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4月30日 · 夫妻報稅有哪些報稅方法?夫妻合報還是分開比較節稅?這想必是許多夫妻與配偶,在報稅時共有的疑問,市場先生這次將會介紹幾項夫妻報稅的方式,讓想要先進行夫妻報稅試算的人,能夠近一步理解夫妻報稅的機制。

  3. 2024年5月3日 · 財政部指出,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及合於4大情境扶養親屬,每人各可減92,000元滿70歲之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暨受扶養直系尊親屬,每人可減除138,000元。 情境1:直系尊親屬(祖父母、父母) 年滿60歲: 可直接列報. 未滿60歲(民國53年以後出生):須符合無謀生能力. 情境2:子女. 未滿18歲: 可直接列報....

  4. 2022年5月7日 · 你知道夫妻該如何報稅嗎? 我們整理了 2023 夫妻報稅申報方式、稅額試算及注意事項,扶養、免稅額一篇搞定,來看看怎麼減稅省荷包吧。 跳至主要內容

  5. 2024年5月6日 · 扶養親屬扣除額,是每年申報所得稅時,可列舉的扶養親屬免稅額度。 與扶養長輩有關報稅項目,包含:免稅額、基本生活費差額、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等。 以下整理成表格: 成為扶養親屬條件是什麼? 可列為扶養親屬的族群共有4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來源:財政部臉書粉專) 1.直系尊親屬(祖父母、父母) 年滿60歲:可直接列報。 未滿60歲:申報年度所得未超過基本生活費(20.2萬),須無謀生能力。 注意:若兄弟姊妹2人以上共同扶養直系尊親屬,應由兄弟姊妹間協議,由其中1人申報扶養親屬扣除額,記得不要重複申報。 另外,財政部提醒,直系尊親屬及兄弟姊妹的受扶養人,必須連續2年被納稅義務人或其配偶列報扶養,到第3年才能在報稅系統查詢到資料,不需再自行新增。 2.子女. 未滿18歲:可直接列報。

  6. 2024年3月27日 ·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法律服務副總經理歐陽泓建議,透過「3步驟」判斷是否該申報扶養親屬:一是分清楚對象,二是看清楚項目,三是算清楚能否節稅。 圖/Shutterstock. 當受扶養親屬有收入時,你要注意…… 了解受扶養親屬對象、扣除額規定後,最後一步是計算扶養親屬的稅負是增加或減少。 必須注意的是, 若受扶養親屬有所得,且其所得大於免稅額、扣除額時,則申報扶養該親屬,稅負可能不減反增...

  7. 在此情況下,二人須各自填妥一份個別人士税表(BIR60),在税表第4.4部選擇合併評税,並在第12部同時簽署。 合併評税須每年重新提出申請。 假如選擇合併評税,已婚人士及其配偶的入息會被歸納一起計算。

  8. 2024年3月29日 · 一般來說,夫妻報所得稅必須合併申報,但許多民眾以所得稅採累進稅率估算,假設未婚前適用稅率為 5%,婚後兩人所得收入一併加總,適用稅率可能進到 12 %,產生出婚後反而繳更多稅的窘境。 其實,婚後有可能反而更省稅,主要看你選擇哪一種所得計稅方式! 夫妻報稅目前有以下 5 種方法: 夫妻全部所得合併計稅. 夫妻薪資所得分開計稅,有以下 2 種: 以丈夫作為納稅義務人. 以妻子作為納稅義務人. 夫妻各類所得分開計稅,有以下 2 種: 以丈夫作為納稅義務人. 以妻子作為納稅義務人. 「夫妻全部所得合併計稅」顧名思義就是加總兩人的淨所得直接申報,而分開計稅則是指夫妻兩人擇一作為納稅義務人,此納稅義務人會先單除計算出應納稅額,接著再將剩餘的家庭淨所得加總,就會是實際應繳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