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7月16日 · 茶粿或稱茶粄茶果是華南地區包括香港的傳統糕點有粵式也有客家口味。 顧名思意,茶粿要配茶,中和糯米糕點的滯膩感覺。 茶粿鹹甜俱備,鹹有眉豆餡及蘿蔔絲餡;甜有花生椰絲及豆沙餡,軟糯煙韌不黏牙。 至今,茶粿已經式微,在香港僅在「鄉土」地方,例如西貢、元朗、下白泥、大澳及離島(南丫島、馬屎洲)等有攤販擺賣,多數所見是一個個圓滾滾的茶粿黏在竹葉或糭葉上。 我的兒時記憶,最古老懷舊的茶粿會用全塊糭葉包裹,然後用牙籤固定開口,以大火蒸熟後熱騰騰出爐,整件茶粿也沾了糭葉的香氣,當趁熱享用,免得糯米糕點冷卻後會變硬影響味道。 茶粿食譜. 健康小貼士: 糯米對虛脾胃弱的人有較佳的補益作用。 但糯米不易消化,老人及小孩不宜多吃。 相關食譜: 【甜品食譜】西米焗布甸栗蓉餡超香滑 港式甜品初體驗易做簡單!

  2. 【做法】: .鍋內放少許食油,放入餡料和豆腐乾,翻炒至熟,依據個人喜好調味。 盛入碗,待涼備用。 .將粘米粉和糯米粉過篩,混合均勻。 將清水煮沸,立刻加入粘米粉和糯米粉,迅速攪拌直均勻。 .將做法5放入大盤,加入材料B, 趁熱搓成幼滑的麵團。 .將麵團分割成小粒, 壓成小片,包入陷料,放在抹了油的盤。 熱水上鍋,蒸10分鐘。 蒸好後,即刻刷上少許食油。 斑蘭龜糕. 【材料】: 糯米粉250g. 木薯粉30g. 糖1大匙. 油2大匙. 斑蘭水220-240ml. 【做法】: 1)所有材料混合。 成麵團,取約100g的麵團放入已滾的水裡成為熟麵團,稍微冷卻。 2)把熟麵團加入之前的麵團裡再加揉成光滑。 分成大小自己要的份量,包上餡料,壓入模裡印出來。

  3. 2020年3月27日 · 在這麼多項美食中我首選學了傳統的客家蘿蔔茶果因為這是我最喜愛的美食之一。 每一年冬天,姐婆都會做好多好多好多好多茶果給她的...

    • 5 分鐘
    • 19.2K
    • Todordor Workshop
    • 概览
    • 简介
    • 口味
    • 发展

    客家小吃

    客家茶果(在很多客家地区称为客家粄)是客家小吃的一种 。客家茶果品种多样,常见的有艾粄、苎麻粄、鸡血藤粄,清明节的主角是苎麻粄。

    客家茶果是客家人饮食中的一种很普遍的食品,是客家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人喜欢聚在一起闲话家常,于是以糯米制作成甜咸糕点,边吃边谈,由于它配茶吃最适合,所以将其命名为“茶果”。

    2019年,深圳的横岗客家茶果制作技艺和葵涌客家茶果制作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

    在客家人的饮食中,茶果是很普遍的食品,也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茶果 。

    客家茶果的种类繁多,有萝卜粄、鸡屎藤粄 、艾粄、喜粄、糍粑、粄头、青圆、晾粄等 。

    茶果有咸甜两种口味,分别有眉豆、虾米肉松、豆沙、花生,咬下去又软又有韧性,馅料很惹味,还有其他特别口味,如凉瓜茶果、南瓜茶果、葡萄茶果、紫菜茶果,还有杏仁茶果,而且它有止咳润肺的功效。有一种类似于茶果的食品,也是用糯米粉做成、中间夹着馅并有嚼劲,如麻薯、草饼,流行于日本、香港、台湾等地方作为精致小点心和零食,种类繁多色彩缤纷,深得人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把茶果加工并包装成精致小点心、礼盒、零食散装、袋装、婚庆产品、旅游产品等多系列款式发扬光大,而茶果产品的全新出现恰好代表着不仅是深圳这个地方,而是中国的优良文化得以传承的一个理念,打造属于中华文化传承下来的产品。做茶果的材料及工序非常讲究,直接关系到味道好坏。客家茶果每一道制作工序都有严格要求,制作材料是经过精心挑选,制作工具是选用传统方法,因此具有独特的味道。做茶果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客家妇女能干与否的标准。

  4. 2016年12月29日 · Todordor Workshop. 6.16K subscribers. Subscribed. 201. 72K views 7 years ago 傳統美食食譜系列. 為咗唔想令姐婆嘅手藝失傳今日專誠邀請左佢來傳授客家蘿蔔茶果。 教學請按👉🏻 • 🥢【傳統美食80多歲姐婆親自傳授的客家蘿蔔茶果 | 茶果食譜 | 茶果製... ...more....

    • 1 分鐘
    • 72.8K
    • Todordor Workshop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18年6月13日 · 茶果. 烹煮時間: 20分鐘. 份量: 5 個. 材料: 糯米粉 95克. 粘米粉 15克. 熱水 90 克. 固體菜油 3克. 粽葉 / 牛油紙 5片. 餡料: 沙葛 80克 (切粒) 蝦米 2茶匙 (浸軟切粒) 冬菇 1隻 (浸軟切粒) 豬肉 40克. 豬肉醃料: 砂糖 5茶匙. 生抽 1茶匙. 生粉 1/4茶匙. 麻油 少許. 調味料: 鹽 1/4 茶匙. 砂糖 1/4茶匙. 蠔油 1茶匙. 製法:

  7. 茶粄 或稱 茶粿、茶果 ,是广东香港及台灣等華南地區的傳統小食有粤式茶粿和客家茶粄 [1] [2] [3] 。 記載. 蕭梁時代的《荊楚歲時記》 (成書於501-565年間)如此記載:「三月三日,取麴汁、蜜和粉,謂之龍舌,以厭時氣。 麴 耳草,俗呼茸母。 《宋宗詩》茸母初生認禁煙。 」 農曆三月三日,人們會把麴汁、蜜,混和米粉,製作一種叫「龍舌」的食品。 因為那時候的粿是像舌頭的形狀,故人們叫它做「龍舌」。 而「蜜」就是糖漿,「麴」就是「鼠麴草」。 「鼠麴草」的葉子形狀好像「鼠耳」,所以又叫做「鼠耳草」。 《荊楚歲時記》說當時的人食用它以「厭時氣」,大概服用粿是有去除暑濕的保健作用。 事實上,根據《全國中草藥匯編》說,鼠麴草的確能治療風濕腰腿痛,具有藥用價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