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22日 · 一直提倡引入海外醫生的自由黨立法會議員張宇人發言時表示香港目前每1,000名人口只有2名醫生比內地和海外要少他質疑世界各地都在吸引海外專才特別是醫生不明白香港仍拒人於千里認為是少數醫生多年來阻撓引入海外醫生醫醫相衛」。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則表明反對稱修例是破壞本港公平和行之有效的醫生執業試制度又謂本港醫生不是擔心被搶飯碗」,而是憂慮如何維護本港醫療水平。 特區政府因應法案委員會的討論,為條例草案作出三項主要修訂。

  2. 2021年5月18日 · 免試引入海外醫生4個重點條件: 1.申請人必須是本地永久居民. 2.要有頒授獲承認醫學資格 (將制定指定院校名單),並在所在國家已註冊成為醫生。 3.在醫院管理局 / 衞生署 / 香港大學醫學院 / 中文大學醫學院 作特別註冊擔任全職醫生。 取得專科資格前後都可回來,在上述公營至少工作5年(有專科資格),而未有專科資格要多於5年。 4. 有關海外醫生通過在職評核,服務稱職、令人滿意。 港府計劃修改法例,免試引入海外醫生,以增加本港醫生人手供應。 (歐嘉樂攝/資料圖片) 最長須服務公營醫療機構11年 最短綑綁5年. 陳肇始稱,專業資格上處3個不同階段的醫生都可獲接納申請。

  3. 2021年8月31日 · 政府向立法會提交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以開闢新途徑讓合資格且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在香港執業。.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衞生署署長陳漢儀醫生和食物及衞生局副秘書長衞生關如璧下午舉行記者會交代有關詳情 ...

  4. 2021年8月31日 ·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政府就修訂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提出三項建議包括放寬引入海外專科醫生資格容許非本地培訓專科醫生只要獲得本港的醫專認可即使非香港永久性居民亦可申請參與特別註冊途徑在符合特定條件後便可在香港取得正式註冊另外在海外畢業的醫生屬香港永久性居民即使在外國未完成實習亦可回港參與執業資格試。 此外,政府亦建議為具備專科資格的有限度註冊醫生提供銜接安排,通過後可加入特別註冊制度。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行會今早通過醫生註冊條例修訂建議,政府認為現時特別註冊框架過於嚴格,恐怕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的成效未必理想,因此提出三項修訂建議,期望在在本屆立法會會期完結前通過審議。 公院及衞生署對專科醫生需求大.

  5. 引入海外醫生是多贏方案. 香港特別行政區特首林鄭月娥表示香港公營醫院人手的確是很大問題隨着不斷擴建和興建新醫院即使增加培訓學生的名額仍難以解決中短期需求引入海外醫生是多贏方案既可紓緩前線醫生的工作壓力亦可配合不同醫療政策的新措施摘錄及改寫自本港新聞網站報道2020年1月. 單靠撥款未能解決人手短缺問題. 民建聯衞生事務發言人蔣麗芸表示,香港面對人口老化,病人有增無減,醫護人手長期不足下,單單撥款並不足夠。 政府首要是增加醫護人員學額及挽留人才,但遠水難救近火,現時更要做的是求助 外援,增聘海外醫生,並放寬海外醫生執業試要求 。 摘錄及改寫自本港新聞網站報道,2019年5月. 只限回流港人免試.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1年11月7日 · 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紓緩人手短缺. 2021年11月7日. 立法會上月三讀通過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訂立所須的法律框架為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在現行執業資格試以外另闢新途徑即特別註冊),讓他們在符合特定條件後便可在香港取得正式註冊資格我們希望藉此吸引更多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日後循新途徑來港執業以紓緩公營醫療系統醫生人手不足的問題。 香港醫生人手嚴重短缺是多年來一直未能解決的問題。 隨着人口老化,慢性病漸趨普遍,令公型醫療系統承受更大壓力。 我出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四年多以來,多次到醫院管理局各聯網醫院了解情況,深深明白人手短缺為同事帶來的工作壓力及辛勞。 對市民來說,專科輪候時間長,亦是極不理想。

  8. 2023年3月10日 · 2023年3月10日.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本地法定機構會對擬引入的海外醫療人才訂立一定標準並監察他們的專業水平以確保符合香港要求盧寵茂今日在立法會會見傳媒時表示香港以往依靠外來牙科醫生提供服務他們的水準在所屬國家有明確保證香港引入這些人才時也要確保其專業質素他舉例在引入海外醫生方面醫務委員會有就這些醫生的培訓經驗等訂立一些標準他們也須在公營機構服務一段時間接受在職培訓和評核確保工作表現符合標準。 醫務委員會和牙醫管理委員會等機構,也會監察相關海外人才的專業水平。 至於公立醫院的設施及結構安全,盧寵茂表示,政府十分關注有關問題,醫院管理局會在一個月內對所有公立醫院進行檢查,並於三個月內提交報告,以釋除公眾疑慮。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