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0月5日 · 紅橋修禊也成為清代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此後孔尚任盧見曾亦分別發起過兩次紅橋修禊」,編輯出的詩集達百餘卷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的盛事據瘦西湖景區辦公室主任陳煒介紹啟動紅橋修禊的申遺工作是希望復興詩人雅聚傳統從多個層面挖掘和展現紅橋修禊的文化內涵促進國際間的詩歌文化交流彰顯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2. 2019年5月8日 · 這首詩寫的正是西湖十景中的雷峰夕照白娘子和許仙的美好愛情故事在杭州口耳相傳反映了古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對於矢志不渝的愛情故事的憧憬。 這次遊西湖,是以遊船的方式代步,看見雷峰塔在山中湖中聳立,除了見證了世間的情愛,更俯瞰了這座古城的滄海桑田,令人不禁有一種跨越時空之感。 船在碧綠的西湖邊上蕩漾,心神也不禁放輕鬆,和暖的春風拂在臉上,讓人身心都融化了,真的頗能意會「暖風熏得遊人醉」之感。 不知不覺間,我們來到了蘇堤,蘇指的便是蘇東坡,當年來到杭州任官,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後人為了紀念他的功績,便取此為蘇堤。 張岱有詩云︰. 煙柳幕桃花, 紅玉沉秋水。 文弱不勝夜, 西施剛睡起。

  3. 2020年4月6日 · 2020-04-06. 思 旋. 中國傳統敬老崇孝清明節已過接踵而來的是西方復活節香港是中西文化薈萃的地方所以這兩個重要節日都深受港人的重視亦都有公眾假期令大家可以各適其適做其應做的事。 猶記得年輕時,曾在清明假期中往杭州西湖遊玩,邊賞櫻花,邊歎「明前西湖龍井茶」真是其樂融融也! 其實,思旋好品各式名茶,「明前西湖龍井茶」是一絕,「福建大紅袍茶」也是我所好。 還有的是家鄉梅縣「陰那山茶」,喝上一杯家鄉茶,可解思鄉之愁。 幼稚園小朋友都知道復活節的故事:紀念救世主耶穌被釘在十架上受難,三天後復活。 世代相傳,無論是教徒或非教徒,大家在節時都懷着期待一切苦難都會過去。 我們將復活迎接新的希望到來。

  4. 2017年9月6日 · 2017-09-06. 本來深山環境被典故用作勸說人才出山,王維卻用這個典故,反而說希望歸隱田園。 資料圖片. 現在愈來愈少學校開設中國文學科,該科可說是逐漸式微。 「溫『故』知新」第一次與大家會面,筆者希望以說故事的方式,以多個文學作品作為例子,讓各位了解中國文學中用典的手法,順道說明該典故的內容及意義,使就算沒有修讀文學的讀者,也可以通過此專欄略知一二。 俗語「拋書包」是用來形容說話時常引經據典,旁徵博引的人。 文學家引用典故,原理就像「拋書包」一樣,把一些古事、故事融入作品當中。 他們運用的故事,就是「典故」,而這種寫作手法,我們稱之為用典。 多典故增加難度. 那究竟什麼是典故呢? 以下幾本權威詞典有差不多的解釋。

  5. 2013年10月19日 · 我們對席慕容太過熟悉。 她的名字最初在記憶中留下的刻痕,往往是小學課本中的經典篇目。 又恰恰是這份熟悉,遮蔽了我們對她的不熟悉。 席慕容是詩人、散文家,專業則是油畫。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整個中國內地對她的詩耳熟能詳因她寫得膾炙人口足夠柔情但二十多年過去席慕容早已變得不同。 她筆下流淌過細膩如水的感情,血脈裡亦有粗獷蒼茫的原鄉。 《一顆會開花的樹》是早就回不去的當年,之後二十多年裡的她,在寫的是蒙古—她從家族遺傳到的生命底色。 我們更不熟悉的,則是席慕容的童年也曾與香港有過深刻交織,而這或許可成為重讀她人生故事的起點。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攝:曾慶威. 席慕容隨家人飄落台灣前,有五年童年時光在香港度過。

  6. 2013年3月27日 · 【推薦】 【關閉】 英語筆欄復活節日習俗多.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27] 我要評論. 踏入三四月又有一個令人期待的節日即將來臨那就是復活節不論是為了放假旅行或者是完成功課也好大家都引頸以待香港的復活節繼承inherit了英國的傳統tradition),今期為大家介紹一下復活節的習俗customs和相關英語。 復活節:冬天終結 禁食結束. 相信大家都清楚知道復活節是為紀念耶穌復活(resurrection)而來的。 在英國,復活節是一個重要的宗教節日,充滿著不同的民間風俗(folklore),並會製作傳統食品(traditional food)。 每年復活節的日期也不同,主要是在春天的第一個月圓後的星期日。

  7. 2020年10月14日 · 2020-10-14. 王昌齡擅長描寫邊塞景色。 圖為玉門關。 資料圖片. 唐朝是盛產詩人的年代,上兩期和大家介紹了「初唐四傑」,四人風格各異,呈現了初唐時期的各種面貌。 至盛唐時期,詩歌發展日趨成熟,無論在題材、格律等方面,更豐富多變。 這一回和大家介紹有「七絕聖手」之稱的王昌齡。 王昌齡,字少伯,山西太原人,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 與他在同期互相輝映的詩人還有高適(名句「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王之渙(名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昌齡的邊塞詩和閨怨詩皆出色,代表作有《從軍行》、《出塞》、《閨怨》等。 在眾多的邊塞詩中,本次和大家欣賞其中兩首。 《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