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月8日 · 去年5月浸信會醫院的277名醫護人員以接力形式用酒精搓手液及按7個洗手步驟進行潔手運動並刷身健力士世界紀錄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研究發現經過該運動後醫護人員的潔手依從率,由2012年的82%和2013年的72%,提升至達85%其中醫生為64%, 護士為92%, 健康服務助理為88%。 世衞決定引用港大檢證的醫護潔手模式,作為今年5月5日潔手日,推廣醫護人員注意手部衞生,並期望可推廣至大眾。 學院名譽臨床教授司徒永康指,醫護人員雙手往往暗藏金黄葡萄球菌等致病細菌,但部份或因太忙,忽略洗手或洗手不澈底,如忽略大姆指等,指每次接觸病人後,應用酒精搓手液清潔15-20秒,期望可加強宣傳。 醫院環境充滿細菌,若忽略清潔雙手,容易引起醫院內互相感染。

  2. 2020年4月6日 ·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為了防止感染市民都加強個人衛生洗手更成為了每日的指定動作有90後護理學生研發了一款智能水龍頭裝置利用發聲系統提醒用家7個洗手步驟並以LED燈顯示每個步驟的時間確保洗手過程

  3. 2020年2月22日 · 首先賽先生示範日常最普遍的錯誤洗手方式只用水沖沖手指頭摩擦數下結果顯示這樣的洗手方式完全洗不走色素錯誤的洗手方式。(獲授權轉載) 賽先生再用梘液跟從洗手七式洗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手腕實測效果

  4. 2020年2月27日 · 戴祖儀及何依婷會測試四種洗手方法包括以清水番梘洗手液及酒精搓手液洗手於洗手前以及每次洗手後都會採取三個樣本包括總含菌量總黴菌量以及革蘭氏陰性菌量。 而二人分別會每次洗手5秒及20秒,以測試洗手時間對殺菌的效用。 【洗手防疫】用染料模擬病毒沾滿手 實測「洗手七式」潔淨效果. (影片截圖) 為了確保每次洗手前的含菌量相近,戴祖儀及何依婷在每次洗手前都會在同一張戶外桌子上亂摸以弄髒雙手。 每次洗完手後二人會再次種菌,等待五日後回到實驗室查看結果。 戴祖儀及何依婷洗手前,雙手含菌量驚人。 (影片截圖) 以清水洗手5秒的測試發現,洗手前後的含菌量分別不大,雖然黴菌變少了但情況不理想,而革蘭氏陰性菌依然存在。

  5. 2019年7月15日 ·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應用科學系講師周卓峰講師解釋指洗手液中的表面活性劑有助去除皮膚上的油脂和污垢配合充分搓揉的動作才可以有效沖走污垢以及所黏附的微生物清潔效果較只用清水理想消委會又指以正確的方法洗手並維持良好的洗手習慣相比挑選洗手液種類更為重要即使選用殺菌效能表現最好的洗手液樣本若果洗手方法和步驟不當仍然無法達到預期的除菌效果反而可能令人相信產品可於短時間內去除手上細菌而在洗手過程中忽略充分搓揉的重要性。 洗手4大謬誤 : 洗手時間太短:有研究指公廁的使用者平均洗手時間只有5秒;建議市民沾濕雙手後,用洗手液搓揉最少20秒;

  6. 2020年3月5日 · 抗疫英雄Dirty Team醫生日帶兩雙鞋更換洗手40次 與媽媽最密切接觸僅是交收飯盒 她續說早前看到新聞報道護理師被嫌棄手很髒」,對此感到很難過她指只要是醫護人員必定熟悉洗手七時機七步驟的口訣

  7. 1. 用水弄濕雙手。 2. 加入皂液,揉搓雙手最少20秒(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手腕)。 3. 用水沖洗乾淨。 4. 用抹手紙抹乾雙手。 5. 再用抹手紙關上水龍頭。 圖片:香港衛生防護中心. 【延伸閱讀】 剪指甲有學問 剪得太短容易誘發甲溝炎. 【延伸閱讀】 Ella 愛不釋手抱兒子患「媽媽手」 肌內效貼布KO「媽媽手」 【延伸閱讀】 好爸媽創業製濕疹手工皂 戰勝小兒濕疹12個關鍵. 撰文 :周美好 TOPick 記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