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zhihu.com › topic › 19670062孟子 - 知乎

    孟子到魏国的第二年,梁惠王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梁襄王嗣位。孟子见到梁襄王,对他的印象很坏,说他不象个国君。这时,齐威王已死,宣王嗣位,孟子便离开魏国又到了齐国。二度奔齐 孟子约于齐宣王二年 (公元前318年)再游齐国,受到礼遇。

  2. 2019年12月6日 · 初读《孟子》,我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所震撼。 他要做一个顶天立地、心怀苍生的大丈夫,而不是一个只是心系一人一户之安乐的小丈夫。 他心心念念要劝人仁义礼智信,到处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张,尊王抑霸,要把仁推而广之,至于天下。

  3. 李雪琴夸孟子义是“菩提树下孕育的一朵花”。. 孟子义:为什么会是菩提树呢?. 可以是柳树吗?. 李雪琴:多妙!. 我简直拍案叫绝,完全和李雪琴同频了。. 孟子义或许是听不懂,但她的反问却印证了李雪琴的比喻。. 菩提树和柳树,在她心里是平等无差别的 ...

  4.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5. 孟子,有一种说法是子思(孔子孙孔伋)的弟子,在朱熹的《中庸章句序》里称孟子受业于子思,而子思受业于曾子。 曾子是孔门之学的重要继承者,所以也说是孔子的再传弟子。

  6.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二、道德论 “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

  7. 展开全部. 《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如下:.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 ...

  8. 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便是天。天表现于人,便是性。人若能有足够修养,便能知天,达致天人合一。孟子的“性善说”,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

  9.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一篇,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篇章。我下面引用的是杨伯峻《孟子译注》的翻译,我不完全但比较赞同这个翻译: 【原文】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10. 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