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延吉恐龍博物館 ( 中國朝鮮語:연길공룡박물관 [1] )是一座位於 中國 吉林省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延吉市 的 恐龍 主題博物館,也是吉林省唯一的 恐龍博物館 ,吉林省科普基地。 [2] [3] 延吉恐龍博物館毗鄰國家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產地龍山恐龍化石遺址,是 延吉市帽兒山恐龍文化旅遊區 的一部分,周邊建有 延吉恐龍王國 、 中國朝鮮族民俗園 等旅遊景點。 此外,延吉恐龍博物館入口處建有矽化木森林公園。 [4] [5] 延吉恐龍博物館佔地4萬平方米,由六棟 朝鮮族 風格展館組成,分為三個功能區。 1號館是客服服務中心;2號館是恐龍星球展廳,展示世界恐龍,以中國恐龍為主;3-4-5號館是介紹延吉恐龍的龍興延吉展廳;6號館則是臨時展廳。 [6] [2] [7] 歷史 [ 編輯]

  2. 博物館建築面積5410平方米擁有序廳地球探秘展廳大鵬半島展廳礦物展廳城市與地質環境展廳及臨時展廳等設施同時館內還設有3D科普影院多功能報告廳和恐龍室外展場

  3. 2024年4月25日 · 簡略版的恐龍演化樹. 恐龍 ( 英語 : dinosaur )是 蜥形綱 鳥頸主龍類 恐龍總目 ( 學名 : Dinosauria )下的所有 脊椎動物 的統稱,是繁盛於 顯生宙 中生代 的一大類 陸生 和 半水生 生物,也是 大眾文化 中最著名的 古生物 類群 。. 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3 ...

  4. 其他人也問了

    • 館徽
    • 歷史
    • 各層展廳(常設展覽廳)及設施
    • 已關閉展廳及展品
    • 批評
    • 未來發展
    • 開放時間
    • 入場費用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香港科學館的館徽是以紅色等邊三角形蓋以反白半圓形,並有一紅點及橙色的筆畫組成的設計。三角形和圓形是數學上的基本圖案。反白的半圓形雖無外框,但人仍能將它分辨出來。這是生命科學中的有趣現象。這三角形及半圓形亦同時代表科學館頂部的圓錐體塔及半球形塔。 館徽上紅點和筆畫代表鎮館展品「能量太空梭」的圓球和軌道。具動感的筆畫反映出科學館展品及活動蘊含的樂趣、衝激及啟發意義。 館徽展示出簡潔、鮮明及富時代的形像。穩重的三角形與反白的半圓形配上大筆一揮的氣勢,予人一種具吸引力的視覺動感。館徽同時亦反映出現代科學館的創新精神與創作藝術共冶一爐的特質。 現時科學館的館徽在2001年開始使用。

    香港科學館早於1976年 由現時已解散的市政局計劃興建,並於1980年代完成進一步研究,選址九龍尖沙咀東。1988年2月1日正式開始興建香港科學館,建築由巴馬丹拿公司負責設計,由禮頓建築承建,於1990年11月8日落成,並於1991年4月18日正式啟用,由時任港督衛奕信爵士主持揭幕儀式,總建築開支為3億4千萬。科學館同時獲得1990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建築設計優異獎。 而與科學館一同興建、位於科學館西面的香港科學館休憩公園,因市政局興建香港歷史博物館新館而在1997年拆卸。科學館外的露天廣場原有的噴泉裝置亦在2001年時被改建為花糟。

    能量穿梭機

    能量穿梭機為香港科學館最大展品,更是現時世界上同類型展品中最大的一件。能量穿梭機位於展覽廳中央,高22米,並分甲塔、乙塔及接駁廊三個部分,軌道全長超過1.6公里。圓球經過其中最長的路線回到甲塔要90秒。能量穿梭機會利用約24個由合成纖維製成、重2.3公斤、直徑19厘米的紅色圓球(啟用初期,圓球的顏色為紅、藍、綠),由中央電腦控制的開關裝置及軌道選擇裝置將圓球有系統地送往不同軌道滾動,並令各種樂器產生各種不同的聲音、霓虹燈及部份設施的移動,表達出勢能轉化為動能、聲能及光能。能量穿梭機只會於特定時間運行。能量太空梭由美國公司West Office負責設計和Ride & Show Engineering, Inc.負責建造,並由香港蜆殻有限公司贊助。每次啟動時,都會暫時關閉能量穿梭機甲塔和乙塔下面的常設展覽廳以確保所有人安全。 1. 星期一、二、三及星期五:10:30、13:00、15:00及17:00(共4場) 2.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1:00、13:00、15:00及17:30(共4場)

    特備展覽廳及演講廳

    特備展覽廳面積約745平方米,定期展出各種不同的科學展覽。本特備展覽廳於2004年前曾舉辦一年一次的聯校科學展覽,但由第37屆聯校科學展覽開始,展覽移師香港中央圖書館。特備展覽廳曾展出多個大型展覽,包括:中國航天科技成就展、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展等展覽。而演講廳則提供295個座位,並經常舉辦免費科學講座。

    受縮小展廳

    1995年,因3樓展覽廳改為能源效益中心,食品科學廳及家居科技廳則移至2樓交通廳北端,同樣地受到面積的限制,食品科學廳及家居科技廳,交通廳部分展品取消。 2003年,因力學廳附近興建一條連接1樓至地下的樓梯,力學廳部份展品取消。 2006年初,因聲學廳及兒童天地改建為「鏡花緣」(後來部分設施改裝後成為永久展廳「鏡子世界」),兒童天地移至生命科學,同樣地受到面積的限制,部分展品取消。 2007年3月,因新增「幻影」展覽,電腦音樂室、聲控老鼠、條形碼、視像會議展品及電腦劇場設施取消。

