能吃流質食物,「一支奶要用一日逐少逐少咁飲有時食完會嘔餓咗兩個月。 」她說一月尾時醫生完全沒有向家屬交代電腦掃描結果原來是有機會生癌若當時得知便不會等三月尾才做腸鏡:「會早啲帶爸爸去私家檢查我哋信錯廣華醫生的專業以為可以等兩個月。 廣華及伊利沙伯醫院回覆,病人一月入院發現右腹有硬塊。 電腦掃描檢查顯示其腸道及腹膜可能有病變,遂安排三月尾照腸鏡及抽組織化驗,臨床診斷是末期直腸癌。 廣華指出,醫生評估病情後已安排「快期」,一般可於六至八周內照腸鏡。 有生命危險的緊急個案最快一周內做檢查。

  8. 2017年6月13日 · 有外科專科醫生指近年大腸癌癌前病變有年輕化趨勢預料香港未來5至10年患大腸癌比率持續上升建議政府將無病徵人士定期進行腸鏡檢查的指引由50歲提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