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3 天前 · 螢幕尺寸 (要方便攜帶就14吋要螢幕大就15或17吋) 挑筆電第一步就是先決定你要的螢幕尺寸要攜帶方便就14吋要操作方便就15吋。 (從2018年以後筆電都是窄邊框) 注意:通常筆電只要是13~14吋都沒有9宮數字鍵,只有15~17吋才有9宮數字鍵。

  3. 2. 手提電腦大小尺寸 市面上有不同尺寸的手提電腦你可以依據自己的需要而選擇最合適的而主流的規格為11寸至17寸14寸就是比較恰到好處的標準尺寸因為14寸的手提電腦重量大約只有2kg左右放在背包是滿方便的

    • 目錄
    • 選擇作業系統平台:Mac 或 Windows
    • 挑選你想要的筆電大小
    • 合適的鍵盤與觸控板
    • 選擇你需要的規格
    • 電池的蓄電量
    • 從預算的方面來挑選
    • 筆電的品牌
    買筆電注意事項 (一):選擇作業系統平台 Mac 或 Windows
    買筆電注意事項 (二):挑選你想要的筆電大小
    買筆電注意事項 (三):合適的鍵盤與觸控板
    買筆電注意事項 (四):選擇你需要的規格

    如果你先前沒有操作過電腦或筆電,這個問題可能會困擾你許久,大多數的電腦分別有兩種作業系統,Windows、MacOS,如何挑選有很大的部份和自己的喜好有關係,所以這邊我們只對兩個系統做個簡單的介紹 Windows,從1985年最早的初代1.01版開始,到現在己經演化到了 Windows 10,是微軟公司以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推出的作業系統,也是目前桌上型電腦與筆記型電腦當中,市佔率最高的一套作業系統 與 Mac OS 只能安裝在蘋果的電腦上相比,Windows 在許多電腦上都能安裝,例如 ASUS、Acer、HP、Lenovo 等企業廠牌,也因此讓它能在各種價位的市場下都取得不錯的成績 從2015年發布以來,Windows 10 還持續的在進行許多更新,他的擴充性更是遠遠優於 Mac OS,有許...

    12吋以下,最輕薄最方便攜帶,通常無法進行擴充,性能受限制
    14吋,在攜帶跟性能間最平衡的尺寸,蓄電量佳又輕便適合外出使用
    15.6吋,最多人選擇的尺寸,螢幕較大又有足夠的空間擴充,可以配置較高性能的顯卡、晶片,最輕薄的機型重量低於2公斤
    17吋,通常是電競筆電才有的尺寸,裡面搭載最高效能的 CPU 與顯示晶片,屬於玩家級的選擇

    鍵盤在挑選筆電時常常遺漏掉這個點,但其實對於長時間使用的人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每種尺寸的筆電都會在按鍵的製程上選用一樣的間距,但也有例外 為了壓縮空間,14吋以下的筆電因為大小的關係,常常放不下鍵盤最右方的小數字鍵區塊,而導致部份使用者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並不滿意這樣子的設計 再加上每個人的手大小不一樣,有些筆電將方向鍵縮小來節省空間,小小的按鍵對於手較大的使用者來說是非常煎熬的,建議還是要試打過鍵盤再來挑選筆電

    一、CPU

    又叫做處理器,是電腦裡面的「大腦」,負責計算所有的操作,對性能影響最大,但不一定要挑選最好的,即使便宜的型號也可能有符合你需求的選擇 以 INTEL 來說,CPU 簡單分為I7、I5、I3、Pentium、Celeron 幾種類別,雖然 I7 或 I5 有著更好的效能,但對於文書處理、上網看影片、瀏覽網頁的使用者來說,使用 I3 或 Pentium 就足夠了,建議你選擇合適的性能,而不只是選最好最貴的

    二、記憶體

    又叫做 RAM,是一種暫時性的儲存裝置,舉個例子來說,當你進到圖書館時,數以千計的書被放在書櫃上,你挑了幾本書到你的桌子上,方便你閱讀完一本後不用再去書櫃上拿下一本,而當你離開時會將這些書放回書櫃上,而記憶體就是扮演著桌子的功能,讓你暫時的存放資料,而在關機時清除快取 如果你一次要開啟的程式較多,例如 Google Chrome 的分頁一次開了十幾個,那你最好挑選 8G 以上的記憶體,但如果開機只是為了作業或看影片,4G 的記憶體也就足夠了

    三、硬碟

    如同上面舉的例子,書櫃就像是硬碟一樣,存放著這台電腦的所有資料,即使關機了資料也仍然保留著,在目前 SSD 固態硬碟普及的情況下,全新的筆電通常都會配有 SSD 固態硬碟,如果沒有也建議升級加裝,固態硬碟的速度比傳統硬碟快上好幾倍

