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新生兒的便秘問題總讓父母感到擔心若家長希望解決寶寶腸胃不適的問題應讓寶寶從小吸收母乳營養若媽媽無法親自哺餵孩子可考慮讓寶寶喝 接近 母乳成分的水解奶粉,解決寶寶皮膚過敏、腸胃不適的問題。

  2. 2013年9月27日 · 功能性便秘常見的嬰兒便秘原因寶寶沒有身體結構內分泌等問題改善方法可以從飲食調整生活習慣改變。 心理性便秘:可能因為之前排便經驗有疼痛、流血的情況,造成孩子不敢用力排便,有便意可能選擇忍一忍,導致錯過排便時機。 嬰兒便秘改善方法寶寶便秘怎麼處理? 可以吃什麼? 六個月之前的寶寶便秘怎麼辦? 如果可以餵母乳,就盡量餵,因為喝配方奶比較會便祕。 配方奶寶寶,可以先試著更改配方奶的種類(如水解蛋白奶粉,不保證有效但值得一試)。 如果超過兩天沒有大便,可以用肛門溫度計塗抹凡士林之後,刺激寶寶的肛門口,盡量讓寶寶每天都解便。 六個月以上的寶寶便秘怎麼辦? 少數寶寶便秘是因為配方奶的緣故,開始給副食品,可慢慢改善。

  3. 嬰幼兒便秘大哉問! (一) 新生兒便秘怎麼判斷? 「醫生醫生,寶寶最近便秘的好嚴重,該怎麼辦呢? 」沒錯,門診中很常被新生兒爸媽問到這一題,基本上大家都是忘了「一件事」,所以寶寶才會容易便秘。 在我跟你揭曉答案前,先看看嬰兒便祕要怎麼判斷! 便秘定義:排便時有困難,出現乾硬、顆粒狀或帶血絲大便,而且排便次數減少,可能出現腹部不適。 通常,寶寶排便頻率是每天排便1-2次或2-3天1次,但也有的1天7-10次,有的3-4天才1次,除了觀察新生兒便便次數、頻率外, 也要觀察便便的型態、顏色 ,才能判斷是否有寶寶便秘! ★判斷新生兒便秘症狀有以下3種方向: 嬰兒排便次數減少 :超過3天才大1次便或每星期排便次數≤ 2次. 大便形態改變 :便便呈現顆粒狀像羊便便、又硬又乾或帶血絲.

  4. 2020年4月28日 ·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黃瑞妍表示便秘需要時間觀察若寶寶一周解便少於兩次並持續一段時間就需要尋求醫師協助平時爸媽可以觀察寶寶是否有以下三種狀況並持續超過兩週就很有可能有便秘的狀況。 1.排便次數減少. 寶寶一周解便少於兩次。 而且之前是一天解便三、四次,現在變成兩、三天解便一次,這種「頻率的改變」就需要注意。 2.便性的改變. 解便次數雖然多於兩次,但以前都是稀便或軟便,最近卻變成很乾又很硬的狀況,黃瑞妍醫師形容,像是羊的便便,一顆一顆球狀,就需要改變飲食或尋求協助。 3.排便的困難. 每次解便都會脹紅雙頰,很費力的感覺,甚至會因疼痛而哭鬧。 延伸閱讀:寶寶其實是「憋便」! 小兒腸胃科醫師:最難發現、最好治療. 常見便秘二大原因.

  5. 2020年7月31日 · 嬰兒時期常見的便祕原因. 陳慧文醫師指出,寶寶便祕問題有90%以上為「功能性」便祕, 功能性便祕是指,非疾病所引起的便祕,主要是腸蠕動功能異常或對飲食不適應所引起 。 如母乳哺餵轉配方奶,又或者是開始添加副食品的時候。 1.奶粉濃度比例不對. 若寶寶喝配方奶,出現便祕狀況,除了嘗試不同品牌或是強調「順便」、「消脹氣」的配方奶粉之外,陳慧文醫師建議,應該回頭檢示「泡奶比例」是否正確。

  6. 2023年10月24日 · 初生嬰兒便秘問題通常較為少見。 寶寶會在出生頭幾天排出綠色或黑色的糞便,稱爲胎糞。 隨後排便次數增多,大便顏色開始變淡,呈黃褐色。 母乳餵哺的嬰兒在頭兩周每天可能排便很多;奶瓶餵哺的嬰兒排便次數都多,之後次數多數會減少。 但隨寶寶成長到六個月大左右,寶寶開始攝取固體食物,大便可能會變硬,次數也會相對地減少。 他們可能會由每天三次減至三天才一次,也可能更長時間才排便一次。 但只要寶寶正常進食,大便非呈粒狀及無血,家長便毋需過分擔心。 如何分辨寶寶有沒有便秘? 寶寶如果持續沒有排便,儲存在直腸內的大便會逐漸變得乾硬,形成 便秘 問題。 以下是常見的嬰兒便秘症狀︰. 不規律或相隔較長時間才排便. 便中帶血 ,硬糞導致寶寶 肛裂. 大便呈乾硬的大塊或細小彈丸狀. 間歇性 肚痛 或肚脹. 食慾不振.

  7. 引致嬰幼兒便秘的可能原因: 寶寶在以下的轉變階段較易出現便秘: 引進固體食物初期. 飲食習慣改變. 飲食不均衡、缺乏膳食纖維或水分. 如廁訓練期. 因害怕上廁所而強忍大便. 未有建立如廁規律. 如廁姿勢欠佳. 上幼兒園/幼稚園適應期. 不習慣如廁環境. 生活規律改變. 其他可能原因: 發燒、脫水、長時間臥牀. 肛門損傷. 缺乏運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