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5日 · 疫情重拾YouTube頻道. 自從轉戰電視界發展後,KB已甚少經營YouTube頻道,但疫情反而成為他重拾YouTube的契機。 由於久未經營,KB表示仍需一段時間才可重回高峰期。 疫情更加快KB的創業步伐,去年開設製作公司The Baddies Production,為客人「度橋」、拍攝電影花絮等;今年亦開設經理人公司The Baddies Factory,向多方面發展。 雖然KB看似不羈,但是自小受傳統華人家庭觀念影響,經常被父母灌輸買樓重要性。 因此,他在2011年的時候,與時任女友、現任老婆一起置業。 「之前就決定博一鋪,當你買樓之後,每個月要供樓時,無論如何都要找到錢供樓。 」不過,後來因單位地點不方便,夫婦二人決定把單位出租,另外租樓居住。 點擊圖片放大. +4. 記者:曹佩鈞

  2. 美國女子Andrea Mac是企業及個人財務增長策略顧問公司Prequal的東主,去年收入超過50萬美元(逾390萬港元),但她拒絕支援女兒的大學學費。 Mac認為大學學費不斷上漲,質疑投入如此大量資金

  3. 2020年5月15日 · 女兒今年踏入5歲,自她3歲起,小珍便已給她零用錢,助她建立金錢觀。 她認為對小朋友的理財教育,最重要先形象化「理財」,要有具體的收入及支出。 「你要教小朋友如何花錢,但你不讓他管理一筆錢,很難讓他們形象化理財這件事。 」她會給予女兒零用錢儲在錢罌內,讓她決定如何花費,同時建立女兒儲蓄習慣。 小珍教女兒理財,有一個方法相當特別,就是當女兒的「老闆」,根據她的表現而「出糧」。 小珍會不時帶同女兒到工作場地,並介紹老闆給她認識,了解媽媽賺錢的方式。 小珍自言不愛買玩具給女兒,如女兒想要玩具,則會動用錢罌內的儲蓄。 有次女兒的儲蓄不夠,便要求小珍為她付款。 小珍於是跟女兒說:「你想買的東西要自己付錢,媽媽的錢也是努力工作所得,如你要乖才能有零用錢一樣。 」讓她明白世上沒有不勞而獲這回事。

  4. 2024年4月30日 · 摩根大通私人銀行《 2024全球家族辦公室報告 》指,全球有近四分之一的超富裕家庭向繼承人隱瞞了資產規模,相當多富豪沒為下一代繼任做準備。 23%富裕家庭對子女隱瞞財富規模. 29%家辦沒為下一代繼任做準備. 調查揭露家族辦公室如何為富豪管理金錢. 報告於去年10月至12月調查了全球190間單一家族辦公室,其中四分之三位於美國。 受訪家辦監管的資產至少為5,000萬美元(約3.9億港元),平均為8.646億美元(約67.44億港元)。 受訪家辦所服務的富裕家庭平均總資產為14億美元(約109.2億港元)。 23%富裕家庭對子女隱瞞財富規模.

  5. 2024年2月23日 · 今次個案年屆36歲終開始有積蓄,想45歲「財富自由」,看看龔成如何回應。 讀者︰. 本人女,而家36歲,都算係有份穩定職業。 因為岩岩終於還清哂筆債務。 積蓄暫時11萬左右. 最近半年開始研究投資,想希望自己45歲左右,可以做到財務自由。 目標:頭幾年run 到50萬先. 求指教. 龔成︰.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時,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方法。 年輕人應著重於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就應著重保守類別。 因年輕人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以承受較高風險,所以應以增長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股票,令財富增值較快,到一定金額後,可轉較平穩增值的股票。 最後有相當財富時,才換成收息股去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以你現時36歲去計,可以投資「平穏增長股」和「潛力股」。

  6. 2023年12月26日 · 2007年,Liliane的女兒Françoise起訴母親身邊的「密友」、攝影師Banier乘虛而入,20年間騙走了老年癡呆的母親將近幾十億美元的財產。Liliane與Banier相識在一次攝影任務中,相差25歲,兩人關係卻迅速升溫。

  7. 2022年7月27日 · 作為一位理財專家,錦Edmond是一個有計劃的人,他花了近15年時間累積財富,為家庭的財政開支提供足夠儲備,為小朋友預備好去海外升學費用等,現年未及「登陸」的Edmond 表示,希望自己在50歲後能為社會作出貢獻,有能力回饋社會。 夢想是一件很虛的事,但在實踐夢想的過程中卻是踏實而貼地的事。 50歲後要回饋社會,可以追溯到2007年,Edmond已與好友Michelle成立社聯_頌慈基金,幫助接近4000位長者,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 於2015年與好友創立慈善機構「理財啟苗」,全職義務教導及培養青少年良好理財態度及正確金錢價值觀,至今已幫助逾40間中小學、學生人數逾4,000人,而大專方面亦有近3,000人。 理財教育是一項長遠的課程,從數字上看或許沒有看到其影響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