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本校工讀實務實習課程實施特色成效可從近三年實習結束學生對於大三校外工讀實習課程之滿意度 已達到約八成,而實習合作機構對於本校學生大三校外實習課程滿意度更逾九成,同時,每梯次實 習學生亦有逾三成比例獲得實習公司推薦實習期間表現優異,甚至有部份學生畢業後回到原實習公 司任職,可謂是產學雙贏的制度。 2017年度調查實習結束的學生對於校外實習課程實施年級時 ,更有近8成學生認同實習課程於大三下學期實施,顯示本校所推動工讀實習課程已深獲學生及業界 肯定顯現本校工讀實務實習課程。 (五) 未來展望 本校創辦人曾言「要辦學校就要辦最好的學校」,為成就此一辦學理想,學校即特別強調教學品質 、理論與實務結合,以及學生品德教育等,故建立了「全體住校」與「工讀實務實習」二項制度。

  2. 2023年1月18日 · 本校為深化學生工讀實務實習之學習成效參照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課程設計精神規劃透過產業實務問題誘發實習學生思考並建立實務學習目標實習學生並與實習機構業師合作在工讀實習期間有機會解決產業實務問題尤其透過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挹注資源讓實習輔導老師與實習機構業師合作指導實習學生讓學生以實習部門所需的問題解決方案為主題進行實務專題計畫研究期望加強學生實務問題解決能力培育優質產業實務人才

  3. 本校工讀實務實習課程實施特色成效可從近三年實習結束學生對於大三校外工讀實習課程之滿意度已達到八成以上而實習合作機構對於本校學生大三校外實習課程滿意度更逾九成同時每梯次實習學生亦有逾三成比例獲得實習公司推薦實習期間表現優異甚至有部份學生畢業後回到原實習公司任職可謂是產學雙贏的制度112年度實習機構問卷調查更有超過90%實習機構認同本校工讀實習課程內容顯示本校所推動工讀實習課程已深獲學生及業界肯定展現顯著的推動成果。 113學年度本校實習學生將會有:10系4專班,合計約881人。 預計安排於113年9 月 9 日 ( 一)至114年9 月 5 日 ( 五) 止,參加工讀實務實習一年。 (可合作科系及實習內容安排,詳如附表二及附表三)

  4. 其他人也問了

  5. 校外實習課程既為提升學生未來就業競爭力的重要機制,為落實學用合一的成效,各大專校院紛紛與產業界合作,積極推動產學合作及安排校外實習課程,甚至還媒合海外實習單位,讓學生得以飄洋過海擴展學習視野(李佳恒,2019;張明華,2015)。 校外實習的現況與問題分析. 校外實習是學校利用業界資源合作推展教學,使學生的學習環境從校園擴展到工作職場,進而與實務或實作完成連結,以增進學生學習成效的教育方案(蔡欣蓓林宜玄,2009)。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2017)更明定大專校院實施校外實習課程的本質,係屬學校課程教學之延伸。

  6. 2021年11月30日 · 明志新聞稿. 明志科技大學工讀實習制度 落實做中學學中做務實致用. 最後更新日期 : 2021-11-30. 明志科技大學創校以來即以全體住校工讀實務實習二項制度成為該校著名的特色傳道」、「授業」、「解惑訂為教育理想之目標重視教學品質理論與實務結合及學生品德教育等並加以積極落實明志科大工讀實務實習是參考英國三明治課程制度融合德國雙元職業教育以及美國產學合作教育形成特有課程制度。 以學生教育學習立場為出發點,提供學生除了實務學習之外,亦需要從學習中反思,因此,安排於大三下學期實習一年。 期許學生於實務工作中,體悟勤勞樸實與追根究柢之處事態度,並且培養刻苦耐勞的精神與游刃有餘的處事能力。

  7. ce.mcut.edu.tw › p › 412/1042/10407工讀實習

    工讀實習. 明志科技大學創校以來即以全體住校工讀實務實習二項制度成為該校著名的特色傳道」、「授業」、「解惑訂為教育理想之目標重視教學品質理論與實務結合及學生品德教育等並加以積極落實明志科大工讀實務實習是參考英國三明治課程制度融合德國雙元職業教育以及美國產學合作教育形成特有課程制度以學生教育學習立場為出發點提供學生除了實務學習之外亦需要從學習中反思因此安排於大三下學期實習一年。 期許學生於實務工作中,體悟勤勞樸實與追根究柢之處事態度,並且培養刻苦耐勞的精神與游刃有餘的處事能力。 相信透過大三整年校外實習職場態度養成,再於大四時返校繼續加強實務知識與補強不足之處,將可縮短與業界接軌落差,進而能以負責任的態度成就自我及奉獻社會之企圖心。

  8. 一、研究動機. 本校將工讀實務實習列為必修課程同儕學習有多種學習模 式實施理論-實務-理論的三明治式特色教育致力提升 實務應用力與就業力培養新一代技職人才期望畢業生成 為產業求才首選。 此三明治學程設計,對於一般生或是技優 生產生的影響,為這次計畫的重要研究項目之一。 二、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實習經驗問卷) 三、問卷結果與分析. 教師系所:材料工程系計畫教師:賴怡廷 laieating@mail.mcut.edu.tw. 四、研究結果檢討. 1. 僅有近五成學生認同學校的實習輔導機制,明顯低於實習主管 的七成,代表學校輔導機制仍有改善空間。 明顯低於實習主管 的七成。 往後可以評估並改善學校的輔導機制,包含面向同學 更多的職涯講座、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