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20日 · 嚴峻疫情加上各種防疫措施,令飲食業步入寒冬期,不少餐廳只能休業甚至結業止血;另一方面亦有餐廳無懼疫情,選擇在疫市下開業,位於大角咀的我行我素就在風雨下接手營運,面對疫情及負評,小店選擇以做好素食的理念而堅持下去。. 以往是庶民 ...

  2. 2021年8月18日 · 我們都用了5年左右去打好基礎,才再開第二間分店。 採用直立式凍櫃來陳列凍肉,令客人一目了然,拿取方便,比街市橫放的凍櫃更方便。 (陳國峰攝) 設新生意模式. 過去10年,他開店的區域都是以新區街市為主,憑著主打項目和新思維,生意穩步上揚。 但他和拍檔認為做生意是要不斷向前,「這是一個講大數據時代,拿取數據去決定構思下一步的發展,可以幫助我們如何把凍肉做得更符合市場的需要。 【同場加映】error 193專訪. TOPick柴犬追星. 【TOPick柴犬追星】193與JNY不在乎網絡攻擊 訴說香港組合追夢艱辛路. 2019年,他們在石門開了一間新副線,走精品凍肉超市概念,定名為DSPARK。 「生意如不能標準化,很難維持質量。

  3. 2020年3月25日 · 當年沙士時三姐頂手將軍澳田下灣村的海鮮酒家只有3年幸好有班熟客支持才撐得過:「沙士是重創很多人無工開晚上生意減少但怎壞也不夠現在的影響嚴重晚市最差試過零客人全日只做了650元生意在疫情影響下晚市生意減少三姐決定暫停周一至同四的晚市。 (陳智良攝) 在伙計鼓勵下,她決定暫停周一至周四的晚市「這班伙計幾乎大部分跟我廿年,他們跟我說晚市沒生意,回來只大家圍著吃個飯的話,反而覺得不好意思,會浪費餐廳資源。 他們更自動提出要減薪或放無薪假,甚至叫我別發花紅,希望大家能共渡時艱。 感激伙計支持 同渡疫境. 老套點說句:「你對我好,我對你更好」,三姐絕對是抱著這心態去做老闆。

  4. 2020年4月28日 · 新舖位的上手租客花果山台式飲品店同樣於去年開業原本月租金約9萬元可惜因為反修例風波及新冠肺炎疫情令到生意告急2月在網上尋頂手者就遇上了Benedict。 「開中環店時需要逾100萬資金,但這次預計30萬左右便可以。

  5. 2021年1月15日 · 永安太子爺郭志一原本是做東南亞運魚生意後來有伙計因工作罹難決定轉行賣魚。 世紀疫情肆虐,除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外,連飲食習慣也因而改變。 坊間一眾外賣食品或餸包紛紛冒起,其中一款就是挾着以本地唯一人工飼養花尾龍躉入饌的師家菜燉湯及手工粵菜。 花尾龍躉,矜貴之處在於是由「永安太子爺」郭志一於十多年前開設室內養魚場獨家飼養的海魚,但疫情下生意也無奈大跌,於是就想出將龍躉「分拆上市」,讓更多人能品嘗到牠皮厚肉嫩的滋味。 永安百貨第三代後人郭志一,10 多年前於流浮山開設逾3萬呎的人工室內養殖場,飼養花尾龍躉。 (陳國峰攝) 要談師家菜,就要由一條魚的故事說起。

  6. 2020年7月23日 · 奉勸創業港人 台灣食肆競爭大. 不少港人拿著投資移民所需的600萬台幣門檻,一心想在台灣創業,食肆也是熱門之選,但Kenneth奉勸有這考量的港人要留意。 「台灣食肆競爭極大,兩年內結業的機會頗高,一定要抱著『守業』的打算,慢慢儲客,況且台灣的食肆通常下午休市,故預算10個月至一年才勉強回本。

  7. 2019年1月14日 · 「太子爺」由病重父親接手這個曾經是全場最旺的水果檔,如今鬥不過平價果檔,決定以質取勝,卻因入貨量少受盡欄商白眼,自己更連月白做「無糧出」,行家都笑他「戇居」。 但他不甘心家業毀在自己,堅持讓客人吃到優質好味的靚水果,期待曙光。 80後「Shoulder」接手父親的生果檔「林記」,他日前在fb專頁帖文慨嘆道: 去攞貨俾班老鬼笑. 笑我攞野攞得小到不知所謂. 掉 (丟)個老豆架. 樣樣攞一件自己食嗎. 有好野好價錢邊到我... ... Shoulder父親經營生果店已40多年,在1997年11月遷入剛啟用的黃大仙大成街街市,至今超過20年,惟因70多歲的老父年邁加上患病,Shoulder作為長子放棄了原本的配音工作,繼承父親經營生果店。

  1. 其他人也搜尋了