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20日 · 由培養5大飲食習慣開始. 1. 太子參無花果健髀雞肉(4人分量) 材料:太子參5錢、淮山4錢、百合1両、無花果5粒、粟米2條、雞1隻(去皮)、3公升水。 做法:洗淨材料放進煲內,大火煲至水滾後收中火,煲兩個半小時。 功效:健脾扶正、潤肺止咳,適合體質偏虛、有氣管敏感或容易傷風感冒的人,作規律定時的持續調理。 2. 祛風魚頭(4人分量) 材料:川芎及白芷各2錢、五指毛桃1 両、生薑3片、適量葱段、魚頭1個、3公升水。 (若想味道更甜潤,可加放3粒蜜棗。 做法:洗淨材料放進煲內,大火煲至水滾後收中火,煲兩小時。 功效:驅風通經絡,扶正強壯身體。 對於因轉季天氣或因正氣不足,引致風邪上擾,而出現氣管敏感、頭暈、喉嚨痕或鼻敏感等都合適,男女老幼皆宜。 3. 紫蘇辛荑花羅漢果茶.

  2. 2022年8月20日 · 多喝些滋潤為主的湯水少些消暑及化濕的食療。 她推介了一款雙杏雙雪茶,有清肺、潤肺、去燥的功效,減少身體出現秋燥的機會,秋燥時節可每周服用2至3次。 雪梨最好選有機無防腐過的,梨皮的止咳化痰功效很好,否則最好去皮才煮製。 雙杏雙雪茶. 材料: 南杏仁5錢、北杏仁3錢、雪梨2至3個、乾雪耳3朵、陳皮一小片、冰糖少許、水2公升. 製法: 去除雪梨皮上的蠟質,去芯,切小塊。 雪耳浸軟後去硬蒂、洗淨、撕成適口大小,全部材料洗淨。 加水以大火煮滾後,改文火煮60分鐘,加冰糖煮至糖溶即成。 作者:張頌婷. 責任編輯:周美好. 【原文: 立秋過後慎防秋燥 中醫師建議飲食要增酸潤肺 】 (節錄)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取經. 欄名 : 知多啲. 更多.

  3. 2021年3月6日 · 春天疏肝健脾湯4人分量) 功效:疏肝理氣、健脾祛濕 材料:佛手瓜2-3個、紅蘿蔔1-2條、南北杏3g、淮山10g、蓮子3g、陳皮一片、生薑兩片、瘦肉或雞肉(去雞皮)400g。

  4. 2022年1月15日 · 發燒的疑惑. 當體溫超過攝氏37.8度為發燒發燒意味着身體正在抵抗外來的感染有可能是任何感染而不只是新冠病毒如果只是得了普通感冒較少機會發燒雖然發燒並不一定是感染新冠病毒但有發燒症狀就必須進行新冠病毒檢測疫情肆虐的當下現在於公眾場合聽到人咳嗽連連都有所擔心其實普通感冒或流感都有可能會咳嗽並伴以其他症狀。 和普通感冒相比,流感通常發作得更突然,症狀更明顯也更嚴重。 除了喉嚨痛和流鼻水或鼻塞等症狀之外,流感患者經常出現肌肉痠痛、發冷、頭痛、疲倦,全身性症狀較明顯。 普通感冒發作情況比較緩慢,程度也比較輕微,但同樣有身體不適,除了咳嗽之外,可能還有打噴嚏、喉嚨痛和流鼻水等症狀,流感那種全身發冷、發燒、肌肉痠痛和頭痛等症狀比較少見。

  5. 2022年4月5日 · 「會以潤肺化瘀為治療原則,如潤肺的沙參、玉竹、石斛之類的和活血改善肺纖維化的桃仁、紅花、田七等。 若出現氣短促,屬於氣虛下陷兼陽虛者,可使用益氣升提,酌加補陽之藥物,如:黃芪、人參、柴胡、升麻等,需要時可再加麻黃、杏仁、桔梗等宣通肺氣。 如康復者出現痰多,可適當服用海蜇、化橘紅、陳皮、雪蛤膏、荸薺等藥食兩用的食療調理。 至於寒底、熱底是一般市民將病情簡單化去分別。 如果硬要簡單的分寒、熱,可以痰的顏色和質地去區分:白稀為寒、黃黏痰為熱。 病情到了中期,表現出肺熱、咳嗽為主,咳嗽都是黃痰,用甘寒清熱。 後期則要注意益氣養陰。 中醫角度會更重視其症候群去分析病情。 腦霧不能掉以輕心. 至於香港歌手曾陳健安公開表示確診後曾有輕微腦霧現象,以中醫角度又如何根治?

  6. 2021年11月20日 · 中醫認為鼻敏感是虛實夾雜的病症據許醫師臨床經驗所得許多鼻敏感病者最初患的是感冒其後感冒症狀雖然消除但體內仍有熱以致鼻黏膜慢性發炎和不斷充血但病者並不察覺。 此外病者同時亦有氣虛問題,即肌肉彈性不足,鼻黏膜的血管鬆弛擴張,原本已腫脹的鼻甲更增大,呼吸愈見困難。 部分食材宜戒吃. 坊間常推介靈芝、蟲草等名貴藥材治療鼻敏感,是否真的有效還是只是廣告行銷? 許醫師表示,對「虛」症鼻敏感或有幫助,不過對「實」症,效果未必有之餘更可能加重症狀。 一般來說,不是極嚴重或體質很特殊的患者,少吃生冷、寒涼、燥熱、太補的食物即可。 有指鼻敏感患者避免含高組織胺的食物,包括海鮮及發酵食物如芝士、酒類,以及部分蔬果包括菠蘿、牛油果等。

  7. 2021年9月22日 · 發布時間: 2021/09/22 17:00. 分享:. 中秋過後就是廿四節氣中的秋分。. 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 中醫師譚莉英表示:「肺喜歡潮濕的環境,當氣候或環境火熱、乾燥,肺氣就失於清肅。. 」有何滋潤湯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