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1927年8月1日,他參加 南昌起事 ,此後率部到 井岡山 與 毛澤東 會師 ,先後擔任 紅四軍 軍長、 紅一軍團 總指揮、 紅一方面軍 總司令、 中國工農紅軍 總司令、 中革軍委 主席,參加 長征 。 抗日戰爭 期間,擔任 中央軍委副主席 、 第十八集團軍 總司令兼 第二戰區 副司令長官。 解放戰爭 期間,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同毛澤東指揮中共軍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朱德先後擔任 中央人民政府 副主席、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 中共中央副主席 等職務
      www.wikiwand.com/zh-hk/朱德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5月18日 · 朱德早年畢業於 雲南陸軍講武堂 ,參加 辛亥革命 、 護國戰爭 、 護法戰爭 ,官至 雲南省 警察廳長。 1922年,他赴德國留學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其後到 莫斯科中山大學 學習。 1927年8月1日,他參加 南昌起事 ,此後率部到 井岡山 與 毛澤東 會師 ,先後擔任 紅四軍 軍長、 紅一軍團 總指揮、 紅一方面軍 總司令、 中國工農紅軍 總司令、 中革軍委 主席,參加 長征 。 抗日戰爭 期間,擔任 中央軍委副主席 、 第十八集團軍 總司令兼 第二戰區 副司令長官。 解放戰爭 期間,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同毛澤東指揮中共軍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朱德先後擔任 中央人民政府 副主席、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 中共中央副主席 等職務。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先后担任 中央人民政府 副主席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 中共中央副主席 等职务。 1959年,当选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文化大革命 期间,朱德受到冲击。 1976年7月6日,朱德在 北京 逝世。 北洋政府 時期,朱德曾獲授勳五位、三等文虎勋章、陸軍中將军衔 [1] 。 抗日战争期间獲 国民政府 授予 国民革命军 上将 军衔,战后获 抗战胜利勋章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于1955年獲授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军衔并获一级 八一勋章 、一级 独立自由勋章 、一级 解放勋章 。 生平. 早年经历.

  4. 木齋 的介紹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一心一意撲在黨的事業上。 1923年...)堅持游擊鬥爭。 1928年1月至4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軍和湘南...,約100萬人參加了起義。 1928年3月16日,朱德率工農紅軍來到... 人物簡介 朱毛會師的開路總指揮—— ...

    • 概觀
    • 基本介紹
    • 生平經歷
    • 大事年表
    • 家庭情況
    • 詩詞作品
    • 人物評價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

    建國初期,兼任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為加強執政黨的建設,維護黨的組織紀律,克服黨內各種不良傾向,保持黨的優良作風,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還多次出國訪問、會見外國領導人,增進了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的友誼。

    •中文名:朱德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

    •出生地:四川省儀隴縣

    •出生日期:1886年12月1日

    •逝世日期:1976年7月6日

    1886年12月1日生於四川省儀隴縣一個佃農家庭。

    1909年初到昆明考進雲南陸軍講武堂,同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團體中國同盟會。

    1911年10月在雲南參加辛亥革命武裝起義。

    1915年12月參加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戰爭。

    1917年7月任滇軍旅長,在四川參加反對北洋軍閥段琪瑞的護法戰爭。

    1921年春任雲南陸軍憲兵司令部司令官,雲南省警務處長兼省會警察廳長等職。

    1886年—1909年

    1886年 12月1日,出生在四川省儀隴縣馬鞍場一個佃農家庭。 1892年 入藥鋪埡私塾讀書,取名代珍。後改讀於地主丁家私塾。 1896年 遷居大灣後入席家碥私塾,取字玉階。 1905年 參加縣試、府試,改名朱建德。秋,清政府詔令自丙午(1906)年停止科舉考試。 1906年 先後進入南充縣高等國小堂、順慶府(今南充市)中學堂學習。次年考入四川省高等學堂附設體育學堂。 1908年 畢業後到儀隴縣高等國小堂任體育教習。 1909年 到昆明,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改名朱德。冬,加入同盟會。次年夏,因學習成績優秀,被選送特別班。

