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28日 · 2020年,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轉型為行政法人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以強化影視聽資產典藏、修復、研究及推廣,而為了累積更多口述歷史資料,影視聽中心開啟了一連串口述訪談計畫,邀請更多人物說出屬於自己的電影記憶與故事,一年之中 ...

  2. 2024年4月6日 · 臺灣電影是臺灣生產製造的電影,始於日治時代,並與各時代的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當代的台灣社會具多元文化底蘊、自由且富有創作力,因此能給予電影工作者良好的伸展舞台,並在華語電影版圖上有一定的影響力 [3] [4]。

  3. 2021年1月8日 · 恭喜許承傑拍出了一部有台灣味、有台灣情感國民電影,告訴大家「婆媽劇」可以有電影感、格局可以很大,《孤味》打開台灣電影一頁。

  4. 2015年10月1日 · 當時的台灣電影,其實還蠻有趣的,不僅有著多種類型,而且是國語片、台語片並存。 台語片豐富的類型取向,可以參考黃仁編著的《悲情台語片》。 然而由於國民政府的打壓與忽視,台語片已日暮西山。 而國語片出現了武俠片、武打片、愛情文藝片、政宣片、軍教片、社會寫實片等多種類型。 這些看似五花八門的類型電影,其實有著共通的保守本質與非寫實性。 也就是說,這些類型影片無法反映台灣面對後冷戰時期的國際局勢衝擊與影響,以及台灣本身政治經濟結構的劇烈變動。 更重要的是,這些影片不是站在人民這一邊,無法反映普通老百姓到底在想什麼、做什麼、以及怎麼生活。 簡單講,1970 年代的台灣電影,就是與台灣社會「無感」,所以它是舊的。

  5. 2015年2月17日 · 以下介紹幾部絕對不能錯過的「台灣文化」電影。 1.雞排英雄. 這部以台灣夜市為主題的電影,描述這一群夜市小民的生活,他們為生活努力和爭取權益的故事。 電影充分刻劃了台灣夜市的喧騰、人情味及豐富的台灣小吃,配上俊男美女的愛情故事,加上在地文化擊敗財團利益的結局,讓整部電影充滿俗民文化和草根情感。 2. 總鋪師. 以總舖師料理大賽為背景,整齣電影用充滿濃濃的鄉村風味,呈現台灣特有的辦桌文化,配上林美秀俗擱有力的「金罵沒ㄤ」和楊祐寧略的台灣國語,讓人格外地親切,但也突顯出台灣傳統手路菜 (拿手絕活料理)和辦桌習俗及將後繼無人困境。 3.陣頭. 廟宇文化和陣頭文化是最能表現台灣的特色之一,每到神明的誕辰,廟宇都會有大陣仗的遊行和表演,除了酬謝神明給人們的庇佑,也希望來年神明也能繼續保護黎民百姓。

  6. 其他人也問了

  7. 目次. 台灣新電影 為1982年至1987年,由台灣新生代電影工作者及 電影導演 所發起之電影改革運動。 電影主要呈現寫實風格,其題材貼近現實社會,回顧民眾的真實生活,由於形式新穎、風格獨特,促成了台灣電影的新風貌。 歷史 [ 編輯] 前史 [ 編輯] 政治宣傳(1945年至1960年) [ 編輯]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台灣光復,中華民國 國民政府 (簡稱國府)接管後廢止皇民化日語,開始推行 國語 。 1949年國共內戰, 中國共產黨 攻佔 大陸 ,國府撤退台灣。

  8. 2022年10月6日 · 今年是臺灣新電影 40 週年,距離史冊公認的「新電影」起點——由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及張毅,四位彼時 30 歲上下年輕人執導的中影出品四段式集錦電影《光陰的故事》(1982)上映——已過了四個 1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