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今初謂由施此物,能令現前離惡趣因,引生樂受究竟利益,能令斷惡或立善處。又於現前雖無安樂,然於究竟能生義利,是則菩薩當施於他。若由施此,現生逼惱後亦無義,或

  2. 2021年3月1日 · 初謂住定即能引生身心輕所有靜慮;二謂諸靜慮能引神通、解脫、遍處及勝處等共諸聲聞所有功德;三謂有靜慮能引十一種饒益有情事。 一、身心現法樂住靜慮,即安住定中能引發身心輕 (須達到心一境才有輕) 的所有靜慮。

  3. 2013年9月10日 · 寂天菩薩 「入菩薩行論」第六品 安忍. 一嗔能摧毀,千劫所積聚,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 罪惡莫過嗔,難行莫勝忍,故應以眾理,努力修安忍。. 若心執著嗔,意即不寂靜,喜樂亦難生,煩躁不成眠。. 縱人以利敬,恩施來依者,施主若易嗔,反遭彼弒害 ...

  4. 2024年5月28日 · 彼各蒙光至所住處。 是諸有情見斯光已,因光力故皆得安隱,端正殊妙色相具足,福智莊嚴得見諸佛。 是時帝釋一切天眾,及恒河女神并諸大眾,蒙光希有皆至佛所,右遶三匝退坐一面。

  5. 2021年1月28日 · 毀譽跟稱譏是屬於名聞方面,稱譏是當面稱讚你、譏笑你;毀譽的譽是背後有人稱讚你、說你的名譽,毀是有人毀謗你。所以「障利等三作毀等三」當中,好的是利、譽、稱,壞的是衰、毀、譏。 當人家來傷害的時候,你不能忍,怎麼來破除這個不忍?

  6. 2020年12月21日 · 布施之時,能體達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皆悉本空,摧破執著之相,稱為三輪體空。 (一) 施空,能施之人體達我身本空,既知無我,則無希望福報之心,稱為施空。 (二) 受空,既體達本無能施之人,亦無他人為受施者,故不起慢想,稱為受空。

  7. 【未能圓滿恭敬行為】的意思,上師說:是指從誰聽文闡述六度的一四句偈,即使在與所說法的字數相等的劫數中,以所有財利等物、安樂資具供養奉侍,依然不足以報答恩德,因為受用終有窮盡,法卻能使人獲得涅槃的無盡果位。 我要檢舉. 台長: deepmind.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