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11日 · 3個你要懂的心理學智慧. 行為經濟學的經典書籍《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對投資、市場學、經濟學的影響極為深遠,作者相關的研究更令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以下簡介的書本中一些簡單的心理學概念,以及如何運用書中的內容助你作出更佳的 ...

  2. 2022年10月4日 · 股票焦慮症是指股民的情緒和心理容易被股市的變化牽動要經常查看自己的投資組合變化才能安心當股市出現大跌時眼見不斷縮水的資金會出現恐懼失眠煩躁抑鬱易怒等症狀。 哪些人容易患「股票焦慮症」? 1.剛退休的老年人. 剛退休的老年人將生活的重心從工作上轉移到家庭,會有更充裕的時間,因此他們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股市上,作為一個精神的寄托。 再者,他們已經沒有額外的收入,面對手中唯一的一筆退休儲蓄,當然會非常在乎。 所以在面對跌宕起伏、捉摸不透的股市,他們經常會感到焦躁不安。 2.作為家庭支柱的中年人. 他們同時承受家庭和社會的多重壓力本就不容易,再加上股市的不安定,精神備受打擊,最容易出現焦慮、易怒等症狀。 3.借錢炒股的人.

  3. 2023年4月6日 · 1. 市值攀升 投資者過於樂觀. 市場價值不斷攀升後,投資者們隨著賬戶金額增長而欣喜若狂,很多不了解市場實際情況的投資者也被吸引參與,興奮的情緒已令他們忘記判斷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市場樂觀的情況持續愈長,投資者的熱情將持續高漲,即使經驗豐富的投資者都可能認為自己可以承受更大的風險。 2. 市場超越高位 投資者焦慮. 市場瞬息萬變,出現與以往不同的情況時,將引起投資者們的焦慮,例如市場逼近高位或超過高位時,投資者們可能困惑不解,「市場見頂了嗎? 」「熊市即將來嗎? 」「現在是離開還是留下? 」趨勢突然轉變令投資者做出各種不同的決定。 一些人隨波逐流,一些人認為只是曇花一現。 3. 危機持續 投資者恐慌.

  4. 2019年6月24日 · 「複息效應」(Compound Interest Effect),與單利息(Simple Interest)不同的是本金連同利息再滾存,量度時間愈長,複利息的效果便比單利息高得多。譬如年息是5%,現金$100,本利和為: 10年後:單利息是$150,複利息是$163 50年後:單利息是$

  5. 2022年9月13日 · 留意4大關鍵訊號.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2/09/13 09:00. 最後更新: 2022/09/13 11:15. 分享: 投資市場乍暖還寒有時候當股市反彈例如上周五恒指升逾500點),會予人希望讓人設想這是熊市的其中一個階段抑或是轉向牛市的開端根據高盛的研究報告該行把投資框架分成四個階段分別是絕望階段希望階段成長階段和樂觀階段其中熊市向牛市的過渡會出現在希望階段。 希望階段是一個很短的時期(平均10個月),此階段通常出現在經濟衰退期,市場通過多次擴張從谷底強勁反彈。 這發生在預期中經濟周期即將進入低谷以及未來利潤增長。 然而高盛認為,早前美股做好了一個月,並不屬於希望階段,而只是熊市的反彈。 該行指,在現實中分辨熊市或牛市是非常困難的。

  6. 2023年7月19日 · 持有港股的人,近年少不免很洩氣,尤其是最近數個月,每當以為迎來一波反彈,卻只維持很短時間就告終,恒指一直在2萬點樓下徘徊。 有網民甚至在討論區說,「研究股市都曬氣」,認為長揸TQQQ(納指3倍槓桿ETF)一定跑贏99%的人。 不過這裡涉及一個風險,由於TQQQ屬槓桿產品,發行商每日均調整投資組合,持有超過1日,投資回報有很大機會偏離相關指數累計表現。 而事實是,長揸沒有槓桿成份的QQQ(Invesco納指100 ETF),也能跑贏不少重倉港股的人,至少一定跑贏長揸盈富基金 (02800) 的投資者,下圖可見到3隻ETF的長線回報分別。 點擊圖片放大. 長揸ETF雖然風險較低,是否一定能跑贏個股呢? 下圖證明,若敲中一隻10倍(甚至百倍股),長揸個股比長揸ETF有更高回報︰.

  7. 2024年4月10日 · 減息預期正極速過時 摩通高盛齊轉口風 專家:華爾街正認真對待不減息的機會. 華爾街已接受2024年美國不減息 專家:軟著陸成勢、高利率下股市仍在升 點解要減?. 美國今年有可能減息,因此無論是定期存款、活期產品、美債、儲蓄保險或是其他收息產品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