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痔瘡 治療 相關

    廣告
  2. 提供痔瘡、痔漏管、疣(菜花)治療、成因、徵狀及預防方法等資訊。 痔漏管、疣(菜花)治療、成因、徵狀及預防方法等資訊。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31日 · 1.藥物. 主要有口服藥及塞肛藥,可紓緩病人痔瘡腫痛等不適。 有些口服藥物更可令痔瘡靜脈血液回流較快,幫助消腫及紓緩出血症狀。 2.診所程序. 主要有兩種,其中一種注射藥物的方法,但因為會引來很多不適和痛楚現已少用。 另一種較常用的診所程序是橡皮圈結紮,即以橡筋皮圈結紮痔瘡底部阻截供血,是一個相對簡單的程序,沒有創傷性,可幫助病人紓緩尤其凸出的痔瘡的出血症狀,而不需要複雜的麻醉及外科手術,「但要注意,這個程序只適合用於內痔,因為外痔是皮膚組織;而若痔瘡本身有痛,也不適合用橡皮圈結紮的方法。 」何文鋒醫生說。 3.外科手術. 主要有切除性和非切除性兩種,醫生會根據痔瘡的形態、症狀決定做哪一種。

    • 痔瘡的介紹與發生原因
    • 痔瘡的症狀與改善方式(按圖看清👇👇👇)
    • 痔瘡的移除方式

    當肛門內側或周遭的血管發生靜脈曲張(Varicose)時,這時候,受血管擠壓而突起的皮膚便稱為痔瘡。我們可以將其細分成內痔(Internal hemorrhoids)與外痔(External hemorrhoids),前者位於直腸內,無法透過肉眼觀察,也無法用手指直接觸碰到它;後者則是長在肛門外側,可以被手指直接觸摸到,也代表著它相當容易受到外力刺激而引發疼痛。 在我們的日常活動中,可能不會感受到內痔所帶來的疼痛;但在排便的時候,由於糞便一定要經過直腸才能排出體外,這時位於直腸內的內痔便會受到擠壓和摩擦,導致疼痛甚至出血的情況發生。 說到排便就不得不提,便秘也是另一個造成痔瘡的原因,當我們纖維攝取不足時,腸道蠕動會變慢,也就減少了產生便意的機會;若讓大便在體內停留太久,大便中的水分會慢慢地被...

    痔瘡所帶來的不適,除了痛、癢、腫這3項之外,還可能造成漏便的情形。以外痔為例,可能因為走路走太久摩擦到痔瘡會痛、坐在椅子上壓迫到痔瘡會痛、大便用力時會痛等,這些症狀都會影響到我們的工作表現和情緒。另外,對於喜愛運動的人來說,幾乎沒有任何運動不會刺激到痔瘡,只要有頻繁地跑動或是用力的動作,都可能讓痔瘡發作,讓人痛得唉唉叫。一般來說,輕微的痔瘡通常不需要透過手術切除,建議當您出現痔瘡症狀時可以嘗試以下3種方式改善,但若是痔瘡症狀相當嚴重,還是得就醫尋求醫師的專業診斷。 1. 擦藥膏:至藥房購買痔瘡藥膏,可以減少痔瘡帶來的不適。 2. 溫水浴:若是家中有浴缸,可以在洗澡的時候順便泡一下長痔瘡的部位,大約10到15分鐘左右即能有效緩解紅腫或發炎的症狀。若是沒有浴缸,則可以買那種傳統的澡盆或是熱水袋來...

    如果抹藥或是泡溫水等方式已經無法緩解痔瘡的疼痛,或是它的存在已經影響了日常生活,那麼醫師可能會考慮用手術的方式移除痔瘡。 1. 橡皮圈結紮術(Rubber band ligation):內痔的移除經常利用此方式,醫師會利用器具,將橡皮圈綁在痔瘡上,利用阻斷血流的方式,等痔瘡自動脫落。這種方式通常會在頭2天產生些微出血的情況,但不會造成太多的不適感,只要一個禮拜左右,內痔就會自行脫落。若是術後出血情況嚴重,請立即就診。 2. 硬化劑注射治療(Sclerotherapy):將硬化劑注射進痔瘡,使它縮小;雖然此方法幾乎不會造成什麼疼痛感,但是它的治療效果可能沒有橡皮筋結紮術來得有效。 3. 燒灼法(Coagulation):利用紅外線或雷射的方式直接破壞痔瘡,通常用於治療症狀較輕、較小的痔瘡 4....

  2. 2021年11月8日 · 治療痔瘡有一套! 3大方法學起來. 當痔瘡症狀發作時,除了手術治療之外,食藥署提供以下3種方法:(按圖了解👇👇👇) + 3. 1. 日常生活調整. 增加纖維攝取,規律運動,並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2. 溫水坐浴. 一天進行2~3次,每次10~15分鐘,可緩和急性發炎、改善水腫、放鬆括約肌、減少痔瘡周圍的刺激與搔癢。 3. 使用藥品治療. 台灣食藥署解釋,痔瘡治療藥品主要為在患部使用的軟膏或肛門栓劑,依不同成分有不同功效,如:局部麻醉劑、抗組織胺、類固醇、血管收縮劑及保護收斂劑,可提供止痛、止癢、止血、收斂、殺菌及消炎的效果。 另外,也有產品會添加尿囊素來修補組織;用維生素E醋酸酯改善患部血液循環。

  3. 2022年11月20日 · 與痔瘡4大分別咪搞錯 藍苑慈表示,早期痔瘡因症狀輕微,多以保守治療藥物治療就可得到緩解。保守治療是改善飲食及排便習慣,增加蔬果的攝取與充足的水分,排便時避免久坐及不當用力,多用溫水坐浴以改善肛門不適,並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4. 2022年12月25日 · 最傳統方法便是切除手術,即是將瘻管切除,由於瘻管會穿過肛門肌肉層,因此要將肛門肌肉分開,有一定的傷口,但影響排便或引致失禁的機率很低。 目前有較低創傷性的瘻管結紮術,傷口較細小,且不用切開肌肉層,不會影響括約肌功能,適合較為複雜的瘻管,但復發率較切除手術高。 其他方法包括以藥物堵塞瘻管,但壞處是同樣復發率較高。 另有一種掛線方法,將橡筋放入瘻管並於兩端紮緊,除了可引流污穢物,且肌肉有較多時間修復,減低創傷,較適合患有腸炎或克隆氏症的患者。 有指久坐或不良飲食習慣會增加肛門瘻管風險,但醫學上未有明確科學實證,只要排便習慣正常,可減低患上肛門瘻管風險。 當膿瘡於同一位置反覆出現,代表已反覆發炎,應及早求醫,降低手術難度,始能加快康復。

  5. 2022年12月14日 · 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能夠完全避免痔瘡當然更好。 1. 改善飲食 日常生活盡量多進食高纖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海帶等,促進腸道臑動。

  6. 2020年9月1日 · 輕微症狀的痔瘡,可以透過溫水坐浴和以痔瘡藥物的方式來緩解,因此並非每一位痔瘡患者都必須接受手術治療。 痔瘡患者如遇下列的情況,才應考慮接受手術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