    如果你要購買的筆電通常會放在家裡、或是附有電源插座的咖啡廳,那就不用那麼在意電池,但如果外出辦公、或是沒有任何電源的地方,建議挑選可以維持8個小時以上的蓄電量,最少也要6個小時,否則當你準備大展身手時,卻被電量不足給潑冷水就不好了

    當你打開 Google 並搜尋筆電時,玲瑯滿目的圖片衝到眼前來,通常我們最先注意到的會是它的價格,從不到一萬塊到十萬塊,林林總總的不知道該如何挑選,雖然每個品牌、配備上有所不同,但我們可以用大範圍來界定一個標準 1. 一萬元以內:通常是搭配 Celeron 的處理器,最小容量的硬碟 (可能32G、64G),不具有擴充性,用途一般是拿來給小孩子輔助上課用、聽教學光碟之類的 2. 二萬元以內:到這裡己經可以挑選到搭配 I3 處理器、SSD + 傳統硬碟HDD 的筆電了,如果預算足夠再高一些還能選擇 I5 的處理器,適合一般文書作業、簡單的娛樂 3. 三萬元以上:超過三萬元基本上都是電競型或特殊規格的筆電,搭載 I5 甚或 I7 的處理器,搭配效能優益的獨立顯卡,不論是影片剪輯、創作、遊戲,都能無...

    常見的品牌如 HP、ASUS、Acer、Lenovo、Dell…等,但性能取決於筆電搭載的硬體而不是品牌,最受歡迎的品牌也未必就適合每個人,排除掉個人喜好之外,你可以想想看以下幾點 1. 你所居住的區域是否有該品牌的服務據點 2. 這個品牌最近的市場風評如何 3. 在你所居住的國家裡有這個品牌的代理商能進行保固嗎 評估完後再選擇合適的品牌,方便後續的保固與送修服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更多相關文章 【筆電開箱】ASUS X409JP 評價 – 高CP值入門級筆記型電腦 【筆電開箱】Lenovo S145-15IWL 評價 – 超高CP值文書型筆電 【筆電開箱】HP 15s-du1061tx 評價 – 便宜、輕薄、性能佳 【教學】如何清潔筆電螢幕?可以使用酒精嗎? 【筆電換 SSD】如何更換筆電硬...

  4. 2023年12月18日 · 如果你是重度使用電腦的科系像是資工數位應用數學等等學長建議你要以筆電效能為優先考量如果你是其他科系只是平常上上網做報告打個LOL建議你筆電選擇就以預算為優先考量。 那麼到底 筆電規格差異在哪裡? 價差在哪? 快來看 myfone網路門市 學長在本文裡會詳細介紹 筆電CPU、硬碟、螢幕、記憶體、顯示卡以及常見的散熱問題 ,幫助大家快速挑到適合自己的筆電! 內容目錄 隱藏. 筆電推薦、平板電腦、電競筆電推薦與開箱 快速攻略. 挑選筆電時常見問題. 一、筆電硬碟要怎麼選? 硬碟容量要多少比較好? 二、記憶體要多少才夠用? 三、中央處理器(CPU)是什麼? 四、筆電螢幕幾吋比較好? 五、如何選擇所需的顯示卡規格? 六、筆電需要有光碟機嗎? 七、散熱不佳對筆電會造成哪些影響呢?

  5. 2022年6月8日 · 這通常是規格不同,主型號一樣,但如果你去看完整型號就會不一樣。 另外還有一個可能,明明型號都一樣,價格就是不一樣,為何? 請參考: 同一台筆電卻有不同價格,為什麼? 很多人會糾結,歐飛你的開箱文型號是XXX,但我找不到這個型號啊,怎麼辦? 答: 筆電一個型號大概只賣2季,然後就改型號出新款。 因此找不到一模一樣的型號很正常。 二、處理器CPU的等級怎麼看? 這一台是處理器是 Intel i5-1240P (1.7 GHz,最大超頻 4.40 GHz) CPU要看五個地方:品牌、等級、世代、尾碼、速度. 品牌:Intel或AMD 都可以 本文我主要講intel,這是目前最常見的筆電cpu品牌,如果要AMD也可,目前AMD是 Ryzen 第五代,例如Ryzen7 5 800HS。

  6. 2022年3月15日 · 若你常需要帶筆電出門最好選擇介於14吋和15.6吋的筆電能夠放入大多數背包的尺寸如果你比較多是定點使用那可以選擇螢幕尺寸相對較大重量也較重的筆電不過可能就需要額外再去較大的包包或是專用的電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