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7日 · 張劍虹憶述他在2019年於台灣蘋果日報論壇版看到上面有與香港蘋果日報立場一致的反修例文章故建議可在香港及台灣蘋果日報共同使用他亦曾在2020年推薦日本籍寫手予負責管理蘋果日報》「蘋論專欄的楊清奇但他一時間諗唔到個名」,而張解釋該日籍寫手不時訪問黎智英與黎智英相互認識而且其文章大多批評政府及日本政治權鬥故張認為他適合寫蘋論」,遂直接推薦予楊清奇黎智英也沒有提出反對。 至於黎智英的專欄「成敗樂一笑」每周日出版,張劍虹指「成敗樂一笑」並不在社論版,而是在副刊專欄版。 控方展示「成敗樂一笑」其中一篇名為「時間就是武器」的文章,筆名為「黎智英」,張劍虹確認該文章由黎智英親自撰寫,「成敗樂一笑」的文章內容一般均是反中共及批評香港政府。

  2. 2024年1月20日 · 張劍虹作供時先講述蘋果的架構及運作例如蘋果日報每天會由編採人員開鋤報會」,集團旗下的刊物亦會定時開飯盒會」,他與黎只會出席飯盒會」,黎會在會上提及他對時局的看法及政治取態張自1991年加入壹傳媒集團由財經組編輯一步一步進晉升至集團的行政總裁他亦有幫助黎在台灣開設蘋果日報》,亦曾離開壹傳媒一段時間至2010年才回公司後來被調任為蘋果的社長。 張指黎是公司的最高領導人及決策者,張擔任行政總裁,主要工作是執行黎及董事局的決定。 佔中運動是蘋果的分水嶺.

  3. 2024年2月2日 · 首名從犯證人、《蘋果前社長張劍虹供稱高層在黎非組員的通訊群組可更自由地表達意見因為若老闆在群組會決定所有事,「我哋咩都唔使討論」。 張亦供稱黎於《港區國安法》生效後文章寫法和言論「無之前咁露骨」。 張已作供完畢認罪被告從犯證人前副社長陳沛敏下午將出庭作供。 童學園. 校長專訪︱啟迪課程強化面試技巧邀家長分享報校心得 學之園裝備孩子升讀心儀小學. 案件今踏入第22天審訊,壹傳媒前行政總裁、《蘋果》前社長張劍虹以從犯證人第12天作供。 辯方今已完成盤問,由控方進行複問。 控方引述社論主筆楊清奇和張的對話指,張曾將《大公報》一則評論截圖傳予楊,指內容提及《蘋果》「在社評中直言要外國聯合制裁以至推翻國家執政黨,算不算 『顛覆國家政權」』?」。

  4. 2024年1月17日 · 控方傳召首名從犯證人壹傳媒前行政總裁張劍虹作供張形容黎是蘋果舵手又指自2014年後黎開始利用蘋果鼓勵市民上街抗爭爭取民主形容黎生好投入佔中活動我覺得呢件事係分水嶺」。 張又指,「蘋果日報好似成為一間反政府對抗中央嘅公司」,管理層亦由此時起按黎的指示管理報章。 最新影片推介: 童學園. 小一派位︱2024/25年度小一統一派位填表攻略 校長教3招部署增入心儀校機會. 首名從犯證人、壹傳媒前行政總裁張劍虹今午續作供稱,被告黎智英曾與陳沛敏、羅偉光、林文宗等《蘋果》高層參與飯盒會,會議由黎主持,當中黎會於會議舉辦前3天開設聊天群組,由出席的員工於群組內提出問題,再由黎於當日在會議上解答。

  5. 2024年1月17日 · 張劍虹續講述蘋果日報內部分工蘋果前執行總編緝林文宗屬陳沛敏的副手協助陳處理報紙出刊及執行陳的指示等馮偉光案發時同為蘋果執行總編輯負責蘋果日報英文版負責每日挑選要譯為英語的新聞。 張補充,黎對英文版的運作給予清楚指引,亦會透過私人助理Mark Simon及壹傳媒前董事Mark Clifford介紹「寫手」予英文版。 【11:18】張劍虹續指,黎由2018年至2020年擔任壹傳媒非執行董事,至2020年5月改任執行董事。 張稱「唔記得點解」有此變化,但指「由18至20年,佢(黎)其實好積極參與成個集團嘅決策同運作」。

  6. 2024年1月17日 · 張劍虹供稱黎智英指示要透過蘋果日報籲市民上街及尋求西方制裁. 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三間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案件第11日審訊控方傳召從犯證人、《蘋果日報前社長張劍虹出庭作供他在控方主問下向法庭逐一講解案發時蘋果日報高層的身份和職責。 其中時任執行總編輯馮偉光負責每日在蘋果網上或紙媒選出文章翻譯為英文, 管理外判的翻譯團隊...

  7. 2024年2月2日 · 張劍虹指意思是如果民主黨街站派發有蘋果標誌海報會變成好像報章和政黨一同抗爭控方問張劍虹為何不加黎智英入群組張劍虹表示加入黎智英後甚麼都不用討論所有事都是黎智英決定法官李運騰問如果所有都是黎智英決定高層討論有甚麼用張劍虹回答稱黎智英不在才能放心表達意見高層有共識才向他表達。 張劍虹重申,壹傳媒有編採自主,但黎智英指示一定要跟,在《港區國安法》生效前後都一樣。 控方指,張劍虹曾發信息給律師,稱政府發稿指「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有機會觸犯國安法,所以不刊登,但展示三篇之後刊登的《蘋果》頭版都有「光時」旗的圖像。 法官李運騰問,誰為當中一份「兩制蓋棺」標題起名,張劍虹回答是按黎智英指示,說「一國兩制玩完」。 張劍虹也承認,三篇文章都沒有諮詢法律意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