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 天前 · 工具. 杜甫 (712年2月12日—770年), 字 子美 , 號 少陵野老 , 諡號 杜陵野客 、 杜陵布衣 , 唐朝 現實主義 詩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會寫實著稱。 杜甫家族出於 京兆杜氏 分支,唐朝時京兆杜氏多自稱為 杜陵 人。 曾任 左拾遺 、 檢校 工部 員外郎 ,後曾隱居成都草堂,世稱 杜拾遺 、 杜工部 ,又稱 杜少陵 、 杜草堂 。 杜甫與 李白 並稱「 李杜 」 [1] ,為了與晚唐的兩位詩人 李商隱 與 杜牧 即「 小李杜 」區別,又稱作「大李杜」,明清以後也常被尊稱為「老杜」。 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在身後,杜甫的作品最終對 中國古典文學 和 日本近代文學 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 。 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作品集為《 杜工部集 》 [3] 。

  2.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號少陵野老,諡號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 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會寫實著稱。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

  3.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4. 2024年5月4日 · 杜甫(712年2月12日 [1] —770年), 字 子美,自號少陵野老, 唐 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祖籍襄陽(今屬湖北),自其曾祖時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西南)。 [67] 與 李白 合稱“ 李杜 ”。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 李商隱 與 杜牧 即“ 小李杜 ”區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 大李杜 ”,杜甫也常被稱為“ 老杜 ”。 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5. A. 杜甫像. 杜甫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詩人之一。. 他的詩,深厚廣博,寫盡了人間的悲歡和歷史的興衰,被稱為 「詩史」 ;他的為人,耿直熱誠,畢生憂國憂民,被譽為百世之楷模。. 詩歌成就和品格情操匯集於一身,使他成為人們傳誦的 「詩聖」 。. 「詩史 ...

  6. 杜甫. A. 杜出身在鞏縣(今河南鞏義)一個具有詩書傳統的舊世家。 十三世祖杜預是博學多才的晉代名將,祖父杜審言是著名的文學之臣。 深厚的家學為杜甫早年「讀書破萬卷」提供了有利條件。 杜甫的政治抱負是輔佐君主,救濟天下,使堯舜時代的清明之治在當世重現。 但動亂的時代使他有志難伸:少年漫遊齊魯、吳越,中年落榜困守長安,44歲出仕卻遭遇安史之亂,晚年因兵禍四處漂泊,59歲病死在孤船上。 坎坷的人生和長期淪落社會下層,使杜甫逐漸走向人民,成為一位替黎民呼喊的偉大詩人。 人生際遇對杜甫的詩風的形成具有直接影響,亦概括了杜甫的詩路發展歷程。

  7. www.wikiwand.com › zh-tw › 杜甫杜甫 - Wikiwand

    唐代詩人 / 維基百科,自由的 encyclopedia. 杜甫 (712年2月12日—770年), 字 子美 , 號 少陵野老 , 諡號 杜陵野客 、 杜陵布衣 , 唐朝 現實主義 詩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會寫實著稱。 杜甫家族出於 京兆杜氏 分支,唐朝時京兆杜氏多自稱為 杜陵 人。 曾任 左拾遺 、 檢校 工部 員外郎 ,後曾隱居成都草堂,世稱 杜拾遺 、 杜工部 ,又稱 杜少陵 、 杜草堂 。 Quick Facts 杜甫, 國家 ... Close. 杜甫與 李白 並稱「 李杜 」 [1] ,為了與晚唐的兩位詩人 李商隱 與 杜牧 即「 小李杜 」區別,又稱作「大李杜」,明清以後也常被尊稱為「老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