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眾所周知,粵劇伶王新馬師曾(1916-1997),素有「慈善伶」、「文武生王」等美譽。 他的風格自成一派,粵劇及京劇功架兼擅,獨特的「新馬腔」更為人津津樂道;其廣闊的戲路,在粵劇界更無出其右,多年的演藝生涯,為觀眾留下不少粵劇及電影名作。

    • 音樂

      既然是聖樂,就賣宗教吧?但非教徒會找到幾大意義呢?我無 ...

    • 歌劇

      眾所周知,粵劇伶王新馬師曾(1916-1997),素有「慈善伶王」 ...

    • 戲劇

      《我們最快樂》原意於 2020 年藝術節首演,但疫情瞬間爆發 ...

    • 舞蹈

      面對跨國巡演仍處於停擺狀態,香港藝術節特別策劃了一個別 ...

  2. 新馬師曾, MBE (英語: Sun Ma Sze Tsang ,1916年6月20日—1997年4月21日),原名 鄧永祥 (Tang Wing Cheung),暱稱 新馬仔 、 祥哥 , 廣東 順德 人, 香港 粵劇 及 喜劇 演員。. 曾拜 何世杞 為。. 新馬師曾曾多年參與由 東華三院 及 無綫電視 舉辦之《 歡樂滿東華 ...

  3. 新馬一生共有三次在電影擔當風流天子,第一次在 1938 年,片名《孟麗君》,女主角蘇州麗,她著名花旦蘇州妹的胞妹。 1955 年第二次,和任劍輝、吳君麗合作《孟麗君與風流天子》,任姐回復女兒身做孟麗君,麗姐則蘇映雪。

  4. 粵劇伶王新馬師曾 (1916-1997),挾神童之名出道,不到四十歲便贏得「文武生王」的美譽,與「花旦」芳艷芬、「丑生」梁醒波及「武生王」靚次伯齊名。

  5. www.hhartcentre.com › stars › sungmachijung慈善伶王新馬師曾

    新馬師曾 (1916年6月20日-1997年4月21日),本名 鄧永祥 ,暱稱 新馬仔 ,最初跟隨江湖藝人學藝,一年後以「太平統一」名義到汕頭演戲,被譽為「神童」。. 當時他擅於模仿 馬師曾 ,於是他師傅給他改了「新馬師曾」這個藝名。. 新馬師曾 除了跟隨 薛覺先 ...

  6. 2022年9月22日 · 一代伶王新馬師曾,經典戲寶舞台重現. 在香港藝術節創辦初期,新馬師曾已兩度亮相其間。 2022年,適逢藝術節邁向50周年,他們特意邀請多位當時得令的粵劇演員,在名伶劍郎帶領下,演繹4部新馬師曾的首本戲,向一代伶致敬。 作者: 馮珍今. 2022-09-22. 字旅相逢. 圖片:香港藝術節提供,謹此致謝。 標籤: 御玲瓏 戲曲中心 新馬師曾 粵劇 藍天佑 鄧美玲 阮德民 香港藝術節. 第50屆香港藝術節延續篇:新馬師曾名劇展。 「我們這輩文武生,最崇拜的就是新馬師曾(祥哥),在我的心目中,他的『唱做唸打』,無懈可擊的。 」劍郎(田哥)如是說。 粵劇伶王新馬師曾(1916-1997),素有「慈善伶」、「文武生王」等美譽。

  7. 簡介. 期待已久! 藝術節舞台再現新馬師曾經典戲寶. 新一代紅伶傾力演出,向伶王致敬. 享有「慈善伶王」、「文武生王」等美譽的粵劇伶王新馬師曾 (1916-1997),兼擅粵劇及京劇功架,風格自成一派,以京為粵用的獨特「新馬腔」更是叫人津津樂道,京劇名伶裴艷玲曾大讚新馬師曾「真聲與假聲結合流暢」。 挾神童之名出道,不到四十歲便贏得「文武生王」的美譽,與「花旦王」芳艷芬、「丑生王」梁醒波及「武生王」靚次伯齊名。 他也是演唱南音的佼佼者,每每把南音加入粵劇演繹之中,風格別樹一幟。 廣闊的戲路在粵劇界更是無出其右:上至風流皇帝,下至尋常小人物;不論喜劇、悲劇,還是文場、武戲,每個角色都叫戲迷難忘,新馬師曾多年的演藝生涯為觀眾留下不少粵劇及電影名作。 香港藝術節創辦初期,新馬師曾已先後兩度亮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