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港鐵出現安全事故的次數越來越多

      Image courtesy of thestandard.com.hk

      圖片: thestandard.com.hk

      • 但近年港鐵出現安全事故的次數越來越多,越來越頻密,受影響的市民群體亦越來越龐大,如2019年荃灣線中環站撞車、東鐵線紅磡站出軌、2021年銅鑼灣站有列車撞毀廣告牌導致車門脫落、今年10月3日屯馬線烏溪沙至鑽石山段出現信號故障列車服務暫停、今年11月13日荃灣線列車在油麻地站撞毀車門並出軌等。
      www.wenweipo.com/epaper/view/newsDetail/1599836978168336384.html
  1. 其他人也問了

    • 港鐵表現符合政府標準,但不足以應付實際需要
    • 超載問題
    • 制訂罰則之重要
    • 責任在特區政府

    根據《香港01》報導︰ 根據《端傳媒》整理︰ 相比於每天8000班列車(即一年超過290萬班列車),一年只得百幾宗事故(就算以班次計也不會多到哪裡去),實在難怪港鐵主席馬時亨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表現水平達99.9%。 所以,港鐵表現達標,達的是政府與港鐵所定的服務指標;但這服務指標明顯無法應付實際需要,如果要應付社會對鐵路服務的要求,政府在這事情上是握有公權力的決策者,有絕對的責任透過立法方式,向港鐵以更嚴格的服務準則加以規管——包括提高罰則及對社會的賠償、罰款的計算方式及阻嚇程度、對服務要求的定義和評估方式。 全球各地的交通營運機構,近年對於自己的運作表現,除了固有的意外傷亡率、班次準繩外,亦不斷投入了更創新的計算準則及統計方式,以求更多元地評估服務表現及乘客取態,讓運輸系統能緊貼社會的實際需...

    早前港鐵公布將於五月的三日長假期提供約半價優惠,遭質疑為何不在工作日推出,馬時亨解釋原因是擔心會令港鐵更擠逼︰ 馬時亨的說法也是沒有錯的,換著是你,你會不會因為地鐵半價而改搭地鐵?多咗人逼地鐵,地鐵自然更擠擁。而「更擠擁」這三個字更是劃龍點睛:馬時亨這說法直接承認港鐵系統有超載問題。 問題是何謂超載?由港鐵到特區政府,從來沒有為港鐵的鐵路系統的載客上限給予一個確切的定義,也沒有為「超載」一詞在法例上有絕對明確的準繩。沒有法例上的規定,自然也沒有界線。當年立法會上討論每平方米逼幾多人才算是擠逼,實在是個笑話: 往後,港鐵就按照這個標準,向運房局提交數據: 我在〈金錢的事金錢了〉一文提過(以下所有引文均出自該文,不另外註明)︰ 當然這並不是港鐵只要挑一個週末給個半價優惠就能了事的理由。一個週末能...

    換著是在外國,若專營公共服務的營辦商出現嚴重失誤,是要按照合約條款作出補償的。這一次,我用港鐵目前佔有60%股權的Metro Trains Melbourne(MTM)作為案例,順道說明制訂罰則及嚴謹的服務承諾要求是有多重要。 MTM於2008年贏得澳洲維多利亞省墨爾本的市區鐵路專營權,其中: 1. 在接手營辦後,因服務連續九個月不達最基本水平,再加上斷斷續續服務不達標,及接二連三的大規模脫班、故障等事故,被維省政府按合約每個月判罰一百萬澳元,另外向受影響乘客以全日票作為直接賠償。 2. 雖然MTM於九個月不達標後,以一連串措施改善服務,服務表現才回到合格水平;然而,被政府及傳媒踢爆MTM企圖以跳站措施「造數」令自己服務表現不會肥佬以避免政府判罰。 3. 後來,政府與各營辦商商討續約時,亦把...

