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沙梨頭更館 澳門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搜尋結果

  1. 沙梨頭更館 (葡萄牙語: Posto do Guarda-Nocturno no Patane ),是一座介紹 澳門 昔日 打更 文化的由 澳門文化局 和沙梨頭土地廟慈善會主辦的 博物館 ,位於澳門 聖安多尼堂區 ,毗鄰 沙梨頭土地廟 。 該博物館前身是一間建於 20世紀 40年代的更館,亦是目前在 省港澳 地區僅存的一間更館,該館經 澳門文化局 於2012年起開始出資進行修復工作,在2015年12月18日正式對外免費開放 [1] [2] 。 沿革. 澳門的更館歷史可追溯到 明朝 年間,更夫們負責 巡邏 、維持 治安 , 通報 等工作,例如當 海水 漲潮 時,更夫要通知居民,以便他們做好準備及到安全地方暫避,而 火警 及 盜竊 發生時,更夫也會協助救火和捉賊。

  2. 沙梨頭更館 (葡萄牙語: Posto do Guarda-Nocturno no Patane ),是一座介紹 澳門 昔日 打更 文化的由 澳門文化局 和沙梨頭土地廟慈善會主辦的 博物館 ,位於澳門 聖安多尼堂區 ,毗鄰 沙梨頭土地廟 。 該博物館前身是一間建於 20世紀 40年代的更館,亦是目前在 省港澳 地區僅存的一間更館,該館經 澳門文化局 於2012年起開始出資進行修復工作,在2015年12月18日正式對外免費開放 [1] [2] 。 沿革 [ 編輯] 參見: 打更. 澳門的更館歷史可追溯到 明朝 年間,更夫們負責 巡邏 、維持 治安 , 通報 等工作,例如當 海水 漲潮 時,更夫要通知居民,以便他們做好準備及到安全地方暫避,而 火警 及 盜竊 發生時,更夫也會協助救火和捉賊。

  3. 沙梨頭更館. 分享. 為保育本澳鄉土歷史文化弘揚居民守望相助的民間傳統價值文化局和沙梨頭土地廟慈善會攜手合作共同籌設及活化位於麻子街52至54號的沙梨頭更館建築作為展示澳門打更文化的展示館。 “沙梨頭更館於2015年12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打更是我國古代夜間的一種報時的工作兼具提醒人們防火防盜的作用。 澳門過去也存在這個職業,後來演變成具民防性質的更練制度,但隨著城市的現代化,昔日在大街小巷中更夫提著燈籠、拿起鑼梆向人們打更報時的聲音已不再復現,也不再承擔維持治安的工作,而作為打更見證的更館,如今只剩下沙梨頭更館一處。

  4. 沙梨頭更館葡萄牙語: Posto do Guarda-Nocturno no Patane ),是一座介紹澳門昔日打更文化的由澳門文化局和沙梨頭土地廟慈善會主辦的博物館位於澳門聖安多尼堂區毗鄰沙梨頭土地廟

  5. 2017年10月29日 · 沙梨頭更館葡萄牙語Posto do Guarda-Nocturno no Patane),是一座介紹澳門昔日打更文化的由澳門文化局和沙梨頭土地廟慈善會主辦的博物館位於澳門聖安多尼堂區毗鄰沙梨頭土地廟該博物館前身是一間建於20世紀40年代的更館亦是目前在省港澳地區僅存的惟一一間更館。 (出自維基百科) 如果不是特別注意,可能一下子就錯過,小小一間經過整修之後現在已大致復原本來的模樣。 隔壁就是土地公廟和醫靈殿,如果有宗教信仰或是想看看廟宇也可以順遊,年代都相當久遠。 進入後發現更館的面積不大,兩道門進出,門口有管理員但這是採免費參觀,即使沒有導覽,牆上也有解說牌可以參考一下。 可以拿館內的解說,設計的相當有趣,是古代的收條,而且是免費入場。

  6. 2024年2月24日 · 沙梨头更馆 (葡萄牙语: Posto do Guarda-Nocturno no Patane ),是一座介绍 澳门 昔日 打更 文化的由 澳门文化局 和沙梨头土地庙慈善会主办的 博物馆 ,位于澳门 圣安多尼堂区 ,毗邻 沙梨头土地庙 。 该博物馆前身是一间建于 20世纪 40年代的更馆,亦是目前在 省港澳 地区仅存的一间更馆,该馆经 澳门文化局 于2012年起开始出资进行修复工作,在2015年12月18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1] [2] 。 沿革 [ 编辑] 参见: 打更. 澳门的更馆历史可追溯到 明朝 年间,更夫们负责 巡逻 、维持 治安 , 通报 等工作,例如当 海水 涨潮 时,更夫要通知居民,以便他们做好准备及到安全地方暂避,而 火警 及 盗窃 发生时,更夫也会协助救火和捉贼。

  7. 沙梨頭村是澳門主要的華人古村落之一昔日設置有閘門和更館團練 [1] ,為居民商戶提供夜間報時和警示治安的服務一直沿襲承傳現存更館沙梨頭最久遠的照片為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一幅沙梨頭土地廟及前地的歷史照片右側為更館據口述資料顯示 [2] ,更館沙梨頭延續至六十年代仍由一名更夫與其家人居住及至七十年代更練制度沒落後闢作其他用途。 2010年,更館(沙梨頭)開始籌設作為本澳打更歷史文化的展示館,展示此具特色的傳統行業歷史。 2015年,完成修復及展覽籌備工作,並正式對外開放參觀。 打更報時是華人社群承襲已久的傳統行業,體現昔日華人社區居民守望相助、服務社群的民間傳統價值,更館(沙梨頭)是本澳僅存的更館建築,見證打更行業的興衰和昔日華人社群生活方式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