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7日 · 今日最新消息指出有一名因腎臟疾病死亡的高齡患者過去2021年4月至2024年2月期間曾服用小林製藥的紅麴膽固醇HELP紅麹コレステヘルプ)」小林製藥宣布個案或與涉事產品存在因果關係詳細情況仍有待進一步調查目前受影響人數達33人. 此外小林製藥今早26日表示公司所設立的專線收到大量諮詢電話截至周日24日已確認新增20人住院目前合共26人住院因服用相關紅麴保健品受影響人數總計已達33人。 據分析報告指,今次事件起因,懷疑是因為部分「紅麴」原料中含有與黴菌生成的成分類似的「不明物質」,導致部分人服後出現過敏反應。 多間大學研究室目前正與小林製藥合作,徹查相關物質與消費者健康狀況的關聯性。 多款產品需要回收.

  2. 2024年4月8日 · 小林製藥在事發一開始時鎖定罪魁禍首是橘黴素Citrinin),後來日本官方在本文截稿前又有令人說法他們公布在樣本中發現具抗生素特性的軟毛青黴酸Puberulic acid),懷疑軟毛青黴酸就是禍首。 事態仍在發展,謎底仍未解開。 就這件事,可説説紅麴和紅麴保健產品。 先説說紅麴(Red yeast rice):首先,紅米和紅麴不同。 紅米是一種全穀米,米粒外包著一層紅色的麩皮,可作為主食。 但紅麴米是在蒸熟的米之上加入紅麴菌種、經過發酵階段而製成,一般用作增味劑或釀酒原料,例如用來製作紅腐乳或米酒等,所以不能當主食。 紅米(如上圖)與紅麴不同。 (圖片來源:Envato)

  3. 2024年3月26日 · 小林製藥指公司目前仍在調查紅麴保健品與腎臟疾病之間的關聯雖然在檢驗報告中發現產品含有不明成分但就未有驗出在紅麴培養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毒素橘黴素」。 小林製藥於周四22日下午約6時召開緊急記者會宣佈自主回收相關產品社長小林章浩亦針對事件鞠躬道歉並強調將會繼續深入調查。 轉載自晴報. Tags: #食用安全 #腎衰竭 #食品 #健康問題 #網絡熱話 #日本 #健康 #小林製藥 #補充劑 #紅麴保健品 #腎病 #洗腎 #腎或泌尿科. 名廚食譜 名廚黃亞保食譜:麻辣海帶結+沙薑單骨雞翼! 香辣惹味辣友必試! 送飯、拌麵、作為送酒小食都啱! 暫無回應. 不少都市人都會服用保健品,補充身體缺乏的營養,但切記要小心挑選。

  4. 2021年7月15日 · 藥物尺寸有大有小有時太大顆難以嚥下對一些有吞嚥障礙的病人而言尤其困擾但如果把藥丸壓碎或切半自行改變藥物形態或損藥效! 廖家康表示,藥廠不會做多餘的事。 藥物的形態、尺寸等,每一項藥廠都經特別設計過,如無特別指示,其實都不建議病人把藥物自行壓碎或切半,如有需要病人取藥時可向藥劑師查詢。 有些藥盒印有XR、MR、ER等字樣,代表該款藥物的藥性需時慢慢釋出,弄碎藥物或破壞藥物結構,使藥效以不正常的速度快速釋放。 而有些藥物表面有一道坑紋,如治療氣管擴張的藥物茶鹼,這道坑紋不是裝飾,而是代表可將藥片分半,但仍不建議壓碎。 至於腸衣錠藥物(Enteric-coated tablet),外表與「聰明豆」相近、表面光滑,在外包有一層糖衣,其用意是將一些較傷胃的藥,延至抵達腸臟後才打開糖衣釋放藥效。

  5. 2024年4月18日 · 有台灣醫生就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日常生活環境中其實充斥著5種毒物,而只要留意5件事,就能養成抗毒體質。 台灣腎臟專科醫生洪永祥在 Facebook專頁 發文,就「食物中毒」話題教大家預防手段。 他指出除了像近來引起社會熱議的米酵菌酸」、「蘇丹紅」、「小林紅麴這類急性食物中毒其實生活中還充斥著5大毒物包括吸入毒霉菌毒清潔化學毒加熱容器毒經皮毒。 同樣的中毒,但對每個人的傷害都不同。 除了暴露毒物的時間與劑量影響外,每個人的抗毒體質與解毒能力也都不同。 因此,洪醫生教大家抗毒5招,養成抗毒解毒的能力與體質,一旦遇到毒物時,可以把傷害降到最低。 第一招:減少外食與吃垃圾食物,學會自己買菜與煮菜. 洪醫生指出,要避免食安問題的第一招,一定是自己把關。

  6. 2024年1月31日 · 衛生署早前公佈回收持牌藥物製造商美亞製藥廠有限公司美亞6種藥物指發現有關產品的有效成分含量於長期穩定性試驗中不符合產品規格。 產品包括東大速效感冒靈、美咳停特效止咳化痰丸、鼻得寧鼻敏感片、治菌樂-S特效皮膚膏、敵膚靈皮膚軟膏及萬膚能特效皮膚軟膏。 其中 東大速效感冒靈及美咳停特效止咳化痰丸主要紓緩傷風及咳嗽症狀,並非處方藥物, 在市面上的藥房也能買到。 衛生署指現時只影響產品的穩定,惟不會對使用者構成傷害,只需美亞從市面回收上述批產品。 假如大家家中有這些藥物,可以留意是不是來自以下批次: 需回收藥物: 1. 東大速效感冒靈: 香港註冊編號:HK-37207. 批次編號:082208/10's. 用途:紓緩傷風及咳嗽症狀. 2. 美咳停特效止咳化痰丸. 香港註冊編號:HK-35597

  7. 2018年5月29日 · 港怡醫院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梁銀河表示扁桃腺由淋巴組織組成屬人體免疫系統一部分有助兒童防禦疾病她指孩子患傷風感冒時淋巴組織會不斷增生並變得活躍容易出現扁桃腺或增殖腺肥大故2至8歲為患睡眠窒息症的高峰期」。 肥胖也會導致咽喉軟組織增加進一步收窄上呼吸道。 她表示,過胖兒童患上睡眠窒息症的機率,較正常體重兒童高出5倍。 而持續性鼻鼾便是睡眠窒息症的常見症狀,梁指,如孩子每周超過3晚出現習慣性鼻鼾,甚至有短暫呼吸停頓,便應立即到兒童呼吸科求醫;醫院會為孩子進行「血氧定量法檢查」,或「兒童晚間多導睡眠測試」,以評估是否確診睡眠窒息症。 兒童睡眠窒息症的長期患者,腦部會出現間歇性缺氧,延緩發育,嚴重更可引致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