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20日 ·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再加上疫情煎熬,情緒更易大起大落。. 若無故情緒高漲或感悲觀絕望,就可能患上躁鬱症(又稱「兩極情緒病」、「躁狂抑鬱症」等)。. 有研究顯示,每約100人便有1人會患上。. 有關注本地精神健康團體指,港人患躁鬱症比例高達5 ...

  2. 2022年4月28日 · 子女長大後搬出自住看似平常,惟並非所有父母都會坦然接受,若溝通不當更恐造成大家心病。台灣一名30歲男網民因想獨立而搬出自住,其母無法接受,一直以連環致電、訊息轟炸等方式尋找兒子,而且每次都大吵大鬧,令

  3. 如果浸淫在情緒之中,糾結不清,如墮五里迷霧,又如何能找到出路呢?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陳靜茹 一子之母,現職中醫師。

  4. 2023年5月11日 · 港人精神健康狀況歷年來均受關注,香港大學團隊在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期間,以流行病學方式,按人口普查數據隨機抽樣訪問3,340名15至24歲青年,當中16.6%受訪者患上最少

  5. 2022年7月21日 · 面對至親離世,難免令人傷痛,早前便有婦人因丈夫猝死,難忍哀傷而輕生的悲劇。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出,常人面對喪親哀傷多數會持續半年,期間縱有失眠、茶飯不思亦屬正常。惟當哀慟一直不消退,持續有抑鬱、幻覺及自

  6. 2023年7月28日 · 近年坊間對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認知愈來愈多,但症狀並非小朋友「專利」。. 有精神科專科醫生稱,65%兒童患者長大後仍有ADHD症狀,兒時「坐唔定、紮紮跳」更會轉化為做事甩漏易分心、「份份工做唔長」、甚至衝動消費等,往往到事業發展受挫 ...

  7. 醫學上其實沒有「拖延症」這個診斷,然而,拖延行為是十分普遍的社會現象,有研究結果指出,約20%的人會慣性拖延工作,引發不同程度的行為、情緒和人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