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9日 · 人生路漫長,當中總會有起伏,今次個案剛剛失去了丈夫,尚餘一歲女兒,為方便父母支援,出租目前尚欠390萬元按揭的自住物業,搬近父母,是否適當做法?

  2. 2024年4月30日 · 全球而言,富裕家庭培養下一代接班人的主要方法是讓其: 參與慈善事業(39%) 在家族企業外的公司工作(38%) 投資初創公司(36%) 在家族企業工作(32%) 美國的家族辦公室最有可能讓年輕一代參與慈善事業(44%),以此為切入點,幫助他們為承擔更大的責任做好準備。 其次是在與家族相關的企業之外工作(35%),再次是投資初創企業(34%) 其他國家家族辦公室略有不同,前三種方法是讓下一代在家族企業工作(54%)、到家族企業以外的公司工作(50%)、投資初創企業(22%) 點擊圖片放大. 相關文章: 富豪留下神秘遺囑 100年後才可領遺產 2萬件古錢幣 如今價值5.6億元.

  3. 2021年3月26日 · 最後更新: 2021/03/26 11:26. 分享:. 不同年紀,所能承受投資風險各有不同,年輕子女的投資理財觀念,或與將近退休的父母存有分歧。. 有網民在討論區上發文,指家人手持百萬現金,但因為擔人投資風險而不願投資,該網民直斥家人有「窮人思維 ...

  4. 2023年4月10日 · 一些人小時候可能見過父母向有需要的家庭成員伸出援手,例如讓遠房親戚免費留宿家中,或直接提供金錢接濟。 有的家庭可能有一種潛在的期望,即一個人在財務上的成功要由所有人分享。

  5. 2024年3月8日 · 父母如何判斷是否財務溺愛? 作為父母,可能會問:「怎樣才算溺愛? Williams表示,當你看不到子女的財務增長時,就是溺愛。 假設你的成年子女一直出外揮霍,還計劃長假期去旅行,但他們甚至沒有錢支付自己的汽車保險——毫無疑問,你已經對他們保護過度了。 想想你的兒子,他與父母同住,或依然問你要生活費,聲稱這是為了能快點還清學生貸款,但當你檢查賬單時,卻沒有看到任何進展,顯然他在娛樂和外出就餐上超支了。 皮尤研究中心報告顯示,在過去一年給子女經濟援助的低收入父母中 ,近半數(49%)表示自己的財務狀況有所受損。 如果幫助子女意味著犧牲自己,那不是好事。 也許孩子正因財務狀況苦苦掙扎,但以犧牲財務安全為代價來溺愛他們太久,最終也只會傷害他們。 也許是時候該斬斷「經濟臍帶」了。

  6. 2024年2月28日 · 有網民在社交平台X形容:『住在父母的房子是免費,因為你已付出靈魂為代價。 逾半Z世代與父母同住. 《商業內幕》、英國《衛報》等外媒整合了部份統計數字,雖然是一鱗一爪,但都足以透露境況... 英國人口普查2023年5月數據顯示,當地與父母同住的成年人,在截至2021年的過去十年間增加62萬人; 美國人口普查局2023年9月發表數據顯示,當地住在父母家中的年輕人比例在過去20年來走高87% ; Pew Research數據指出,截至2021年,近四分一25至34歲美國成年人生活在多代同堂的居所中; 美國租樓平台RentCafe於2023年11月發表的調查亦指出,41%與家人同住的成年Z世代受訪者表示,認為自己會同其他家庭成員一起生活至少兩年。 地產市場飆升. 加劇Z世代住房壓力.

  7. 2024年5月15日 · 撰文: 黃正軒. 發布時間: 2024/05/15 09:10. 最後更新: 2024/05/15 09:11. 分享:. 研究:人活到54歲理財最精明!. 盤點20、30、40歲時容易犯下的財務錯誤。. 根據澳洲ARC人口老化研究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opulation Ageing Research)於2022年發表的 一項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