    受改建或取消的重要展品

    1. 迷宮:位於兒童天地內,早期設有繩網、隧道、吊橋和滑梯等設施。但在1998年因有兒童在該處發生意外,原有設施拆卸,只剩基本設備結構。到了2003年初,因兒童天地改建,設施取消。 1. 機械人護衛:位於電腦與機械人廳,機械人護衛能夠不停地在預定範圍內巡邏,是科學館中其中一項受歡迎的展品之一。由於維修成本昂貴,到了2000年初被取消。 1. 冒險號飛船:在1992年10月安裝於尖沙咀科學館,由英國航空公司飛行模擬器製造商「Rediffusion」製造,透過laser disc與視覺效果同步,製造出身歷其境感覺。早期位於交通廳,因交通廳在1995年改建為冒險號飛船而搬遷至生命科學廳,直至2003年3月。

    部分展品過時

    有線於2012年1月報道科學館開館即將21年,不過部份展品已經很舊。其中展品「風洞示範」已損壞4-5年,但因有零件損壞而不能修復,只能繼續放在該處。 科學館館長表示由於科學定律不變,有關展品不需要經常更換,不過關於科技的展品就需要經常更換,但未必做到。至於一些經常壞的展品,館長指館內有681件展品,2011年維修次數達10,600多次,平均每日有30件展品要維修。館長亦表示80%展品三日內可以修復,到2015年會加開兩個新展廳,亦正研究使用旁邊的停車場擴建。

    早於香港科學館建館時,館方已預留了地方作為該館第二期的發展用途,現時作為停車場之用。第二期建築物面積為8,000平方米,預計耗資2億港元,正等待政府批准撥款。 而館方正計劃增設的永久展覽包括「鏡花緣」、「環保廊」及「安全健康科學廊」。「鏡花緣」曾在2002年展出,參照清朝著名小說《鏡花緣》,以鏡及光學為主題。「環保廊」由香港賽馬會贊助,介紹環保知識,展品包括模擬的水族館。「安全健康科學廊」則是由職業安全健康局協助設立,介紹職業安全常識。唯擴建工程一直未能成事。 到2014年4月,總館長薛雯透露,有五個展廳已列入更新計劃,原有生命科學廳當中3分1空間會翻新成「生物多樣性展廳」,位於3樓的「兒童天地」展廳更新工程料在2015年尾至2016年初相繼竣工,涉及1,800多萬元。 館方在2018年12...

    星期一、二、三及五:10:00-19:0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0:00-21:00
    逢星期四(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初二全日休館
    聖誕前夕及農曆年除夕開放時間:10:00-17:00(適逢星期四除外,如2018年2月15日星期四,當天是農曆年除夕,但適逢星期四,故連同農曆年初一及初二,連休3天,而2月14日星期三則維持不變,10:00-19:00)

    常設展覽廳入場費: 1. 標準票:20元 2. 團體票:14元(20人或以上於同日參觀的團體之標準票特惠價) 3. 優惠票:10元(適用於殘疾人士(及一名同行照料者)及60歲或以上高齡人士*) 4. 由攜票的成人陪同參觀的4歲以下小童免費入場 5. 全日制學生免費入場 6. 逢星期三免費入場 7. 2016年8月1日起,香港科學館常設展覽免費開放予全日制學生*

    香港科學館編輯委員會編輯. 香港科學館導覽指南. 香港: 香港市政局出版,ISBN:962-7797-01-4. 1993.
    香港科學館. 香港科學館. 香港: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出版,ISBN:962-7797-02-2. 2000.
    香港科學館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昌吉恐龍館大致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科普教育區科普展覽區科普互動區科學研討區商務交流區。 其中主要展區分布在博物館一層和負一層。 博物館一層的展區共八個部分,由夢想之旅、綻放之旅、聯合之旅、絲路之旅、恐龍百科等組成。 展出包括超過100多個展板,講述從中瑞西北科學考察開始的新疆古生物發掘歷程以及各類恐龍相關的知識。

  6. 香港繁體. 祿豐恐龍博物館 ,又稱 祿豐博物館 ,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 楚雄彝族自治州 祿豐市 。 該館為國有博物館,隸屬於祿豐市文化和旅遊局。 [1] 歷史 [ 編輯] 祿豐恐龍博物館於1991年10月26日正式開館館名由 費孝通 題寫。 2009年5月被評選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2014年和 雲南大學 合作,成立雲南省古生物研究重點實驗室祿豐工作站。 [2] 美國華裔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 卞美年 教授曾經於1938年在祿豐縣(現 祿豐市 )發現了大量 侏羅紀 時期恐龍骨架,最出名為 祿豐龍屬 ,屬於侏羅紀時期 板龍科 。 後來在祿豐縣還發現了 西瓦古猿 的牙齒和骨架, 這是一屬已滅絕的 中新世 靈長目,和 猩猩屬 有一定關聯。 [3] 展廳 [ 編輯]

  7. 2024年4月25日 · 簡略版的恐龍演化樹. 恐龙 ( 英語 : dinosaur )是 蜥形纲 鸟颈主龙类 恐龍總目 ( 學名 : Dinosauria )下的所有 脊椎动物 的統稱,是繁盛于 显生宙 中生代 的一大类 陆生 和 半水生 生物,也是 大众文化 中最著名的 古生物 类群 。. 恐龍最早出现在2亿3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