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5月13日 · 由皮膚科醫生深入講解何謂治療濕疹鐵三角「內服、外塗、止癢」、濕疹種類、成因、症狀、護理、治療及飲食方法。 濕疹又稱為「異位性皮膚炎」,中醫稱為「濕瘡」,是一種免疫系統失調的慢性皮膚疾病。

    • 什麽是濕疹?
    • 濕疹成因
    • 濕疹症狀
    • 如何預防及舒緩濕疹乾癢不適

    濕疹是常見的慢性皮膚疾病,根據消委會資料顯示,濕疹發病群組多為初生嬰兒(3個月至2歲),香港有近3成兒童曾患上濕疹。不過,濕疹會影響不同年齡段的人士,並引發皮膚燥、發癢、紅腫,及鱗屑等症狀。而且患有濕疹的人士,因爲自身體質過敏、遺傳及環境等因素,也會容易同時患有過敏性皮炎或哮喘。

    濕疹的具體成因未能完全探明。導致濕疹發作的可能原因包括遺傳、環境、氣候、壓力等因素。 1. 遺傳 2. 免疫系統失調 3. 皮膚保水、抗菌屏障功能受損 4. 環境充斥污染物如二手煙、汽車廢 5. 接觸過敏原如花粉、毛髮或進食引起過敏反應的藥物和食物 6. 氣候:溫度及濕度變化 7. 有情緒困擾或壓力

    濕疹有不同種類,主要分爲急性和慢性,例如汗皰疹、脂漏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等,其中以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最爲常見。急性濕疹大多都出現以下症狀: 1. 紅腫 2. 痕癢 3. 乾燥脫皮 4. 出現水泡及破裂出水 急性濕疹如沒有得到適當治療護理,或因痕癢抓傷導致細菌感染的話,便會形成慢性濕疹,導致皮膚進一步變厚及粗糙,出現明顯紋理。

    1. 日常護理

    1. 洗澡時的水溫和時間不應過高和過久 2. 沐浴後使用低敏滋潤的身體乳液 3. 穿著寬鬆及棉質衣服,避免羊毛衣物直接與皮膚直接接觸 4. 多清潔家居和更換床單 5. 避免接觸金屬合金、防腐劑、香精等刺激性物質 6. 剪短手指甲及為嬰兒帶上純棉手套避免抓傷 除了這些日常護理,患者也要注意自身情緒和壓力,以運動、靜觀等方法調節心情,有需要時要尋求親友或專業人士幫忙,並保持充足睡眠和健康均衡的飲食。

    2. 濕疹飲食禁忌

    從中醫角度而言,濕疹患者容易受「風、濕、熱」等病邪困擾,導致脾虛生濕,加上香港氣候潮濕,患者飲食不當,内外濕氣和熱毒無法排出體外,故此造成濕疹。 所以濕疹患者要注意飲食,避免進食發物,例如牛、羊、鵝、海鮮,以及芒果、蜜桃、韭菜、竹筍等蔬果。另外也要戒冷凍或酒精類飲品、辛辣香料、煎炸食物等。

    3. 外用及口服濕疹藥物

    至於在外用和口服藥物方面,可分爲止痕的抗過敏藥、消炎和殺菌的抗生素,還有類固醇藥物則是用來紓緩和抑制紅腫及痕癢等症狀。

  3. 2024年5月22日 · 本文將深入探討不同種類的濕疹成因、症狀、誘因,以及有效真正改善現有症狀並減少將來發作機會的護理方法。 一文看清濕疹的不同種類、成因、症狀、誘因,以及有效真正改善現有症狀並減少將來發作機會的護理方法。

    • 8種常見的濕疹類型。濕疹(Eczema)是「引發皮膚紅腫、發炎的皮膚病」總稱,它包含的範圍相當廣泛,依照不同的症狀,大概能分成以下8種類型:手部濕疹:手部濕疹的症狀多樣,最常見的就是在手掌上長水泡、破裂容易流膿的「汗皰疹」以及由於接觸刺激性物質或過敏原,而導致手掌龜裂脫皮、紅腫疼痛的「富貴手」。
    • 濕疹常見症狀:紅腫、發癢、水泡、起疹。儘管濕疹種類看似眼花撩亂,但多數濕疹患者皆會出現類似症狀,例如患部起丘疹、紅腫發癢、起水泡,不慎抓破還會流出組織液,而皮膚若是長期處於濕疹的狀態,皮脂膜會因受損,而導致皮膚保水性下降,變得乾燥並出現皮膚增厚、脫皮等症狀。
    • 引起濕疹的3種原因:免疫、環境、遺傳。目前醫學界對於濕疹的原因眾說紛紜,但是大致可歸納出了3個與濕疹高度相關的原因:接觸過敏原或刺激物:濕疹容易因外界的 過敏原 引起,如病毒感染、塵蟎、花粉、黴菌、羊毛等等傳統被認為會引起過敏的因子。
    • 濕疹治療方式。一般而言,濕疹患者通常會先接受外用藥物治療,以緩解發炎症狀,以下是常見能有效治療濕疹的藥物:滋潤劑:滋潤皮膚,使其有充足水分,降低搔癢以及不適感。
  4. 濕疹成因及護理.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復發。. 秋冬轉季時,天氣變得乾燥,缺少補濕會令濕疹爆發。. 天氣熱時,汗水焗在皮膚和衣服之間,令濕疹加劇。. 在轉季的過程中,溫度和濕度的變化較大,都會令濕疹發作頻率大幅提升。. 在香港每五 ...

  5. 濕疹的成因主要與遺傳因素及外來環境因素等有關,包括: 濕疹類型有哪些? 濕疹(Eczema)是一種引起皮膚紅腫和發炎的皮膚病,其類型繁多,常見的包括: 濕疹會導致哪些症狀發生? 常見的急性濕疹症狀包括皮膚紅腫、痕癢、小水泡、滲液等。 至於慢性濕疹,皮膚的天然皮脂屏障會受損而失去水分,進而變得乾燥,並出現皮膚增厚和脫屑等現象。 根據患者的病情和症狀表現,濕疹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個階段。 急性濕疹. 病情進展急速,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滲液、表皮受損和結痂等表現,患者或因劇烈發癢而不斷抓擦皮膚,進一步加重了皮膚的損傷。 亞急性濕疹. 在急性期症狀減輕後,皮膚病灶主要呈現為丘疹、鱗屑和結痂,但仍有可能因抓擦而導致皮膚破損和組織液滲出。 慢性濕疹. 經過多次急性和亞急性濕疹發作後形成的慢性病變。

  6. 濕疹 (英語: eczema )是一種持久和續發的皮疹,以發紅、水腫、瘙癢和發乾為表徵,可伴有結痂、剝落、起泡、開裂、出血或滲血 [1] 。. 這些症狀也是許多「具有明顯搔癢感的皮膚炎」的共同表現。. 而在其中的細分名詞,包含 異位性皮膚炎 、 富貴手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