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23日 · 作者: Esor Huang 9月 23, 2021. Google 試算表中有許多篩選、排序資料的功能,包含了:「篩選器」、「篩選器檢視畫面」、「篩選器控制項」 ,這三種工具各有什麼特色,又適合用在哪些不同的需求情境中呢? 今天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這三種排序、篩選功能的比較與教學。 當 Google 試算表中彙整了大量的數據資料後,可能因為不同需求,而需要不同的篩選模式。 更進一步的,當試算表跟其他同事共用時,就會出現幾種不同情境的篩選功能需求: 想要讓共用的人一起看到共同篩選內容:使用「建立、關閉篩選器」 所有共用者都會一起看到篩選過濾、排序結果。 但是無法同時儲存幾種不同的篩選模式切換。 只有我看到自己需要的篩選內容,但不影響其他共用者讀取完整資料:使用「新增篩選器檢視畫面」

  2. 2020年3月3日 · Watch on. 零,建立學習專案、整理學習資料庫、設計學習範本. 讓我們先看看一個完整的成果,這是一個在 Notion 上打造的「讀書計畫」。 基本上我的方法論強調: 沒有零散的資料庫。 只有從上而下的目標管理系統。 所以即使是讀書計畫,在 Notion 中也是從一則專案目標的筆記開始,先把目標設定好,列出階段性要達到的關鍵任務(待辦清單)。 然後才開始建立一則一則的讀書筆記資料庫, 接著,Notion 的特性在於,一則一則的讀書筆記資料庫,可以用有彈性的檢視模式,直接整合在這則專案筆記中。 例如下圖中,可以看到我用「看板檢視」,把幾種執行情境分類: 適合自己有空時閱讀. 想和家人一起閱讀. 需要動腦整理. 需要實踐測試.

  3. 2020年3月16日 · 一,用一頁筆記,管理職場所有專案與雜事. 我會建立「一頁筆記( Page )」,就在這一頁筆記中,延伸多個層次,來管理所有職場上的事情。 為什麼所有職場上的事情,都從「一頁筆記」開始延伸管理,而不是一開始根據專案分成多頁筆記呢? 我的想法如下: 雖然職場上的專案、任務非常多, 但既然都是「同一個公司內」的工作,彼此也會有相關。 做為一個工作者來說,要安排的就是公司內「所有工作」的流程與時程, 所以應該統一管理,並且可以排程。 應該有一個自己在職場上的總目標 ,然後才延伸出各種專案、任務。 所以,我先在 Notion 建立一個[ New Page ],然後在這頁筆記中,把這個年度,職場上的 目標願景、關鍵成果 ,用簡單的筆記功能列舉出來。 二,不同類型專案,用不同資料庫管理.

    • 朴智賢1
    • 朴智賢2
    • 朴智賢3
    • 朴智賢4
    • 朴智賢5
    • @什麼是 Kpt 法?核心精神是「下一次如何更好? 」
    • @Kpt 法的應用
    • @適合 Kpt 法的工具
    Keep(保持):歸納哪些部分是下一次要繼續維持的。
    Problem(問題):找出哪些部分是這一次還有疑問的。
    Try(嘗試):提出哪些下一次可以改進的測試?
    1.用 KPT 討論會議:
    2.工作總結報告:
    3. 個人反省日記:
    4.學習研究:
  4. 2015年7月5日 · 這次你不是大富翁,你這次是個史學家. 遊戲中不用像大富翁那樣蓋房子,但是到各地停留建築的概念,變成到各地收集孔子的語錄卡,遊戲中有三種卡片,「前文卡」、「後文卡」和「弟子卡」。 前後文卡就是斷裂的論語殘篇,例如「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就分裂成前文卡「巧言亂德」,與後文卡「小不忍則亂大謀」,遊戲玩家的任務就是到各地收集後文卡,並且去跟牌桌上翻開的前文卡做對照,如果連結成功,就能獲得經書道具,象徵我們成功編輯出一本新的論語語錄。 遊戲卡片上會針對論語原文作一些白話的解釋,所以在進行卡片的配對中,我們除了依靠自己對論語的知識而知道前後文的正確連結外,也可以從白話解釋的意思去猜測前後文,當然也可以靠運氣。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但這句話不是出自論語!

    • 朴智賢1
    • 朴智賢2
    • 朴智賢3
    • 朴智賢4
    • 朴智賢5
  5. 2023年5月19日 · 這樣的工作流程,有沒有可能在現在的 AI 工具中實現呢? 今天這篇文章,我嘗試利用 ChatGPT 的「 Plugins 外掛 」功能,在一個 ChatGPT 頻道中打造專屬的個人知識管理、筆記工作流程 。 經過一番研究,目前我發現有四種 ChatGPT Plugins(外掛)可以帶來幫助:ScholarAI、WebPilot、Show Me,以及 AskYourPDF,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 「 ScholarAI 」 讓我們可以在 ChatGPT 對話中直接搜尋網路論文,提供參考資料來源,甚至還能摘要重點。 「 WebPilot 」 可以讀取網頁連結的內容並對其摘要,就算是中文網頁也能適用。

  6. 2017年8月13日 · 1. 信任的演化 (中文翻譯版) Nicky Case 的熱情與設計手法被世界看見,所以他的開源作品也常常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版本,其他也有台灣翻譯者將其製作成中文翻譯版,「信任的演化」就是其中之一。 這個遊戲從流行的「賽局理論」開始,先測試你和電腦的「忠誠與欺騙」賽局會造成什麼利益轉移結果,接著讓你模擬「選擇策略」可能造成的賽局轉變,最後擴大到整個社會的模型中, 怎麼樣的信任策略可以帶來社會正向的發展 。 這個遊戲巧妙之處在於,他透過讓你可以實際操控變數的自動運算模型,提醒我們:完全忠誠的老好人不一定有好下場,但完全欺騙的惡意也會毀壞自身,反而是抱著一點功利思考的選擇,讓群體可以朝向正面發展。 2. 我們變成我們所關注的東西.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