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24日 · 1年5場考試 20題MC須至少答中一半. 本學年起公營學校新聘常額教師必須通過《基本法》測試,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由2023/24學年起,擴展至所有直資學校及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測試內容同時涵蓋《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 教育局今向全港學校發通函列明,新聘教師包括新入職教師及轉校教師,均須在《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取得及格成績,方可獲考慮聘用,要求適用於包括校長在內的所有教師職系職級;除常額教師,新安排亦首次涵蓋以現金津貼聘請的新聘教師;直資學校及幼稚園所有新聘月薪教師均適用。

    • 麥苗教具有限公司。提供簡單中文及英文字習字紙、詞語練習,適合幼兒學習認字,認識字的筆畫和寫法。另有提供「詞語學習卡」,既可認讀生字,亦可重溫學過的詞語,一同進行短句創作活動。
    • MamaLovePrint。提供幼稚園至初小程度的中英數練習,包括有筆順練習、畫圖活動、學習詞語、連線活動、邏輯小遊戲、數數字剪貼活動等,且分門別類,讓家長可以更快找到需要的練習。
    • Worksheetfun。Worksheetfun提供由幼稚園到小學的免費幼稚園英文工作紙教材,包括英文字母練習、數字練習、認識形狀、大小等,並有不同類型工作紙,例如剪貼活動、連線、填色等。
    • SoftSchools。這個網頁主要提供數學科的英文工作紙,以主題分類,程度由幼稚園至小學,包括數數字、加減運算等。【按此連結】▼點擊圖片放大。
  2. 2023年9月14日 · 新一期計劃已展開. 最新階段、為期四年的賽馬會「智.幼.趣」計劃已啟動,計劃將會把「探索式學習」從校本擴展至區本,針對本地七大基層社區,豐富社區幼兒探索資源,以遊戲帶動探索,為幼兒長遠學習的興趣、態度和技巧打下基礎。 新計劃目標會惠及240名校長、1400名教師及440名準教師,及超過一萬四千名幼兒及其家庭,而觀塘、葵青、黃大仙、北區、深水埗、屯門和元朗等將成為重點支援區域,為區內基層兒童、教育者及家長提供適合的教學資源、培訓及支援,及早引領幼兒展開探索之旅。 新計劃內容將會「升呢」,JumpStarter會加入材料包及線上版,讓家長和老師可按幼兒需要,將學習資源個人化,而全新的親子探索之旅將走進社區,與家長及幼兒在熟悉的環境動手探索,令體驗更充實。

  3. 2019年1月2日 · 為應對人口老化和勞動人口萎縮教育局已於去年就資助學校新入職教師退休年齡由60歲延長至65歲的修例建議完成諮詢最終建議維持諮詢文件方案只適用於修例生效日起的新入職教師不包括現職教師和重新受聘教師目前按教育條例》,資助學校核准教職員編制內的教師和校長除非獲得特別准許其退休年齡均為60歲。 教育局已於去年6至9月完成諮詢,將於周五(4日)討論最終方案。 局方近日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表示評估容許在職教師選擇在年屆60歲退休年齡後可延任的建議,會對年輕畢業生造成影響,並可能阻礙其他在職教師晉升,同時令政府難以確定教師自然流失率,以致很難就受訓教師的供應進行人力規劃。

  4. 2021年12月30日 · 承接上篇共六種幼兒教學法都為目前香港幼稚園常用各有特色值得各位家長多加了解及支持。 同時,家長更需細心留意小朋友的特性,配合不同的教學法,令他們於早教階段更有效學習,接觸和吸收更多知識。 文章由 牛津幼兒英語 授權轉載. TOPick推出「Band1學堂」,更多教育升學資訊: https://bit.ly/3a6HT6T. 【hket TV家庭台】《湊得輕鬆啲》逢周日早上10點伴你同行育兒路︰ bit.ly/35z6COD. 撰文 : 趙榮德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 幼兒教育 幼稚園 幼兒園 家庭教育 育兒心得 德國 大自然.

  5. 2019年6月10日 · 香港教育大學的幼兒教育高級文憑可讓學生在學術和專業上作好準備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工作坊學校參觀研討會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培養進行獨立終生學習及發展的技巧。 所有憑DSE成績申請入學者,均須循聯招途徑申請,申請人須在DSE中其5科達到第二級以上成績,包括中文及英文。 【想快人一步掌握DSE 2019最新資訊,即入】 http://bit.ly/2wFRrkK. DSE文憑試告一段落,接下來考生要考慮升學路。 近年幼兒教育是競爭最激烈的學科,不少年青人都希望執教鞭,成為教育工作者。 2018學年,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課程有約2000人爭18個學額,平均113名考生.

  6. 2024年1月8日 · 一眾家長與Ben Sir分享育兒難處當中提到親子溝通技巧及如何增強學童的抗壓力而Ben Sir的助教Angel都有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家長都大讚獲益良多。 最新影片: 童學園. 校長專訪︱高「FUN」教學齊共創寓學於樂展光芒 佛教榮茵孫校長:令學生找到自己的「閃光點」 Ben Sir提到親子溝通要注意語言表達,例如一位媽媽跟他說「我見阿仔好多功課,又要練波,好辛苦」,Ben Sir就指「係阿媽覺得阿仔辛苦,定阿仔親口講自己辛苦? 」另外,Ben Sir指一些鼓勵的說話其實帶有傷害性,例如「加油」、「唔好畀咁大壓力自己」、「可以諗吓啲開心嘢」、「唔好諗埋一面」、「你已經好過好多人,好多人仲慘過你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