    1911年—1920年

    1911年 8月,從特別班提前畢業,被分至雲南新軍左隊。見習期滿後,任司務長。10月,參加雲南回響武昌辛亥革命的“重九起義”。後隨雲南軍政府派遣的援川軍入川南支援反清鬥爭。 1912年 任雲南陸軍講武學校(原講武堂)軍事教官。 1914年 調往雲南邊境駐防。先後擔任營長、副團長、團長。期間,在與土匪作戰中,逐漸摸索總結游擊戰經驗。 1915年 12月,率部赴昆明,次年參加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護國戰爭。在作戰中,採用靈活機動的戰術,以少勝多,驍勇善戰,屢建戰功。 1917年 7月,參加反對段祺瑞毀棄《臨時約法》的護法戰爭,任滇軍旅長。 1920年 在駐防四川瀘州期間,受到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五四運動的啟發,逐漸認識到“老的軍事鬥爭的辦法行不通”,必須尋找一條新的救國道路。和摯友孫炳文商議,準備出國考察。

    1921年—1930年

    1921年 春,隨入川滇軍返回昆明,驅逐雲南都督唐繼堯。在同事們的挽留下,暫時放棄辭職離滇的請求,擔任雲南陸軍憲兵司令官。 1922年 1月,調任雲南省警務處處長兼省會警察廳長。3月,因唐繼堯糾集舊部返回雲南,被迫逃離昆明,輾轉回川。7月,到北京與孫炳文會合,籌辦出國事宜。8月,到上海先後會見孫中山、陳獨秀等,並向陳獨秀提出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請求,遭到拒絕後,和孫炳文離滬赴歐洲考察。10月,在德國柏林會見周恩來。11月,經張申府、周恩來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3年 抵德國哥廷根。1924年進入大學學習,並領導哥廷根中國留學生會。 1925年 在德國期間,接受馬克思主義,並表示“歸國後即終身為黨服務,作軍事運動”。因參加革命活動,曾兩次遭柏林警察當局逮捕。7月,由德國赴蘇聯學習軍事。 1926年 5月,在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安排下,回國參加北伐革命。7月,赴四川萬縣動員川軍楊森部易幟以策應北伐。9月,和陳毅一起領導萬縣各界民眾開展反抗英軍屠殺中國民眾的運動。同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黨代表。11月,和楊闇公、劉伯承共同組成中共重慶地委軍委會,策劃在四川省瀘州、順慶舉行武裝起義。 1927年 1月,根據黨的指示,赴江西南昌,創辦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官教育團,任該團團長。4月,兼任南昌市公安局長。6月,因朱培德在江西“清共”,離南昌赴武漢。7月中旬,奉黨中央指示,返南昌進行武裝起義的準備。8月1日,參加南昌起義,隨後任第九軍軍長,率起義軍先遣部隊南下廣東。10月,在廣東三河壩與敵激戰,後率起義軍主力餘部轉戰贛粵湘邊境。期間,對部隊進行思想、組織、紀律整頓,堅持游擊戰爭。 1928年 1月,領導發動湘南起義。4月,率部萬餘人與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隨即組成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後稱紅四軍),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在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中,和毛澤東等總結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決,並取得了五斗江、新老七溪嶺、龍源口等戰鬥的勝利。 1929年 1月,和毛澤東率紅四軍主力離開井岡山,向贛南、閩西進軍。以武裝鬥爭發動土地革命,建立紅色政權,擴大紅軍力量,開創工農武裝割據新局面,為建立中央革命根據地打下基礎。 1930年 6月,在福建長汀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路軍(後改稱紅一軍團),任總指揮。開始由以游擊戰為主向以運動戰為主的戰略轉變。8月,在湖南瀏陽紅一軍團與紅三軍團組成紅一方面軍,任總司令。後被中共中央任命為中國紅軍總司令。

    (1)夫人

    蕭菊芳(雲南人,1916年,病故)

    陳玉珍(四川人,1922年,失散)

    賀治華(四川人,1926年,分手)

    伍若蘭(湖南人,1929年,就義)

    康克清(江西人,1992年,逝世)

    太行春感(1939年春)

    寄語蜀中父老(1939年)

    出太行(1940年5月)

    和董必武同志七絕五首

    贈友人(1941年)