    早幾年已經撰文講得清楚,幾年之後到了今日,還是不得不再說一次:港鐵的表現差劣,責任不在港鐵,而是特區政府沒有制訂詳細的條款和機制監管。 正如之前說的,相比於其他國家,甚至服務水平出名差的紐約鐵路MTA,當地政府列明要求營辦商詳細對外公開的服務表現報告,也比香港任何一間公共運輸機構還要仔細得多: 說了那麼多,大家是咪仍然覺得只要再鬧港鐵再鬧馬時亨,就可以令港鐵正視問題?我想,應該說的,應該很清楚了。接下來要怎麼辦,就看大家是否應該把矛頭指向最責無旁貸的那位了。 註︰ 1. 〈金錢的事金錢了 — — 馬上立案重罰港鐵!〉,原文刊載於2014年3月1日《香港獨立媒體》 2. 【港鐵撞車】全世界都讚得香港人鬧? 一文睇晒馬時亨金句回帶(香港01,2019-03-18) 3. Health, safe...

  2. 按照港鐵現行的「服務表現安排」機制,當港鐵發生延誤超過半小時的嚴重事故,便須向政府繳付罰款,每宗上限2,500萬元。 2019年港鐵發生多宗大型務回饋市民。 港鐵頻出問題,政府亦有責任。 多年來,各界人士呼籲政府正視港鐵「一鐵獨大」、政府交通政策過分倚重港鐵等問題,建議政府在建設新的鐵路線時,考慮引進更多市場競爭者,包括合理擴寬巴士的營運空間,促使港鐵更專注保持優質安全的交通服務,更好保障市民出行的安全高效。 「簡約公屋」實是「速成公屋」急民所急物有所值. 凌嘉勤. 今年政府施政報告公布興建3萬個「簡約公屋」,總開支約267.9億元。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昨日討論相關事宜,有議員質疑每個單位建造成本平均89.3萬元過於高昂,又質疑政府在資料不全情況下,向立法會申請一筆過撥款。

  3. 2022年11月14日 · 根據港鐵現行「服務表現安排」機制,當港鐵發生延誤超過半小時嚴重事故,便須向政府繳付罰款,每宗上限2,500萬元。 2019年港鐵發生多宗大型事故,導致罰款金額達8,650萬元歷史高峰。 其實,設立罰款機制初衷,不是為了罰款,而在於發揮阻嚇之效、遏止事故。 但港鐵事故不斷,社會上不少意見一再指出,港鐵罰款機制只是針對港鐵公司,與管理層無關,無法促使管理層提高責任意識、改善管理水平。 有意見更形容,政府作為港鐵大股東,「只罰港鐵等於罰政府和納稅人。 政府、公共機構服務關係着普羅大眾,加強問責、提升服務是必然要求。 特首李家超公布首份施政報告,訂立約110個不同類別KPI。

  4. 2022年12月6日 · 但近年港鐵出現安全事故的次數越來越多,越來越頻密,受影響的市民群體亦越來越龐大,如2019年荃灣線中環站撞車、東鐵線紅磡站出軌、2021年銅鑼灣站有列車撞毀廣告牌導致車門脫落、今年10月3日屯馬線烏溪沙至鑽石山段出現信號故障列車服務暫停、今年11月13日荃灣線列車在油麻地站撞毀車門並出軌等。 面對眾多事故、市民出行及安全大受影響,市民不禁要問:港鐵到底可不可以保障市民準時、安全出行? 港鐵享受政府給予的市場主導地位,如何切實做好服務、權責匹配? 港鐵須直面民意質詢,絕不可再縮身閃躲。 享受市場主導地位須做好服務. 港鐵須徹底檢查機件故障老化等安全隱患問題,並檢討檢查維修等安全管理措施有何漏洞、及時完善。

  5. 根據香港鐵路規例,須呈報事故是指凡影響鐵路處所、機械裝置及設備或直接影響人(受傷或沒有受傷),並須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及機電工程署署長呈報的事故。 此事故包括自殺/企圖自殺、侵入路軌、以至在扶手電梯、升降機及行人輸送帶上發生意外。 ∆. 根據香港鐵路規例而須通知機電工程署鐵路科,與鐵路運作或維修有關任何意外,而該意外引致港鐵公司僱員或港鐵公司承辦商僱員,在意外中死亡,嚴重受傷,或於意外發生後一段超過三天期間內,不能全面執行其正常職責。 2020年報 95.

  6. 2022年11月14日 · 港鐵對連串事件,責無旁貸,必須盡快檢討,找出肇因,防止同類事件再發生,有指兩次甩車門均涉及英國製較舊式列車,預計數年後會全數由中國製列車取代,但在這過渡時期,港鐵更加要密切注視其維修保養,不單止是列車,也包括信號系統以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