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李政道 ( 威妥瑪拼音 :Tsung-Dao (T. D.) Lee,1926年11月24日 — ), 美籍華裔 物理學家 ,知名於 宇稱不守恆 、李模型(Lee Model)、 相對論重離子 (RHIC)物理、 量子場論 的非拓撲性孤立子和孤立子星。. 他曾擔任 哥倫比亞大學 名譽教授,於1953年至2012年間講學 ...

  3.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 生於上海江蘇蘇州人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授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因在宇稱不守恆李模型相對論性重離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撲孤立子場論等領域的貢獻聞名

  4. 中文名. 李政道. 外文名. Tsung-Dao Lee. 國 籍. 美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中國上海. 出生日期. 1926年11月24日. 畢業院校. 芝加哥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理》 《強子結構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論主要成就.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57年)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7年) 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 (1959年)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64年) 意大利林琴科學院院士 (1986年) 展開. 主要成就.

  5. 諾貝爾獎 ,是一年一度的國際性獎勵,其中的 生理學或醫學獎 、 物理學獎 、 化學獎 、 文學獎 、 和平獎 首次頒發於1901年, 經濟學獎 在1969年增設。 迄今,世界上已有900個人或組織獲得諾貝爾獎,其中有1.33%為華人。 1957年獲得物理學獎的 楊振寧 、 李政道 是最早獲獎的華人。 表列華人當中,包括12位 漢族人 [2] ,1位 藏族人 。 此外,歷史上還有若干被提名人。 伍連德 1935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候選人,是漢族人世界的第一位諾貝爾獎候選人。 獲獎者 [ 編輯] 漢族 [ 編輯] 藏族 [ 編輯]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 藏 人。 諾貝爾獎 官方網站上顯示其出生地為 西藏 (Tibet),今中華人民共和國。

  6. 1957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同獲諾貝爾物理獎正常來說兩人領獎的先後應該按獲獎文章的署名來定——李政道在前楊振寧在後據說頒獎禮前楊振寧跟李政道商量希望能按年齡的大小來領獎——當時李政道31歲楊振寧35歲

  7. 李政道 ( 威妥玛拼音 :Tsung-Dao (T. D.) Lee,1926年11月24日 — ), 美籍華裔 物理學家 ,知名於 宇稱不守恆 、李模型(Lee Model)、 相對論重離子 (RHIC)物理、 量子場論 的非拓撲性孤立子和孤立子星。. 他曾擔任 哥倫比亞大學 名譽教授,於1953年至2012年間講學 ...

  8. 李政道教授生於1926年畢業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物理學系1945),後赴美取得芝加哥大學物理博士1950),為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教授專長於理論物理各領域其研究範圍包含粒子物理統計物理場論流體力學與天文物理等1956年與楊振寧共同發表弱互相作用中的宇稱守恆質疑一文提出宇稱不守恆可能是普遍性的基礎科學原理。 這個論點於1957年由吳健雄與E. Ambler的實驗獲得證實,李政道與楊振寧也因而得到當年諾貝爾物理獎的殊榮,曾獲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等榮譽。 李教授長期關注華人物理學界的發展,致力於臺灣與中國大陸物理界研究發展與人才培育方面,現為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教授。 如需詳細資料,請參考國立清華大學校慶系列叢書—《人物清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