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月1日 · 「外溢保單」是國內開發以訴求健康促進概念的保單,本期介紹澳洲Fund of Australia Limited,HCF,以訴求慢性病控制的健康管理保單,供參考。 外溢保單結合保險保障與健康促進概念. 健康管理保單結合了保險保障與健康促進概念,對保戶而言,不僅讓保險從消極的提供保障,更是積極促進健康;對保險公司而言,雖是犧牲保費收入,但也同時降低慢性疾病的鉅額醫療理賠支出。 因此,健康管理保單已成為壽險公司發展方向,其中外溢保單是近年代表商品。 健康=60%生活方式+15%遺傳因素+10%社會因素+8%醫療因素+7%氣候因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影響健康因素的敘述,健康等於60%的生活方式加上15%的遺傳因素、10%的社會因素、8%的醫療因素,以及7%的氣候因素組合而成。

  2. 2019年5月8日 · 這關鍵在於你懂不懂得把保險的「溫度」散布到更多的地方,再把自己銷售出去的同時,也要把保險和其意義銷售出去。 她以自己的做法為例:每次和客戶見面,康孟錚都會拍照上傳到Facebook,並搭配有溫度的文字,讓客戶瞭解──保險,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需求分析+情境引導. 臺灣的保險市場相對成熟,但還是會遇到對保險有負面觀感的客戶,業務人員若想要扭轉客戶對保險的負面印象,其實在銷售時,便要從基本的需求分析開始扎根。 而向客戶講解建議書前,康孟錚表示,自己會從人生的4大風險著手,並結合情境引導,讓客戶重新思考保險的意義。 她每次都會先問客戶一個問題,引導客戶進入情境:「您在買保險之前,您知道您要怕什麼嗎?

  3. 2024年3月1日 · 理性結合感性的行銷模式,其實就是一個互動的過程。. 國泰人壽展業北北通訊處區經理暨資深行銷總監蔡秉諭分享,自己透過「321+1」的觀念解說,結合數據及故事,不但讓許多客戶認同自己的專業,還因此具備了正確、不易忘記的保險理財知識及 ...

  4. 2023年6月1日 · 真正有較大差異的部分在於準備方式。 年輕民眾有較長的準備期,又有工作收入,因此可以透過長時間的複利累積準備退休金,也能夠承受較高的風險以追求收益;但是高齡民眾因為已經退休,工作收入停止,退休帳戶的規劃需要偏向保本穩健,才不會因為市場動盪反而賠上了退休金。 翁建勳也提醒,無論退休、醫療還是長照,都要謹記「愈早規劃愈好」和「先求有,再求好」的規劃觀念,除了降低保費負擔外,也要考量年紀愈大、能夠投保的商品就愈少。 至於定期與終身的選擇方面,翁建勳則是建議以終身險,或者是保障年期高於平均壽命的商品為優先方案,即使基於經濟考量,只能先從定期險開始做起,也需要定期審視保單,視經濟情況及時將所需的保障齊。 這些都是無論客戶屬於哪一個年齡段,都需要注意的投保觀念。

  5. 2018年4月1日 · 方法1:假設已成交法. 經營客戶到了促成階段,業務人員可以站在「假設客戶已經成交」的角度來跟客戶談,讓「已成交」的狀態在客戶心裡先入為主,引導他深入考慮如果購買保單會有哪些好處,進而幫助其做出購買決定。 業務人員可以從談保單的利益來著手,如成交後客戶將會獲得哪些保障? 客戶的家人作為受益人,會有哪些權益? 所繳保費對客戶每年的經濟實力處在什麼水準等。 當客戶從業務人員的描述中,感受到已成交保單自己享有哪些權利,並且瞭解到自己所負擔的保費並不會對經濟狀況帶來很大壓力時,就很容易做出購買決定。 溝通示範. 1. 假如你今天就投保,從明天起你將獲得500萬元的壽險保障,不管你在與不在,你的家人都將得到這500萬元的保護。 如果你覺得一切都沒有什麼問題,我們是不是今天就讓保單生效呢? 2.

  6. 2019年1月1日 · 2019 年 1 月 1 日. 1044. 現職:宏泰人壽總經理. 入行年資:三十年. 學歷:美國愛荷華大學精算統計碩士、美國精算學會正會員. 經歷:蘇黎世國際人壽臺灣分公司總經理、美商康健人壽財務長. 回歸壽險本質,以保障型商品銷售為核心,長久耕耘,提供客戶周全保障,打造美好的退休樂齡生活。 若從數字端保費收入來看,宏泰人壽總經理湯維華認為,二 一八年臺灣保險業的表現還不錯,但從真實價值與意涵來看,類定存商品銷售還是過多,保障型商品的推廣與銷售仍不足。

  7. 2021年7月1日 · 因應短期升溫的疫情,國泰人壽提供民眾遠距投保與服務,讓保障規劃與服務不中斷;而針對業務人員則於管理制度中納入業績與收入保障,以共度疫情間的業務衝擊,並持續透過創新商品設計以因應短期疫情與長期大環境的發展趨勢。 因應措施遠距投保與保單服務. 主管機關因疫情的變化,頒布壽險業疫情期間的暫行措施,可以透過視訊的方式取代親晤親簽,並陸續開放各項遠距保單服務,從前端線上與客戶接觸到後端客戶服務,用數位零接觸的方式滿足客戶購買保險保障及各類保險服務需求。 因應措施業務員管理制度. 為協助業務員因應疫情經營艱難的情況,規劃業績與薪津等相關保障,幫助業務員們渡過艱難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