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6日 · 根據《稅務條例》第30條,如納稅人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有關課稅年度的任何時間內符合以下三項條件,便可在報稅時申索父母免稅額: 通常在香港居住. 受養人年滿55歲或合資格申請政府傷殘津貼計劃的人士. 納稅人 至少連續6個月與受養人同住而無須支付十足費用/ 納稅人或其 配偶每年向受養人支付不少於HK$12,000。 納稅人 如 全年 與受養人同住,又符合上述條件,可享有額外免稅額。 如何定義「通常在香港居住」? 甚麼情況下會不被視為「通常在香港居住」? 如何定義「同住」? 供養父母有多少免稅額? 如何定義年滿55歲及60歲? 延伸閱讀. 【個人免稅額計算2024】連同8個扣稅方法,節省薪俸稅項! 【報稅2024】年薪幾多要交稅? 即睇 20 大常見問題!

  2. 2019年8月23日 · 如果單位月租是HK$7,500,並於9第一次交租,即需繳交HK$7500 x 3個的租金,總數為HK$22,500。 當中HK$15,000是按金,退時,業主會退回。 餘下的HK$7,500為上期。 交了上期後,如果客與業主約定於月尾交租的,即下一次交租的時間應為10月尾。 延伸閱讀. 差一條街都爭好遠? 跟校網樓記住查清楚! 【家居保險】專家話你知比較時需要注意的 7 件事! 需付佣金 約為月租一半. 另外,為保障自己,亦有代理或業主在簽訂租約時,要求客打釐印,一般約花費數百元。 至於給予地產經紀的佣金,約為屋一半。 煤氣費電費及水費 均需交按金. 租屋要慳錢,亦要留意水費、電費、煤氣費,甚至是管理費的開支,這些開支都是可大可小。

  3. 2020年5月18日 · 望子成龍係每個家長的願望,所以不少家長千辛萬苦都想把子女送到心儀學府,希望有良好師資教育小朋友,讓子女能專心求學。由於本港小學校網是以學童居所來釐定,故很多家長均「孟母」上身,冀能遷到名校網,令名校網住宅投資價值大增。不過,大家在搵樓前記住查清楚校網,否則到頭來 ...

  4. 2021年5月20日 ·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在2020年進行的民意調查所示,香港人最為熱門的移民或移居目的地分別是英國、澳洲以及台灣。 不過,不得不提的是以上三個地方的稅制都比香港複雜而稅率亦普遍較高,以下是相關的概覽: (備註:以上內容只是概覽,細節有所簡化,詳情請參閱相關的官方網站。 所以,有意移民的朋友必須至少認識兩個稅務概念,就是環球徵稅及遺產稅,這對實質收入和財富傳承均有重大的影響。 準備二:檢視現有保險. 由於不是所有保險都適用於移民之後,以醫療保險為例,一般都有地域上的使用限制,值得注意。 如果決定了移民,最理想的做法就是通知保險公司,說明你的常住地或有所變更,盡投保人應有的責任,亦可趁此了解條款,以減少不必要的誤會。 延伸閱讀. 【移民保險迷思】移居加拿大,香港買的危疾、醫保仍會生效嗎?

  5. 2020年8月3日 · 私家醫院病房收費可以好唔同!最貴嘅私家房日收$23,000,最平普通大房每日只收$600,想知邊間最適合自己Budget? 即睇養和、浸會、仁安、法國醫院等13間香港醫院的病房收費!(2024年3更新)

  6. 2023年9月5日 · 以自願醫保「標準計劃」為例,不同公司的產品保障大致一樣,但每月保費可以相差約$250*。 你可能會覺得一個相差數百元沒有大問題,但如果是5年、10年、甚至20年呢? 少數怕長計,花少少時間比較,隨時節省幾萬元保費,夠去好幾轉日本旅行了。 第三個錯誤︰人買我又買. 保險條款有時的確有點複雜,但如果你聽到親戚朋友買了哪份儲蓄保險或者高端醫保,就想貪方便跟住一齊買,就會誤墮另一投保陷阱。 你有沒有相過你的健康及財政狀況是否適合買親友投保的保險? 你是否需要那些保障? 人買你又買,除了可能會白比保費,買了不適合自己的保險,仲有可能造成保障錯配,買了不足夠的保障會令自己暴露在風險之中,做不到到與保險公司share 風險之目的。 延伸閱讀. 【20歲保險規劃】買咩好?

  7. 2023年6月20日 · 加息周期銀行的按揭計劃變得更多元化雖然買樓入伙已經要涉及繁瑣事情但申請按揭仍然不應偷懶隨便選擇一間銀行便了事。. 如果選錯按揭計劃有機會增加家庭開支供款差距有機會相差四位數差額已足以為子女繳交多堂課外活動學費經絡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