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1日 · 日常法師開示. 【如是修習慈悲之心,及善思惟諸佛菩薩傳記等後,亦當引發能捨之心。. 發起道理者,如《入行論》云:「身及諸受用,三世一切善,為利諸有情,故當無惜。. 」謂身受用善根三法,為所緣境,思惟惠施一切有情。. 如果照著前面這麼 ...

  2. 邪教徒熏習邪教,心力強者尚且能為教獻身,何況內教是為了利他而身,只要串習到量,不怕不能身。 但又為何遮止初學者真實身呢? 因為初學者對身體和壽命還不能遠離貪執,而且心力不足,勝解也未成熟,不堪忍受割截身體等的劇苦,如果冒然身 ...

  3. 2021年3月2日 · 由此能令等五法成清淨故,猶如意識能於眼等五根之境分別德失,而為進止。 因為通過智慧抉擇的作用,能讓佈施等五法成為清淨的緣故,猶如第六意識能對眼等五根的所緣境分別功德和過失,從而如理取捨。

  4. 2020年9月12日 · 廣論消文174-2 然能隨順引後有集,故立為集攝。.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174-2 174頁7行-175頁10行. 新譯廣論. 【如是若由染污無明薩迦耶見,他自在轉,三門作行殺等不善,集非福業。. 若行捨守護戒等欲界善法,是集褔業。. 若修靜慮無 ...

  5. 廣論消文 103-1 日常法師開示 【意功德分二,智功德者,謂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一切所知,如觀掌中菴摩洛迦,智無礙轉,能仁智遍一切所知。除佛餘者,所知寬廣,智量狹小,悉不能遍。】 佛的意功德分智跟悲,其中智慧功德就是對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就是所有該知道的--佛沒有 ...

  6. 2021年2月28日 · “自住精進”是前提,所謂“己立而立人”,自己安住精進,才能把別人也安立於精進。 具足六種殊勝: 一、依殊勝:依菩提心發起精進。 如果只求人天福報(求名聲、求恭敬、求升天)或者求一己之解脫,而發精進,其依處都不殊勝。 二、物殊勝:總的發心修習一切種類的精進,行持個別精進時,也不忘總的精進意樂。 如果沒有想到“所有種類的精進,我都要修”,那就沒有精進的總意樂。 行精進時具有“無量精進誓願成”的願心,才是具有物殊勝。 三、所為殊勝:為了讓一切有情獲得現前安樂和究竟利義,為此目的而精進,即是所為殊勝。 此處要求事事不忘眾生。 如果精進時忘了眾生,則沒有“所為殊勝”。 只為一己、一家、一國,所為都不殊勝,為了所有眾生的利益,這種目的才殊勝。

  7. 【故如《讚應讚》云:「如尊之福田,三世間非有,處尊第一,是淨令座淨。 猶如虛空界,橫豎無邊際,於尊為利害,異熟無盡際。 所以,正如《讚應讚》所說:在三界之中也沒有像佛世尊這樣的福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