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25日 · 自動檢查表雇主依規定實施之定期檢查重點檢查應訂定自動檢查表以利檢查作業執行檢查紀錄應保存三年自動檢查表應至少包含下列內容1. 檢查年月日。 2. 檢查方法。 3. 檢查部分 (包括有關之工作流程圖、機械設備結構圖) 。 4. 檢查發現危害,分析危害因素。 5. 評估危害風險 (嚴重性及可能性分析) 。 6. 實施檢查者之姓名。 7. 依檢查及風險評估結果採取改善措施之內容。 8. 定期檢討改善措施之合宜性。 ※ 備註:主管人員及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人員實施檢查、檢點,如發現對勞工有危害之虞時應即報告上級主管。 於發現有異常時,應立即檢修及採取必要措施。

  2. 依法令規定之檢查項目納入自動檢查計畫中,但作業場所可依據各該場所之實際狀況,增訂檢查項目並執行書面記錄(檢查紀錄表須保存3 ), 總務處( 環安組)提供各單位諮詢與督導。 ( 二) 自動檢查實施管理表之擬訂:總務處( 環安組)。 ( 三) 自動檢查實施管理表之審查/核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代表。 ( 四)自動檢查表之擬訂與執行:各工作場所安全衛生聯絡人。 ( 五)自動檢查表之審查/核准:各工作場所負責人。 ( 六) 年度自動檢查確認:總務處( 環安組)。 ( 七)季、月自動檢查執行:工作場所安全衛生聯絡人。 四、作業內容: ( 一)作業內容說明: 對於機械、設備之定期檢查及作業檢點,應依實際需要自行訂定,並以檢點手冊、檢點表等為之。

  3. 勞工安全衛生組織管理及自動檢查辦法檢查注意事項.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為落實勞工安全衛生法(以下簡稱本法)第十 四條及九十七年一月九日修正發布之勞工安全衛生組織管理及自動檢查辦法 (以下簡稱本辦法)之施行並齊一本會及全國勞動檢查機構實施監督檢查時 之執行標準特訂定本檢查注意事項本檢查注意事項主要內容分為勞工安全衛生組織人員」、「勞工安全衛生 管理」、「自動檢查其他注意事項等四部分。 三、勞工安全衛生組織、人員之設置應依下列規定: (一)雇主應依其事業之規模、性質設置之勞工安全衛生組織、人員如下: 1.勞工安全衛生組織,包括勞工安全衛生管理單位(以下簡稱管理單位)及 勞工安全衛生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0年6月6日 · 自動檢查重點檢查定期檢查最佳分類與記憶方法. close.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彙整本辦法中條列了相當重要的自動檢查重點檢查定期檢查學生常常搞混這邊嘗試來統整一下來幫助大家考試與實際怎麼看這些法條。 作業檢點,就是天天或常常要看的。 所以該辦法,第四節機械、設備之作業檢點,即第50條以下,條列了許多檢點。 例如: 雇主對車輛機械,應每日作業前依下列各項實施檢點: 一、制動器、連結裝置、各種儀器之有無異常。 二、蓄電池、配線、控制裝置之有無異常。 考試會考兩種. 這樣同學大概會出現第一個問題,法條有20條,要怎麼背。 這分兩種,想拚管理員以上的考生,請多看,用該物圖案,來聯想您是稽核人員,要每日檢查什麼項目。 業務主管的考生,不用背,只要背每日=檢點。 再舉一例:

  6.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及相關法規規定需實施機械設備之定期檢查重點檢查作業檢點及就其作業有關事項實施作業檢點制定國立聯合大學自動檢查計畫安全衛生自動檢查項目週期表及自動檢查計畫表範圍舉凡於本校工作場所內之下列機械設備及作業: (一) 一般機械、設備、環境及作業。 (二) 危險性機械、設備。 (三) 安全防護設備。 (四) 其他相關作業。 二、藉由實施自動檢查及早發現缺失,並採取預防措施以防止職業災害發生,保障工作者安全與健康。 三、工作場所負責人及各級主管:依職權指揮、監督所屬執行安全衛生管理事項,並協調及指導有關人實施;如有不符合規定之事項,應予改善,防止意外發生。 請填寫網站簡述.

  7.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事項,應依下列規定: ( 一) 所有事業單位雇主均應依其事業之規模性質,訂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計畫,執行下列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事項,並留存紀錄備查: 工作環境或作業危害之辨識評估及控制。 機械、設備或器具之管理。 危害性化學品之分類、標示、通識及管理。 有害作業環境之採樣策略規劃與監測。 危險性工作場所之製程或施工安全評估。 採購管理、承攬管理及變更管理。 安全衛生作業標準。 定期檢查、重點檢查、作業檢點及現場巡視。 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個人防護具之管理。 健康檢查、管理及促進。

  8. 111 年6 月14日行政會議通過. 依據: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 23 條及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 79 條規定,訂定本校職業安全衛生自動檢查計畫( 以下簡稱自動檢查計畫)。 二、目的: ( )藉由定期主動檢查安全衛生事項,預先發現不安全與不衛生因素,並設法消除或控制,以防止災害發生,保障校內工作者( 如:教職、員工、與學生)之安全與健康。 ( 二)改進不安全與不衛生的工作環境、機械設備及動作行為,宣示校方關心校內工作者之安全與健康。 ( 三)建立各種機械設備良好之檢查、保養制度,增進校內工作者之作業安全,並延長機械設備使用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