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現代中國語文資源庫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香港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先訂後付

      Agoda.com最低價格保證

      火速預訂,免費取消!

搜尋結果

  1. 本書的論述從現代中文小說,學術思想史,馬華文學,金庸現象,胡蘭成個案等不同範圍,指向一組關係性且互依的論題:現代中國(特)性/中國現代性在不同個案 文化產品或文化代理人 裡的生成和展現。

    • 概觀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2020年5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的图书

    《叶灵凤日记》是2020年5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葉靈鳳。

    葉靈鳳是內地與香港文化界知名人物,一生傳奇多彩。一九三八年來香港,在這裡度過三十七年時光。此日記一套三冊(兩冊文字與一冊圖集),收錄了他從一九四三年至一九七四年的日記,是經年累月的記憶,是時間的見證,真實展現一位文人大家的讀書、寫作及編輯生活;加上盧瑋鑾及張詠梅老師的箋和注,讓讀者了解到那些年香港的文藝脈絡與社會情態,簡直是本土社會與文化發展變化的縮影。

    作者簡介

    葉靈鳳,本名葉蘊璞,1905年生於南京,就讀上海美術專門學校,後加入創造社,曾擔任多種文藝刊物之編寫工作,及主編多份報刊副刊,1930年代更擔任上海現代書局總編輯。抗日戰爭時期來港,先後編輯《立報》、《星島日報》副刊,後來長期主編《星島日報》文藝副刊〈星座〉,至1973年因眼疾退休,終於1975年病逝。

    策劃、箋者簡介

    盧瑋鑾,以筆名明川、小思為人熟悉。1939年生於香港,1964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中文系,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習。1979年起任教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至2002年退休。課餘從事香港文學資料搜集、整理和研究,退休前後協助創立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現任中心顧問。2015年獲香港藝術發展獎「終身成就獎」。文章結集逾二十種,有關香港文學者包括《香港文縱》、《許地山卷》(編)、《香港文學散步》、《盧瑋鑾文編年選輯(三冊)》、《追跡香港文學》(合著)、《淪陷時期香港文學作品選——葉靈鳳、戴望舒合集》(合編)、《香港文化眾聲道》(一、二集,合著)等。

    注者簡介

    張詠梅,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從事現代文學、香港文學及語文教學的研究工作。著有《北窗下呢喃的燕語──力匡作品漫談》及《邊緣與中心:論香港左翼小說中的「香港」(1950-1967)》,編有《醒世懵言:懵人日記選》等,評論文章刊載港、台文學期刊及報章。

  2.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一部由 钱理群 、 温儒敏 、 吴福辉 和王超冰等人合作撰写的现代文学史教材,该书突破了80年代前“新民主主义论”作为指导思想的治史方式,成功的引入了“现代性”的文学史撰写观念,且体例新颖,内容涵盖全面,一经出版获得学界极高评价,并且成为众多高校首选的现代文学史教材。 是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编撰的反思期中出现的一部独具特色的综合性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也是“文革”后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具有转型意义的代表作。 [1-2] 2016年3月,本书第三版正式出版,这次修订部分章节吸收了学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调整了内容的写法,改正了一些字句表述和史料运用上的错漏。 其中有些章节的改动较多。

  3. 本学报刊载除传统的中国古代 / 现代文学及文论外,比较文学、文化研究以及思想史、学术史、教育史、文化史、艺术史等论文,凡牵涉“中国文学”者,均在本学报徵集之列。

  4. 现代中国语研究》面向国际汉语学界,以刊登现代汉语(含汉外对比)事实和理论的研究论文为主,也兼顾汉语方言研究,并适当发表与现代汉语有关的近代汉语研究论文。

  5. 作為New Living Translation(NLT)的中文譯本,《新普及譯本》保留了NLT的獨特風格。. 這個譯本的特色如下: •以現代讀者容易明白的手法,忠實而活潑地表達經文的意思; •用詞力求淺白,文句明快流暢,易讀易懂; •感情色彩豐富,刻畫人物對話生動傳神 ...

  6. 本书在取舍标准上,力求减少非文学因素的侵入。. 通过个选本,读者不仅领略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且可以从中看到当代作家为保全和丰富文学审美传统所做的艰苦努力。. 这是一本严格意义和精选。. 我们确定了如下的取舍标准。. 首先,由于本书篇幅上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