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7日 · 立法會研究與基本法第23條立法相關的事宜小組委員會今早7日續會會上討論到與國家秘密相關罪行加入公眾利益免責辯護的事宜。.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強調,維護國家安全是最高原則,但在個別情況下,為釋除公眾疑慮,並參考了 ...

  2. 2019年4月18日 · 記者嘗試以顧客身分,聯絡其中一間名字 Cakery (餅店)的無牌網上餅店, 當問到對方是否領有牌照時,對方態度不太友善:「訂個蛋糕要起晒底ga (㗎),你怕的話唔好同我訂,本店只係間網上訂蛋糕店,没有食牌,就係甘(咁)!

  3. 2024年2月29日 · 2024-02-29 11:14. 在北京全國人大常委會第8次會議日前閉幕表決通過新修訂的保守國家秘密法》,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保密法》新增多項規定,包括保密事項範圍、原則、規範定密權限。 針對涉密人員離職後的管理期,修訂後增加多項措施,包括不可違反規定就業和出境,以及用任何方式洩露國家秘密。 管理期結束後亦要遵守國家保密規定,違者將被依法採取處置措施。 《保密法》新增多項規定,包括保密事項範圍、原則、規範定密權限,亦針對涉密人員離職後的管理期。 北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閉幕,表決通過新修訂的《保守國家秘密法》。 (新華社) 《保密法》的總則加入有關堅持中國共產黨對保密工作領導的條文,指保密工作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新增人民團體和其他社會組織都有保密的義務。

  4. 2023年6月2日 · 2023-06-02 12:58. 昨天法庭宗「侮辱國旗」案的被告,在聞判後哭叫出一句「我想返屋企啊!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莫說是犯了法要負刑責,無知幼稚不是藉口。 法律是公正地維持社會穩定與和平的重要依據,應該是任何人都必須遵守。 今世無天子,由特首至庶民,任何人犯了香港法律,皆同罪。 然由聞判觸動驚慌感情而呼出的一句「我想返屋企啊! 」令人想起另外兩句說話。 2017年8月公民黨的大狀楊岳橋在公眾集會喊出「案底令人生更精彩」,另外同是大狀的公民黨主席梁家傑,在香港大學的公眾聚會上又講出一句「有時暴力也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心逐字檢查語句,怎也找不出兩句説話違反香港法律,但稍知識的人,都會感覺不對。 連律政司也拿他們沒辦法,真高手! 言詞毒,殺人不見血啊!

  5. 2021年1月5日 · 2021-01-05 16:38. 早前某報一篇社評說有關薛永恒局長自誇「垃圾程式」,並指他輕言叫市民放下私隱極危險云云,文中對「安心出行」提出了不少質疑,但當中言論都純屬口説無憑且缺乏關聯性的類此推理,並沒有提出真憑實據。 政府在不同的宣傳渠道對「安心出行」應用程式中表明應用程式的重要特點,包括程式不會使用定位功能、所有記錄只存於手機、資料不會備份到政府或其它系統以及31日後會自動刪除此前保存的資料。 當確診者和用家在相若時間到達或逗留在同一地方,程式便會自動提醒用家,並提供健康建議。 至於大家關心的個人私隱問題,根據「安心出行」官方網站的私隱政策,應用程式只在用家同意下收集如姓名、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出入記錄等個人信息。

  6. 2022年8月1日 · 至於基本法第三十條談及的是香港居民的通訊自由和通訊秘密受法律保護。 通訊不是日常行程,看不見與追蹤病毒有什麼關連;縱是有關連,條文亦提及因應公共安全及追查刑事犯罪需要除外。 《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第五十九條亦規定有關資料當事人的身體健康或精神健康有關的個人資料可因應對其他人的身體健康或精神健康造成嚴重損害而獲豁免。 新冠病毒危及生命,明顯地屬豁免保障個人資料之列,因此亦不會在法例下構成干擾個人私隱。 特區與新冠病毒搏鬥尚未走出谷底。 儘管有個別專家四處放風說甚麼建立「混合免疫屏障」而建議政府採取類近「躺平」態度以應對疫情,事實是特區疫情並非如這些專家所言,可以掉以輕心。 讓我們看看一些基本公開數字。 儘管這些專家說我們的疫苗接種率已「超越九成」,但這只是接種一劑疫苗的數字。

  7. 2021年11月10日 · 整篇文章並沒有具體說明什麽是「國民責任」,只是反覆強調我們應履行國民責任,愛護國家、維護國家安全,他又希望同學明白到作為國家的一分子,責任不斷充實自己,認識國家文化、傳統與歷史,為國家和香港社會作出貢獻。 局長或是他的助理可能看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憲法》的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中,清楚寫明了國民責任,維護國家安全、國家統一和全國民族團结,都是作為中國人的責任。 這些年來,港人的國民責任似乎被故意疏忽,是誰的責任也不多談了。 特區政府應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不獨在學校裏,應在社會各界不同階層上,廣泛教育與宣傳國民責任,才是國家與香港安全的治本之策。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究其原因,政體多亡於自身腐敗,然而國家仍能屹立不亡,存在關鍵乎國民身份與責任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