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19日 · 明報專訊英國高考A-level日前放榜英國私校牛津國際高中Oxford International CollegeOIC公布喜訊話校內有來自香港嘅15歲學生楊子進Jim拎到3科A*同1科A嘅驕人成績並跨過牛津大學嘅門檻即將入讀牛津嘅皇后學院

    • 新選舉制度強化了關係政治?
    • 以「政治為終身志業」的院系教育
    • 「資本是沒有祖國的」
    • 「平等政治」與「希望政治」

    「完善選舉制度」落實,需通過「選舉委員」提名方能獲參選機會,門檻提高。不少人直觀認為「素人」及「新秀」更不易獲選委青睞,變相有利「政商後代」。政治領袖不取決於門第,重要的是,是否懂民生、有手腕、具遠見。本文想探討一個過去鮮有觸及的課題:究竟在香港有否條件在「政商後代」培養出政治領袖? 「貴族參政」在不少政體屢見不鮮。貴族參政歷史根深的英國,過去多屆首相都來自中產或以上家庭,部分更是富甲一方的貴族之後。可合理預期他們生活無憂,並與上層名流及跨國企業高層擁有特殊私人及家庭關係。簡單地說,英國首相年薪約170萬港元(香港特首年薪約500萬港元);實際上要維持上流社會生活,根本不可能沒家族支持參政,僅依賴微薄薪俸明顯是杯水車薪。 綜觀大部分政治領袖一生仕途,都要廣結人緣,累積口碑是很重要條件。無疑出...

    除了人脈,政治領袖能否具感召力,組建有相同理念的團隊,亦是重要條件。筆者發現,學院的教育,實際帶來相對穩定及公平的政治培養機制。比較英國的政治領袖及港督,會發現在學歷及學科專業上都有很特定方向。英國本地常有說法形容,牛津大學是國會議員的搖籃;工黨領導則有不少來自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內地政治也有相似情况,政商領導不少出自「北清」兩所國家頂尖學府。 有云「學而優則仕」。收分要求最高的學府,吸納的都是被社會認可的精英。其一,不論出身,都需通過公開考試而被取錄,確保公平性及個人能力。其二,同窗在求學時期坐而論道,建立識於微時的信任;也對當下時政、未來政局產生共同理想與社會關懷,為團隊建立雛形。其三,個別學院的政治學科訓練定位明確,培養世界各國管治人才;學科設計上兼備理論和實用。 顯然香港各大院校的政治...

    回到本地,政商二代何以多年難有政治領袖?筆者私下訪談,歸納了幾個主要問題。 第一,政商二代對參政或加入「熱廚房」都心存顧忌,機會成本較高。大部分香港「政商家族」都有商業背景,即使不考慮自身情况,也要顧及企業或家族利益。過多參與政治,有機會影響企業發展。有時高調的表態更像是為滿足組織要求及需要,參與政治更像是社交、維持政商關係。 「資本是沒有祖國的」。香港絕大多數企業都涉及全球業務,香港只是板塊其中一部分;他們的利益不一定與中央及港府完全一致,缺少誘因共同維持管治;港英政府年代的匯豐銀行、怡和洋行的業務則全賴於亞洲和香港,有很大動機與港英政府同心同德。同樣情况與英國本地政治人物相似,大多是百年家族,家族利益已經在政商界盤根錯節,在情在利也需要共同維持管治。 第二,即使有意培養「政商後代」作為政...

    未來的政治制度,顯然已經為「愛國者治港」,定下政治底線及制度保障機制。「政治議題」將不會是未來選舉主要裂隙;取而代之理應是在民生、經濟、發展、環保、社會福利等問題上的完整構想和識見。 對港部門及建制陣營也應該與時並進。有意識地改變用人思維,放棄「計劃式」的培養,轉為循「市場式」的風險投資。根據不同政策領域中的表現及潛力,招徠在該領域中的人才,平等對待、長期關注和聯繫,作適當政治引導,並給予足夠空間和機會。尤其明確了「愛國者治港」的制度底線後,是時候減少以諮詢委員會及各類公職作為政治培訓場或友好酬庸——現時這些做法,有時反而削弱這些崗位的權威、信任及「行政吸納政治」的重要功能。 筆者一直認為香港有很多了不起的政商家族,如何在香港這個複雜的政治和經濟環境自處,一直游刃有餘。然而,新國際形勢已至,...

  2. 17 小時前 · 本網站為明報新聞網。自1995年推出的明報新聞網,一直為全球華人提供最具公信力的新聞資訊。明報網站是一個大型綜合入門網站,現設有多個獨立主題網站,涵蓋新聞、時事、財經、健康、教育、科技、旅遊、娛樂、生活等題材,為讀者提供高質素的內容及網上增值服務,明報網站會員更可在 ...

  3. 2024年5月9日 · 比利時女王儲 、22歲的 伊利沙伯公主 (Princess Elisabeth, Duchess of Brabant將到美國波士頓哈佛大學深造。. 比利時王室 周二7日公布伊利沙伯公主已通過哈佛大學入學試今年稍後將入讀為期兩年的公共政策碩士。. 伊利沙伯公主2021年入讀英國牛津大學 ...

  4. 2021年1月15日 · 2021年1月15日星期五. 當一個文物保護學部被瓦解 訪港大建築文物保護學部主任李浩然(文:陳嘉文) (10:00) 圖1之1. 在香港唯一提供建築保育碩士課程的港大建築文物保護學部ACP正式解散後兩天學部主任李浩然如常回到位於鈕魯詩樓的辦公室雖然辦公室已物是人非——在2020年4月收到建築學院院長的電郵被通知學部將在年尾結束後原本的接待處堆了雜物箱同事一個接一個離開學部內的房間已陸續換上陌生臉孔。 坐在擺滿20年來獲得過的獎座、感謝狀的書架之下,李浩然坦言至今仍未知道學部被殺的原因。 在風高浪急的時局之下,象牙塔之內的事同樣愈怪愈有,但說到底其實都不外乎為生存、為資源、為權力之類。 李浩然也聽過陰謀論,但揣測推論始終不能當證據,說了也於事無補。

  5. 2022年1月31日 · 相關新聞. 【明報專訊英國牛津大學一項小型研究利用新技術發現長新冠患者肺部可能有隱藏損傷導致氣促後遺症。.

  6. 17 小時前 · 新博物館(Neues Museum)--主要展出埃及、史前時代和早期歷史的收藏。現展出埃及尼羅河上的象島第一手資料,譬如紙莎草,並介紹研究團隊破譯埃及古文字。地址:Bodestraße 1-3, 10178 Berlin(柏林國立博物館網頁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