    游南泥灣(1942年7月10日)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朱德同志先後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八路軍總司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並在黨內擔任重要領導職務。朱德同志身經百戰,歷盡艱險,功勳卓著,在每一個重大關頭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歷史作用,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作出了傑出貢獻。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朱德同志懷著“與日寇決一死戰,復我河山,保我民族”的決心,率領抗日將士揮師東渡黃河,開赴華北抗日前線。朱德同志堅決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團結抗戰,力挽狂瀾,為挺進敵後、開闢華北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

    1940年5月,朱德同志從太行前線回到延安,協助毛澤東同志領導各敵後根據地的抗日戰爭。為克服陝甘寧邊區的嚴重經濟困難,朱德同志回響毛澤東同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親自指導和推動大生產運動,倡導培育了“南泥灣精神”,成為人民軍隊的一個光榮傳統。

    1945年4月,朱德同志在黨的七大上作《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系統總結了黨領導抗日戰爭的基本經驗。 解放戰爭中,朱德同志參與制定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協助毛澤東同志指揮各解放區軍民,先後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朱德同志不畏艱險,深入前線,有效解決了各兵種協同作戰、後勤補給、軍工生產等問題。朱德同志親自指導解放石家莊戰役,為組織奪取大中城市的攻堅戰積累了寶貴經驗。在戰略決戰和戰略追殲階段,朱德同志協助毛澤東同志,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指揮人民解放軍徹底推翻了國民黨反動派在中國大陸的統治,領導我們黨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朱德同志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立下了豐功偉績。

    新中國成立後,朱德同志不顧年事已高,在黨、國家、軍隊的重要領導崗位上,殫精竭慮,奮鬥不息,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各項建設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新中國成立初期,朱德同志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國家副主席,參與領導了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和經濟建設。朱德同志是第一任黨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對黨的紀律檢查工作傾注了大量心血,做了大量奠基性工作,為在執政條件下加強黨紀黨風建設積累了重要經驗。朱德同志十分重視國防現代化建設,在人民軍隊革命化、正規化建設和各軍兵種創建發展、軍事院校建設、部隊教育訓練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他極其關心並積極主張加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及時提出一系列正確的建軍方針和原則,對陸、海、空和裝甲兵、炮兵等諸軍兵種的建設和發展,對軍事院校工作和培養現代軍事人才等工作傾注了大量心血。為了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他把更多的精力用於調查研究,對發展工業、礦業、農業、商業、外貿、財政、交通等項事業,都提出過不少中肯的意見和重要的主張。他一貫主張發展多種經濟形式和實行多種經營方式,主張勤儉建國、勤儉持家。對於經濟建設中“左”的錯誤,提出糾正意見。

  5. 中國人民解放軍 和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主要締造者和創始人及 領導人 之一,亦是中共早期領導人之一。 朱德是 中國近代史 上重要的革命家和軍事家,亦中華人民共和國 十大元帥 之首。 朱德早年畢業於 雲南陸軍講武堂 ,參加 辛亥革命 、 護國戰爭 、 護法戰爭 ,官至 雲南省 警察廳長。 1922年,他赴德國留學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其後到 莫斯科中山大學 學習。 1927年8月1日,他參加 南昌起事 ,此後率部到 井岡山 與 毛澤東 會師 ,先後擔任 紅四軍 軍長、 紅一軍團 總指揮、 紅一方面軍 總司令、 中國工農紅軍 總司令、 中革軍委 主席,參加 長征 。 抗日戰爭 期間,擔任 中央軍委副主席 、 第十八集團軍 總司令兼 第二戰區 副司令長官。

  6. baike.baidu.hk › item › 朱德朱德_百度百科

    朱德_百度百科. 鎖定. 朱德 (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 ,字玉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 中國人民解放軍 的主要締造者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開國元勳,是以 毛澤東 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1] 建國初期,兼任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為加強執政黨的建設,維護黨的組織紀律,克服黨內各種不良傾向,保持黨的優良作風,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他還多次出國訪問、會見外國領導人,增進了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的友誼。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他曾遭到 林彪 、 江青 集團的侮辱和打擊,但受到毛澤東的保護。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 主要著作收入《 朱德選集 》。 中文名. 朱德.

  7.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